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火罐,大部分人并不陌生。寒冷的冬天,感觉自己身体不适,受寒了、腰背部酸疼时,很多人往往会在家拔个罐。银川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医师吴晓晶建议,拔火罐虽然是比较好的保健方式,但并非人人适合,如果操作不当,还可能伤身。最好到专业的机构做拔罐治疗,绕开拔罐时的一些误区。
误区一
拔罐太频繁
拔罐时皮肤毛孔张开,阳气容易外泄,如果不考虑体质而频繁拔罐易损伤阳气,使人抵抗力下降、疲劳怕冷,甚至腰酸腹泻等。体质过于虚弱者不宜拔罐,会使虚者更虚。作为预防保健,一般拔罐一周一到两次即可。
另外,在拔罐时间上也要控制。很多人认为“拔罐时间越长越好”,部分患者在家一拔就是30分钟,甚至1小时。其实这是误区。“一般拔罐时间不应超过20分钟,夏季一般10分钟左右;身体不好的老人和很瘦的人拔罐时间更要减少。”吴晓晶建议。
拔罐时间过长还可能导致皮肤水泡,如果皮肤有水泡要注意正确处理,尽量做好皮肤消毒工作,避免出现发炎感染的现象,拔罐后水泡较大可用消毒针放水,然后再使用碘伏进行消毒,严重者需到医院处理。
误区二
一不舒服就拔
很多人自己在家拔火罐时往往是凭感觉操作。比如有的人腰部受凉了,就只在腰部最疼的地方拔个罐儿,胸前不舒服,就拔胸口。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来确定拔罐的位置,不是简单的哪里不舒服就拔哪儿。”吴晓晶提醒,一般拔罐的部位选择肌肉组织丰厚处,主要是腰部、背部、肩膀、腹部。例如肠胃不适、痛经等患者,可以在腹部的相关穴位上拔罐治疗。但是,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或本身有出血性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高热抽搐者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不宜拔罐。因此,并不是什么人都适合拔火罐,想拔哪里就拔哪里的。
误区三
拔罐后罐印越黑越好
很多人觉得拔罐后身上一定要出现紫黑色的罐印,才是拔除了病邪之气。其实不然。在正常的健康状态下,人体皮肤自身有一定的渗透压,拔火罐的力量对皮肤下血管的损伤较小,因此可能拔过后“没什么颜色”。相反,若拔火罐的部位风寒邪湿淤聚集,局部处于炎症状态,则同样的火罐,拔罐的位置毛细血管破裂较为明显,甚至呈紫黑、紫红色。
拔罐后皮肤恢复得快慢还跟体质有关系,造成皮下淤血后,经常运动、局部血液循环好的人吸收好,就恢复得快。
误区四
不管啥病自己拔罐治疗
在拔罐缓解疼痛之前,一定要弄清疼痛的原因,如果是一些慢性病所带来的疼痛,如扭伤,在明确病因的情况下可拔罐治疗。但疼痛的原因有时是非常复杂的,所以,不提倡人们在不清楚病因时就使用拔罐来自我诊疗,贻误病情不说,还可能带来不良后果。
另外,拔罐后若局部皮肤有痒感,切不可搔抓,以免皮肤破损感染。冬季拔罐尤其需要注意保暖,避免冷风直吹。
TIPS
火罐怎么选?
在拔罐疗法中,罐具的种类有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是玻璃火罐和真空抽气罐。从医生角度讲,最好的是玻璃火罐。因为需要拔罐的人群常常是受了寒湿之邪,火罐的温通作用比较强,能够更好地驱寒外出,缓解疾病。火罐效果好,但有一定的危险性,建议去正规医院进行治疗。
从居家角度讲,抽气罐更安全。抽气罐温热作用较弱,但仍然可以疏通气血,缓解疾病。(记者 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