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绵阳11月14日电 (记者 杨勇)“如今我们村,不仅步步是风景,更是处处见‘文明’。”近日,在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桂溪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张娟的带领下,记者来到该镇渭沟村村民肖文忠的家。“十星级文明户”牌匾挂在肖文忠家大门口显眼的位置,在冬日的阳光下,泛着耀眼的光芒。
抬头望去,只见渭沟村村里道路宽阔平坦,地面干净整洁,路的一侧种植了一排树木隔离道路和农田,路的另一侧连接着一栋栋新式民居,家家户户房前都搭上了绿荫棚。
桂溪镇渭沟村政府工作人员为“十星级文明户”挂上牌匾。 杨勇 摄北川县是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单位,桂溪镇则是四川省省级文明村镇。在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北川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和环卫长效管理机制日趋完善,乡村环境卫生焕然一新,形成了“村点出彩、沿线美丽、面上洁净、村美民富”的农村生活新面貌。同时,农村环境的美丽蜕变,也极大增强了群众的环卫意识,提升了群众参与乡村环境综合治理、参加新农村新生活培训、义务管理房前屋后环境卫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良生活习惯逐渐消失,巩固了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以前芝麻大点事,村民之间都要大吵大闹,弄得不可开交,自从2016年开展以团结友善、助人为乐、文明礼仪等为内容的星级文明户评定工作以来,这种现象就慢慢好转了,现在邻里和谐,村民之间不再搬弄是非,如果出现矛盾,双方就坐在一起敞开心扉地交流,真正把渭沟村村训中‘切莫赌气把嘴吵,轻言细语见真心’落实到行动上。”64岁的肖文忠自2016年以来,一直是村里的“十星级文明户”,他见证了渭沟村村民在待人接物、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巨大转变,也打心底里为建设文明村镇、展现文明乡风“点赞”。
桂溪镇在建设文明村镇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只是北川县加强文明创建助推乡风民风显著提升的一个缩影。北川县通过开展“乡风文明十大行动”,有针对性地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制定并落实文明创评激励措施、绘制农村文化墙、制作善行义举榜、开设道德评议堂、开办“农民夜校”、制作“身边好人”宣传栏等措施,以鲜明的主题、丰富的内容宣传弘扬先进文化,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从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破除成规陋习,推动移风易俗。
北川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杨志宏介绍,作为“5·12”汶川特大地震极重灾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秦巴山连片特困地区和边远山区“五区合一”的县城,北川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教育引导群众、激发内生动力、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抓手,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全面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大禹智汇讲堂、“羌风新阶层+公益”、羌山应急救援、羌山雏鹰……四大特色志愿服务品牌让北川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亮点纷呈。据统计,北川县共有各类志愿服务队420支,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有注册志愿者3.8万余人,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政策宣传、文化传承、邻里互助、助残助老、爱国卫生运动、关爱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和抗击疫情、抗洪抢险等关键时刻能打硬仗。通过开展“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评选活动、开办“志愿服务积分兑换超市”,深化志愿服务激励措施。
永昌镇尔玛社区探索出一项“尔玛泽古兑换模式”的共享志愿服务。羌语“泽古”是“钱、货币”的意思。1小时志愿服务活动可以获得1泽古,1泽古相当于1元人民币,可以在指定超市等价兑换小商品,当年积累量达到100泽古后,可以实现1个微心愿,并在相同条件下,以泽古币的多少对社区居民进行量化排名,享受优先评优评先。
“我们有一位居民王林苏,常年在外务工,今年受疫情影响决定留在老家发展。疫情期间,在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积累了102泽古。因为王林苏的母亲年龄大了,体弱多病,王林苏便想学习一些护理技术。”永昌镇党委委员、组织宣传统战委员高长源介绍说,通过“尔玛泽古兑换模式”,王林苏使用了100泽古来兑换“实现1个微心愿”,免费参加护理技术培训,并在今年4月取得陪护证。现在王林苏不仅能够以更加专业的护理技术来照顾生病的母亲,还在北川县人民医院找了一份陪护工作,每月有三四千元的工资。
如今,“大禹故里”北川焕发出蓬勃的发展生机,文明之风吹遍每个角落,文明之花遍开羌山大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