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为我区捐赠丰田无障碍车 石嘴山市开展七大重点行动 为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 数聚宁夏 算领未来|华为数据中心能源助力宁夏中卫打造全球领先绿色算力集群竞争力 “贺兰山东麓”敲开“世界葡萄酒之都”的大门 【地评线】贺兰山网评:过于自信也会导致上当受骗 数聚宁夏 算领未来|第五届云天大会在中卫开幕 遇见中国之美·中卫66号公路 宁夏回族自治区通信管理局 宁夏回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清退宁夏属地僵尸类APP的通告 中宁一案例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 男子轻信网贷被骗1万元 宁夏涉农企业享留抵退税扩围“红利” 36只“迷途羔羊”引来十余名“羊倌”争领 银川市总工会把劳模工匠请进校园激励青年学子 行业头部企业加速布局宁夏算力枢纽 宁夏乡村游订单同比增223% 【黄河安澜】秋意渐浓 黄河两岸景美如画 前8个月宁夏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0.5% 同比上升2.5个百分点 石嘴山市加速解决房屋产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 湖城之秋——打翻了的调色盘 中宁县检察院落实工作机制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 宁夏原创音乐剧 《花儿与号手》喜摘文华大奖 首届“西部数谷”算力产业大会主论坛举行 敢做“无人区”的探路者 宁夏中卫:电力护航云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 【地评线】贺兰山网评:算力产业驱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禁毒宣传进校园 提高学生辨别新型毒品能力 贺兰县:直播带货开启残疾人灵活就业新模式 借款人不还钱,担保人被司法拘留15日 宁夏隆德县完成首笔用水权质押贷款 宁夏明确2022年社保缴费基数 小说《微水浮尘》在京首发 同名广播剧上线 宁夏泾源 “电”亮山乡 好山水做出“富民”好文章 专家学者聚首 为创投行业把脉支招 吴忠利通区:石榴花开情更浓 西夏区铲除毒品原植物160余株 中宁县检察院为未成年儿童健康成长撑起“保护伞” 社交平台上的反诈联盟:被骗、救赎与博弈 乘势而上 随“算”而动 首届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在上海开幕 宁夏线上直播带岗招聘活动帮助残疾人实现精准就业 2022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主体活动闭幕 变“带货”为“带岗”,银川这场招聘会为残疾人提供246个就业岗位! 首届中卫·房车文化节暨消费惠民活动启动 秋季跟风刷酸 小心焕肤不成反“烂脸” 不再“守着黄河缺水喝” 被基础设施网“包裹”的幸福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新赛道”寻求新动能 金凤区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一起涉养老诈骗案件 来吧,展示!首届“西部数谷”算力产业大会等你来 宁夏水投集团:三项制度激活企业原动力
你当前位置:首页 >经济观察 >

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详解《唐宫夜宴》为何“出圈”

2021-03-08 09:04:33来源:新京报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传统与创新融合 让《唐宫夜宴》“出圈”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受访者供图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今年春节和元宵节,展现河南文物资源的《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节目一经播出大受好评,有网友引用这句诗表达赞叹。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是幕后团队成员之一,他表示,在多元文化盛行的今天,传统文化依然有旺盛的需求,传统与创新的融合,才使得这两个节目如此“出圈”。

今年全国两会,马萧林带来了多个提案,他建议考古学与自然学科、人文社科多交流,从而拓宽视野;同时建议提高文物保护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

谈提案

要拓宽考古学国际视野

新京报:今年两会,你带来了什么提案?

马萧林:我的一个提案,关于用活考古成果、增强文化自信。国家文物局实施了很多重大项目,比如“中华文化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我觉得可以对重点地区、重点遗址开展大规模调查和研究。同时我们也要进一步开门搞考古,考古学要跟其他学科多交流,比如,跟自然学科加强密切联系,就能提高我们分析问题的能力;跟人文社会学科多交流,就能帮助建构考古学的能力。

同时,要拓宽考古学国际视野,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加强人类文明比较研究,持续开展中外联合考古,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眼光的中青年专家,加快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类文明认定标准、评价体系,增强中国考古学在国际考古学界的影响力、话语权。

另一个提案是关于充分发挥文物保护员作用。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有70多万处,大多分布在荒郊野外、人迹罕至的地方,文物保护任务很重。各地可以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强对文物保护员的管理和培训,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提高文物保护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京报:你曾建议要利用现代传媒技术让甲骨文走出“高冷”,这项工作进展如何?

马萧林:作为我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甲骨文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我在2019年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甲骨文宣传推广”的提案,其中一条建议就是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宣传推广研究甲骨文。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甲骨文的关注和重视显著提升,在甲骨文现代传媒技术应用方面也有很多有益的尝试。比如,国家博物馆2019年推出的“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以多媒体和辅助展品为广大观众提供了甲骨文的现代“打开方式”。去年12月,河南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联合研发的全国首款AI甲骨缀合产品“缀多多”投入使用,首次将人工智能引入古文字学研究领域。业内专家评价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第一次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人工智能批量缀合甲骨。去年下半年,河南博物院主展馆经过闭馆整修,重新对外开放,在新展览中就增加了很多科技手段和青少年喜欢的互动体验,来解读和展示甲骨文,更好地宣传推广甲骨文。

谈“出圈”

《元宵奇妙夜》从创意产生到呈现只用五天

新京报:今年的河南春晚上,展现河南文物的节目《唐宫夜宴》非常“出圈”。之后,河南卫视趁热打铁推出了《元宵奇妙夜》节目,同样大受好评。能否介绍下这个节目策划和拍摄的幕后故事?

马萧林:其实春节前,河南卫视已经录制好了元宵晚会准备播出,由于《唐宫夜宴》大受欢迎,《元宵奇妙夜》是为了答谢网友、粉丝特地制作的。

2月18日,也就是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专程到省委宣传部调研,重点分析河南春晚《唐宫夜宴》等案例;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江陵亲自协调指导元宵晚会节目。

后来,河南广播电视台、河南博物院、郑州市歌舞剧院等单位通力合作,节目主创团队分析了众多网友的建议,发现他们关注的重点是传统文化。经过反复论证达成共识,于是在2月20日也就是正月初九,决定推翻原来的节目计划,借鉴《唐宫夜宴》的经验,采用“传统文化+现代科技”的手法,将厚重历史与综艺节目结合起来,以河南博物院展示的一组彩绘乐舞女俑为文化向导,用艺术的手法把唐代舞乐俑的生活场景及动感情愫融入作品。

《元宵奇妙夜》从创意产生到最终呈现,只有五天时间。其中一个摄制组在河南博物院录制,为了不影响观众正常参观,拍摄时间安排在周六、周日的晚上和周一白天。为了赶时间节点,摄制组通宵达旦不停歇。据我了解,其他摄制组也同时在郑州、洛阳、开封、登封等拍摄。

新京报:你觉得《唐宫夜宴》和《元宵奇妙夜》为什么这么受欢迎?

马萧林:近几年,《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电视节目持续热播,汉服在大街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有高考状元选择了“冷门”的考古学,海外网友也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极大兴趣。可见在多元文化盛行的今天,传统文化依然有旺盛的需求。

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的“破圈”正逢其时,《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能够火爆、河南博物院能够“出圈”并非偶然。表达方式的创新,重新唤醒了传统文化原本的巨大魅力,传统与创新的融合,让优秀传统文化一次又一次圈粉无数。

谈创新

用5G、AR等新技术“唤醒”历史文物

新京报:除了出圈的节目,这几年河南博物院还推出了年轻人非常喜欢的考古盲盒、古钱币巧克力等文创产品,为什么会想到设计这些商品?

马萧林:以95后、0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正逐步成长为文化消费的主力军,他们就是这种文创用品最庞大、最活跃的购买力。所以我们在进行文创产品开发时,就将青少年群体作为重点目标人群,思考怎样实现“传统”与“新潮”之间的有机融合,让文物“活起来”。我们希望借助文创产品延续文物的生命力,延伸博物馆的传播教育功能,吸引他们通过另一个角度来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拉近他们和历史文化的距离,潜移默化地爱上传统文化。

新京报:想要吸引更多观众,博物馆应该做些什么?河南博物院未来会怎么做?

马萧林:我觉得拓展博物馆IP开发,更好地活化利用馆藏文物资源,让厚重的历史变得新奇有趣、时尚多元,让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契合时代潮流,与当代社会生活有机融合,满足年轻人百变的个性追求,是吸引更多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有效途径。

具体到河南博物院,我们也有努力的方向。比如,通过对馆藏文物资源的深入研究,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更易于被公众理解和接受的传统文化要素,找寻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生活之间的契合点。还有,精准把握青少年富有好奇心、求知欲的天性等特征,放下包袱和他们真诚交流、对话,将文化产品与现代潮流有效结合,让传统文化不再枯燥乏味,在形式和内容上变得有趣起来。

同时,我们还会利用5G、AR等新技术“唤醒”历史文物,让“橱窗中的历史”走向“可参与、可体验、可互动的历史”,通过营造主题空间、场景体验,尽可能缩小博物馆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新京报记者 张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