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食品浪费新规调查 外卖篇
“满减”优惠让人容易往多了点
为了凑满减,硬是多点了一份不需要的菜;不同餐厅菜量不一,按照以往经验点餐却发现点多……虽然北京的反食品浪费新规已经对外卖行业提出了相关要求,但记者发现,目前依规执行的平台商家并不算多,外卖点餐超量问题仍然存在。
▍尴尬
为了凑满减 多点一份菜
“满40减15元,还差8元,去凑单……”因为工作地点没有食堂,小陈点外卖当午饭已经成了常态。一般来说,一份菜就可以满足他的胃口。但在付款之前,他往往会被结算键上边的凑单提示所吸引,不由得再往回看看菜单。
用满减优惠来吸引顾客,在外卖行业里已经是常规手段。商家一般会按照消费金额由低到高设置不同的优惠档位,买的越多,优惠幅度越大。正因为这种机制,距离下一档优惠就差几块钱的时候,消费者往往难抵诱惑,最后加点一份本来不必要点的菜。拿到餐以后,要么硬顶着吃完,要么只能剩下。
在小陈看来,这种满减机制虽然给消费者带来了优惠,但也有引诱超量点餐的嫌疑。有时下一档优惠的力度很大,多点一份菜去凑单,甚至比不点这份菜还要便宜,所以“不赚白不赚”。
对于外卖平台引诱超量点餐的行为,《北京市反食品浪费规定》已经有了明确表述:“餐饮外卖平台应当通过完善商业运营模式、优化平台交易规则、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等方式,督促引导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消费者防止和减少食品浪费。餐饮外卖平台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不得采用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等方式诱导、欺骗消费者超量点餐。”
▍问题
分量没写清 点餐没参考
此前已被多次提及的“小份菜”倡议,在这次反浪费新规中也有体现:“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应当在餐品浏览页面标注餐品规格、参考分量、口味、建议消费人数等信息,推广小分量、多规格餐品或者可选套餐。”但记者查看外卖APP发现,依规执行的商家并不算多。
不少做家常菜的商家,并没有设置小份菜的选项。还有部分商家虽然加入了小份菜,但令人费解的是,有些小份菜只有“小份”,并没有大份可选。而小份究竟是多小,光看图片也很难判断。
在菜品详情页,商家普遍会写上菜品所用的主辅料,但很少有人会写上每种用料的克数。小陈表示,就拿米饭来说,一般他为了配菜会点两份饭,但有的商家给的米饭量特别多,事先不知道就点多了。
新规还规定,餐饮外卖平台应当以显著方式提示消费者按需、适量点餐。记者查看了不同的外卖平台,发现这一规定也并未落实。有的平台无论怎么找也没能找到相关提示,还有平台在点餐页面没有任何提醒,到了支付页面才能在上方看到一行小字:“请适量点餐,避免浪费。”
▍说法
与其满减不如打折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成升魁,对于食品浪费问题一直有所关注。他认为,外卖平台推出小份菜,不但有助于避免食物浪费,对于消费者而言也意味着有了更多的选择,是符合消费者意愿的。“但推出小份菜,价钱也就低了,挣的钱可能也少了。商家会不会有动力去做,还不好说。”
在满减优惠方面,成升魁表示,“多点一份菜比少点一份菜还便宜”这样的事是不太合理的。究其原因,还是在于优惠档位之间金额相差太大。“比如有的餐厅第一档50减20,到了第二档就变成100减40了。如果能在中间多设置一些档位,可能就不用为了省钱去多点菜了。”
成升魁建议,对于满减优惠机制,要么应该把档位分得更加详细,要么应该把优惠力度设置得相对统一。“比如定好一个八折折扣,你一个人点几个菜都是八折。只有那种特别大量的团体餐,折扣力度可以再大一点。”本报记者 莫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