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26年,跨越2000多公里,福建累计派出12批200多名援宁干部,数千名教师、医生和科技工作者倾情帮扶,和宁夏人民一起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帮扶的“闽宁模式”。如今,闽宁再携手,站在产业全局谋划发展,把这份跨越山海的情谊延续下去,为新时代的闽宁协作实现新突破,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在闽宁镇园艺村的温棚里,福建的援宁技术员赖瑞云正在手把手地指导刚刚返乡创业的马雅玲怎样给热带长果桑育肥。
可是,要让好想法落地生根,却并不容易。一年前,刚刚来到闽宁镇的赖瑞云就碰了钉子。
赖瑞云并没有放弃,她和远在福建的团队反复沟通,根据这里的气候、土壤条件,共同研究新的果蔬栽培技术,选取更适宜的果蔬品种在园艺村再次试种。
一年的时间,热带的长果桑、冰菜、蜜瓜在马雅玲的温棚里结出了果实,这些热带果蔬的高端品种也终于在西北的土地上试种成功。
跨越山海,奋斗不止。作为第一批闽宁协作援宁群体的一员,林占熺早已把这里当作了第二故乡,当年不起眼的菌草已经成为造福一方的“幸福草”,今年在宁夏的种植面积就超过了6000亩。
年近80的林占熺也没有停下奋斗的脚步。他和团队研发的新品种——巨菌草更加耐旱高产,不但能作为种菇的菌料,还能成为牛羊的饲料。通过菌草种植,建立植物、菌物、动物循环生产的菌草产业链,帮助更多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26年来,福建累计派出12批200多名援宁干部,数千名教师、医生和科技工作者接力帮扶,闽宁两省区20多个省级部门、80多个县级部门互学互助,建设了160个闽宁示范村,新(扩)建学校200多所,援建妇幼保健院、医护培训中心等卫生项目达到了300多个。
如今,闽宁协作的“山海情”还在续写新的篇章。葡萄种植,光伏农业、肉牛养殖等一批批特色产业不断壮大,闽宁协作也从单向援助转向双向互动,进入全面协作的新阶段。在闽宁镇最大的葡萄种植园,眼下正是葡萄成熟季节,“90后”援宁干部李辉钦正在拍摄短视频。3年里,他开通直播,搭建电商平台,把更多宁夏的特色产品带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