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石川
“五一”假期如期而至。而此前,交通运输部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中披露,预计“五一”客流总量上升接近2019年水平,将达到2.65亿人次,比2020年同期上升120.1%。据推断,在公路车流量外,铁路、航空客运在今年“五一”也将迎来爆炸式增长。
今年的五一小长假可谓热度惊人。从秒光的车票,到惊人的租车订单量,再到紧俏的宾馆和民宿……无不说明今年“五一”假期必定人气爆棚,有助于全面恢复经济元气。一说到出游,人们想到的要做到文明出游。如今,除了文明还要在疫情防控上加把劲。
防控不放松,旅游才能更轻松。日前,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做好“五一”假期旅游出行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了十大要求,分别是高度重视“五一”假期疫情防控,有效防止出现人员聚集,加强交通出行保障,着力强化疫情监测预警,确保疫情快速响应处置,强化重点人员疫苗接种,从严落实外防输入措施,毫不放松做好假日安全生产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
纵观这十大要求,既有针对性,也有前瞻性;既是说给相关部门听的,也是说给我们每个人听的;既需要各地各部门不折不扣落实,也需要民众积极配合。比如“有效防止出现人员聚集”这项要求,景区要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强化旅游预约管理,而每名游客也要在游玩过程中佩戴口罩,并与前后游客保持适度距离等。
随着云南瑞丽调整疫情风险等级,全国疫情高风险地区已经清零。但是,全球疫情仍在蔓延,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较大,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我们既要为疫情防控不断取得显著成效而欣慰,也要清醒意识到疫情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为此,必须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
一定程度上说,这个五一小长假是我国疫情防控能力的又一次大考。由于出行人数多,一旦出现防控漏洞,后果不堪设想。能不能经受住“五一”假期大规模人员流动的“压力测试”,既取决于各地各部门的应对能力,也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配合程度。
怎么配合?在出游中严格落实规定,尽到公民应尽的责任。同时,对不落实规定的人应及时劝阻,如对方不听劝阻,有责任向监管部门举报。此外,还要坚决消除麻痹心理和侥幸心理,比如出现了发热、咳嗽等情况就要及时向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出游是为了放松心情,做好安全保障,才能玩得开心、游得尽兴。这种安全,体现在交通安全,还体现在防控安全。只要遵守疫情防控要求,自觉配合防控工作,做到戴口罩、勤洗手、防聚集,养成“一米线”好习惯,积极配合疫苗接种,出行安全指数就会大大提高。
安全,还体现在合理参与有关项目,正如文旅部此前所提醒的,应根据个人年龄、健康、心理等状况,量力而行参与高空、高速、探险等项目。不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要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划船、漂流、浮潜、深潜等涉水活动。不擅自进入未开发、未开放的保护区、水库、峡谷、海滩等区域开展游览、宿营、探险等活动。
“五一”出游,有文明相伴,有安全保障,在疫情防控中彰显公民责任,这样的出游,更能在放松身心中获得精神层面的升华。(王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