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义乌5月4日电 (记者 张斌 见习记者 汪旭莹)在“世界超市”义乌,数以万计的老板娘是名副其实的“当家人”。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义乌市场从业人员中超过65%为女性,市场主体中近一半的负责人为女性。走进义乌市场不难发现,活跃在大小档口最多的,正是忙于生意、熟络外语的女性。
这种现象在义乌似乎是“一脉相承”。
改革开放初,一场“农妇与县委书记之争”便是人们的经典记忆:
1982年5月的一天,女商贩冯爱倩将时任义乌县委书记谢高华拦在县委门口,责问他为什么不让百姓摆摊。谢高华请她进办公室,交谈良久。当年9月,义乌湖清门市场开业,摆摊人闻讯而至,后来享誉全球的义乌小商品市场诞生了。
此后,妻子在店铺、丈夫在工厂的“前店后厂”模式,也就是俗话说的“夫妻档”经营形态在义乌形成。
傅江燕向记者演示如何做直播。 汪旭莹 摄义乌国际商贸城张卫超袜业商行的老板娘——傅江燕和她的婆婆就是代表。
“我婆婆是商贸城第一代个体户,她和我公公就是‘前店后厂’。”傅江燕告诉记者,2008年,她从婆婆手中接棒店铺,丈夫则管起工厂。“女性有耐心,沟通和学习能力更强。我开始接手生意的时候,因为不熟悉产品,紧张到说不出话。现在店里500多类产品,指一下我就知道价格和特点。”
“我们要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市场变化。”傅江燕说,2020年疫情期间,为吸引外贸订单,她在小商品城的Chinagoods平台做起直播,从无人问津到日观看量最高2200人,惟一诀窍就是坚持。
来自也门的外商辛巴来中国已有8年,平时会从傅江燕的店铺订货。他告诉记者,傅江燕做生意很聪明,知道外国人喜欢什么包装、品种,会根据客户喜好推荐产品。“她们(义乌老板娘)非常厉害,做生意非常‘OK’。”
“不怕吃苦是义乌老板娘的共性,个个都是‘平平无奇的赚钱小天才’。”中国小商品城妇联主席何彦对记者说,很多外国人也许不知道浙江,但一定知道义乌,走到义乌市场看到最多的就是老板娘。“他们身上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品质。”
在义乌做生意已有二十多年的桂海琴,正是何彦钦佩的老板娘之一。
桂海琴是义乌市美慈美饰品有限公司负责人。2017年,她应客户需求发了一批钥匙扣到巴西,但由于报关、运输等原因,客户反映:商品到当地后出现生锈的情况。
桂海琴的店铺内,商品琳琅满目。 汪旭莹 摄照顾店面、做直播、学外语、看小孩……如今,傅江燕把自己的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
“客户说有六、七成商品出现问题。义乌以诚为本,出于相信客户的考虑,我们最终补偿了相应货款。这个客户很感动,觉得中国人做生意很讲信用,后来给我推荐了很多客户。”桂海琴说。
桂海琴感叹,自己一直拼搏在市场,如今生意虽已稳定,但也一直亲力亲为。和她这代老板娘相比,新一代义乌老板娘同样肯吃苦,但更关注、爱护自己。“她们会更注重管理,把更多精力放在创新上。”
“现在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公司做研发,只有做自己的品牌才会更有生命力、更有发展。”身为“80后”的义乌市初心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CEO吴红霞说。
桂海琴(左)。 张斌 摄义乌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谢沁菲认为,在不同阶段,以义乌老板娘为首的义乌女性都可以说是“创新者”“先行者”“带动者”。比如,2020年疫情期间,面对经营压力,她们主动学习直播,加快转型升级,率先在各大平台直播带货……
“义乌是全球小商品集散地和中国重要的贸易窗口。某种程度而言,活跃在义乌市场的女性,也是中国女性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谢沁菲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