中新网衡水9月2日电 (崔志平 孟卫力)“希望全球疫情早点结束,等一个月后返程的时候,想邀请更多玩音乐的朋友来周窝看看。”9月2日,是乌克兰音乐人亚历山大·萨沙离开周窝音乐小镇,回到乌克兰的第二天。
今年37岁的亚历山大·萨沙毕业于乌克兰敖德萨国立音乐学院。2015年,他和他的伙伴一起来到中国追寻音乐梦想。先后在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做音乐教学,后来和朋友们聊天时,听说了周窝音乐小镇,就慕名来到周窝。
日前,在河北省武强县周窝音乐小镇,乌克兰艺人亚历山大·萨沙(右一)与当地村民交流音乐。 孟卫力 摄周窝,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倘若没有音乐,周窝或许仍是华北内陆平原上的一个普通村庄。
据衡水市武强县委宣传部介绍,作为中国管弦乐器生产基地,武强县的西洋乐器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目前,该县西洋乐器生产企业已达63家,产品涵盖400多种,当地的西洋管弦乐器产量位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畅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西洋乐器产品全覆盖、销售全球化。
而周窝,自2012年起,从打造“音乐小镇”到谋划“原创音乐基地”,在这里,西方音乐文化与中国乡土气息碰撞交融,汇聚成独特的中国乡村音乐小镇。
“我一来就爱上了周窝,当地有专业的音乐学校,还有非常好的音乐氛围。”亚历山大·萨沙说,2018年他签约武强县璐德国际艺术学校,成为当地一名音乐教师。
每天晚上,他会到学校教孩子音乐,白天则在小镇街区的咖啡屋进行音乐交流或者驻唱表演。游历过中国多个城市的亚历山大·萨沙,经常在这种“有声有色”的美好氛围里,开启他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光。
“当地村民非常喜欢音乐,我在小镇演奏的时候,他们都会凑上来,一起打拍子,还有拿着乐器的村民跟着乐声一起吹奏。”能熟练使用翻译软件与人交流的亚历山大·萨沙笑称,在小镇,音乐成了他和村民最主要的交流方式。
平日里经常和亚历山大·萨沙交流演奏技巧的同事王玮说,萨沙很喜欢中国歌曲,《茉莉花》是他所有中文歌曲里最喜欢的一首,“希望萨沙早点回来,再和他一起演奏《茉莉花》”。
初秋时节的周窝音乐小镇,各种色彩鲜明的音乐元素融于当地建筑的一砖一瓦,错落有致又浑然一体。
当日,隔着时差,远在乌克兰的亚历山大·萨沙表示,会把周窝的美好讲给更多的朋友听,也希望再次回来的时候,能带着更多喜爱音乐的乌克兰朋友了解周窝,给当地的孩子上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