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每天和400万只虫一起生活……
记者:蒲文思
在贵州毕节大方县的一个小山村,一男子每天和400万只虫子生活在一起,他每天从早上5点开始检查小虫、喂养、消毒等,一直忙碌到夜间十二点多,短短几年间,这些虫子不仅带给男子富足的生活,也改变了乡村的经济“面貌”。日前,记者来到这个小山村一探究竟……
“养虫”男子名叫李先义,现年43岁,是贵州毕节大方县东关乡合中村村民。李先义自幼家境贫寒,在初中毕业后他选择了外出务工。几年前,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李先义回到了家乡。外出打工多年有了一定的积蓄,他开始寻找致富门路。2018年,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李先义把目光投向了种桑养蚕产业。
图为李先义养蚕基地的蚕房。蒲文思 摄清晨一大早,记者见到李先义时,他正和工人们在蚕房里井然有序地忙碌着。给桑蚕消毒、喂食,仔细检查室内温度、病害情况,收集、分拣蚕茧……养蚕这活儿可并不轻松。李先义向记者介绍,养蚕一年是五季,每季有120多张蚕床,每张蚕床可孵化3万多只蚕,他每天和400万只蚕宝宝生活在一起,从早上5点一直忙碌到次日凌晨。
图为李先义在喂蚕。蒲文思 摄“我这里有三间蚕房,每天都得来回跑进行细致地检查、消毒,调节室温……”正向记者介绍时,李先义注意到一片残破的桑叶上几只桑蚕已经奄奄一息。“吃到了不干净的桑叶它就变成了这个样子,这几只都不行了,这一片必须马上消毒,不然会扩大传染。”李先义以此强调每天必须要反复来蚕房巡查的重要性。“要是发现迟了,那损失可就大了。”
图为桑蚕幼虫。蒲文思 摄说到养蚕遭遇的损失,李先义打开话匣子。“刚开始的时候,我种了500多亩的桑树,当年就养了7张蚕床。最初喂这个蚕宝宝还是比较顺利的,因为那时候量少,到2019年的时候,我就扩展到了600多张蚕床,因为忽略了管理和技术问题,那年桑蚕相继感染了白僵病,大约有500张蚕床遭殃,损失了200多万元!”
图为李先义在蚕房检查蚕虫病害。蒲文思 摄养蚕初期存在管理和技术方面的缺陷,导致李先义损失惨重,对此,他大受打击,曾一度想要放弃。“当时挺绝望的,说实话都不想养了。”之后,在政府和亲友的支持鼓励下,他带领几名工人前往浙江、四川等地学习,系统地掌握了种桑养蚕的管理和技术要领。回来后,他重振旗鼓。
“起初决定种桑养蚕,亲人朋友鼓励我,政府帮助我,村民还免费提供房子给我当蚕房,村里自然条件、交通条件也都挺好的,学好技术后,我决定再好好干一场。”李先义笑道。
图为工人们在蚕房喂蚕。蒲文思 摄如今,李先义的养蚕基地已建成三间蚕房、一间丝绵加工车间,把种桑养蚕、产品加工做成了一体化产业。“今年蚕床达到700张左右,预计蚕丝产量有一万斤。前两天就已经接到了100斤左右的丝绵被订单,目前除了省内,产品主要销往广东、重庆还有北京等地。”李先义介绍道。
图为李先义在蚕房检查蚕虫病害。蒲文思 摄在李先义看来,要想把种桑养蚕产业做大,离不开乡亲们的共同参与,而后,他在村里开起了养蚕培训班,把学到的养蚕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200多名村民,并带动他们就近就业。村民谢雄菊就是其中的一员。
图为李先义在分拣蚕茧。蒲文思 摄“我以前没有工作就在家带小孩、做农活,家里还有个生病的老人,哪里都去不了。自从李哥这个养蚕基地建起来后,他带着大家学技术,我们留在厂里上班,现在我一个月工资有4500元。而且家里一有什么事,我马上就能赶回去,很方便。”对于这份工作,谢雄菊很是满意。
图为李先义和工人在进行丝绵加工。蒲文思 摄如今,在李先义的带动下,桑蚕产业已成为合中村的支柱产业,家家种桑、户户养蚕。2020年,全村的桑蚕产业产值超过了1000万元。提及未来的打算,李先义计划着尝试做蚕丝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把品牌做响。
图为蚕丝加工制成丝绵。蒲文思 摄“下一步我打算结合乡村振兴,把种桑养蚕带到乡村旅游产业里面去。比如学校的孩子们在寒暑假可以来我们这里体验养蚕的乐趣。除此之外,继续把蚕桑产业发展壮大,深化加工,把产品做精细,做响我们合中村的蚕丝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