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在贺兰县立岗镇兰星村,今年第二茬西蓝花正等待采摘。站在田埂边望去,翠绿无边,一片丰收景象。
“这个品种的西蓝花可以生吃,在上海和香港的超市里都标着‘银川西蓝花’的牌子,价格是其他地区西蓝花的2到4倍。”来自浙江台州的尤祥丰给记者介绍。只见他轻轻蹲下,顺手扒开几层包裹的菜叶,摘下一大朵西蓝花咬一口:“清脆,甘甜。”这一茬西蓝花是他苦等两个采摘季后,优中选优培育出的耐寒品种。
“一天收入400到500元,采摘一个多月,回家就能再盖一间房。”28岁的大凉山小伙阿布全年采摘蔬菜,在全国到处跑,摘西蓝花这个活给的工钱多,每年9月是他最盼望的时候。
“我们种西蓝花5年了,越种品质越好,因为采摘过后的叶子会用碾压机压进土里,增加土壤有机质,让它变得更肥沃。西蓝花产业还可以让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村民马金宝是土生土长的贺兰县人,2015年,他和其他两位合伙人王茂平、黄发根,成立了贺兰县立岗心园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7年来,合作社西蓝花单品种植从1400亩发展到3万多亩,采摘高峰期每天用工在600—700人,每茬西蓝花产量9000多吨,供应北京、上海、深圳、香港等地。
马金宝依托基地建设,与外地菜商整合各自优势,实现了统一育苗、统一机械、统一农资、统一质保、统一销售,并优先吸纳当地建档立卡户和农民900多人在蔬菜基地常年务工。给农民支付土地流转费900余万元、工资800余万元,带动周边700多农户从事露地蔬菜种植,亩均增收1100元以上,带动农民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
冷凉蔬菜是贺兰县农业产业的支柱产业,贺兰县更是银川市的“菜篮子”基地。据统计,贺兰县蔬菜供应银川市场20%的份额,年供应量达10.4万吨。
今年以来,贺兰县对标自治区“六新六特六优”产业部署,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现状,实施产业千亿倍增计划,全产业链布局发展冷凉蔬菜产业,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贺兰县供港蔬菜优质叶菜外销100%,主要供应粤港澳大湾区;露地蔬菜主要有辣椒、番茄、西蓝花、茄子、西芹等,外销占75%,其中单品辣椒、西蓝花供应长三角经济带、京津冀都市圈,是上海市重要的外延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之一。
“过去由于销售不及时,蔬菜浪费在地里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保证冷凉蔬菜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积极鼓励种植大户和农业企业建立蔬菜加工厂,新增冷库冷链设施,通过完善产业链来提升农产品抗风险能力。”贺兰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丁书涛介绍,马金宝建设的一期冷链库就有1万多平方米,4条分拣流水线,每车冷冻两小时后就可转运,保证了冷凉蔬菜在外地市场的口碑。
今年以来,贺兰县积极扶持蔬菜基地冷库建设、蔬菜分拣包装及物流环节,围绕仓储保鲜、分拣分级、冷链物流,开展蔬菜产品仓储保鲜蔬菜冷链设施建设,逐步补齐蔬菜冷链短板,降低瓜菜损耗和物流成本,推动更多外销型产品走标准化、市场化发展路线,以“六特”产业为重点,打造集研发、种植、加工、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记者 张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