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发现,自己站时间久了,或者坐时间久了,小腿就会肿起来;傍晚后更是不舒服,小腿无端端“胖”了一圈,脚被鞋子包裹得紧紧的,难受极了!很多人以为腿“肿”就是水喝多了。其实,有些水肿是生理性的,改变生活方式通常可以改善。但如果下肢肿胀情况长时间没有缓解,甚至在逐渐加重,很有可能是疾病的前兆。可能导致下肢水肿的疾病有很多,最好还是到医院就诊,进行专业鉴别诊断。
水肿也分生理性和病理性
水肿也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在引起水肿的原因中,以体质性水肿最为常见,而且多为女性,可表现为下半身偏胖,实质上却不关脂肪的事。“体质性水肿的特点是早上起床时没有明显水肿,但到了下午小腿肿胀得厉害,体重也可能因此增加。”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王晓丽分析。特别是久坐办公室的人,少动特别容易导致下半身水分及废物的囤积,引起下肢水肿。
不良的饮食方式也可能引发水肿。比如长期的高盐饮食往往会造成人体内水分滞留引起水肿。夏天炎热,一些人习惯夜间大量喝水,再加上熬夜,血液循环不良,水分就会滞留在微血管,甚至回渗到皮肤,造成浮肿。另外,坐长途飞机、汽车时,代谢较差的人也容易出现体位性水肿。
体重增加双腿水肿:警惕是心衰惹祸
“医生,我的腿经常水肿,一按一个坑,听说肾不好会腿肿,找了一些偏方吃,也没什么效果。”门诊上,市民张先生苦恼地说。经详细询问,医生得知,张先生患有高血压,一活动就出现憋喘,还有过胸痛的症状。针对张先生的情况,医生告诉他,怀疑是心力衰竭,需要进行系统检查评估。
银川市中医医院心病科副主任医师刘丽梅介绍,目前,冠心病是导致心衰发病的最重要原因,心梗后引发的急性心衰;高血压控制不佳而导致心衰在临床中也很常见。“心衰常见的症状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呼吸困难、运动耐量降低、疲劳、夜间咳嗽、腹胀、食欲差等。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心衰病人有体重增加、颜面浮肿、双下肢对称凹陷性水肿等情况。凹陷性水肿,简单说就是这个地方肿了,按下去就是一个坑,需要一会儿才能恢复。”
单侧下肢突然肿胀提防深静脉栓塞
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后,可能出现患肢的肿胀、疼痛、水肿等,如静脉曲张;重者可能会因某一段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小腿某段或者整条腿的组织溃疡和坏死,严重者则会因栓子脱落后在血管里“游走”,引发危险的肺栓塞。
“如果老人本身有高血脂、血黏稠、常抽烟、爱久坐,再出现小腿水肿等症状,特别是单侧下肢突然肿胀时,要高度警惕下肢静脉栓塞的风险,应尽快就诊。”宁医大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胡志鹏提醒。另外,如果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导致的腿肿,应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不要随意按摩、拍打下肢。
建议久坐的人,最好每坐1小时就做1次踮脚运动,可使下肢血液回流顺畅。高脂肪饮食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和引起血栓病的重要因素,应限制饱和脂肪酸摄入,饮食宜清淡。
糖友腿肿:小心神经性水肿
对于糖友来说,如果出现腿脚肿,首先要关注是否存在神经性水肿。银川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宋丽介绍,“神经性水肿一般与体位和活动有关,多见于双下肢,这是由于肢体失去交感神经支配,引起末梢血管扩张,动静脉分流形成,血流量增多,双下肢静脉瘀血,出现糖尿病下肢水肿。”此外,神经营养障碍增加局部毛细血管渗透性,也会导致下肢浮肿。糖尿病神经病变引起的水肿大多伴有肢端麻木、疼痛、袜套样感觉减退等症状。另外,某些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也可能出现下肢水肿。
肾病也可能导致水肿
65岁的马叔近来发现尿色深且泡沫多,脱袜时发现小腿压痕明显。就医后,他被查出血尿、蛋白尿等问题,后确诊为急性肾小球肾炎。他腿部出现的水肿,就是肾脏病变导致的继发性水肿。
为何肾脏疾病可能会导致水肿?“肾脏出问题了,会导致水电解质调节功能受损,引起体内水钠增多,水分常积聚在最疏松的组织或身体最低部位,如眼睑或下肢(脚踝)。”肾性水肿具有凹陷性,如果早晨起床照镜子发现眼睑或颜面部水肿,下肢也无故水肿,要警惕肾脏是否出了问题,最好及时到医院进行尿常规等相关检查。(记者 刘威)
提醒:
注意这几点,远离恼人的肿
对于疾病引起的水肿要及时求助医生,但如果是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注意以下几点,也能远离或减轻。
•控制盐分摄入:注意清淡饮食,每人每天盐的摄入别超过6克。
•避免久站、久坐:久站或久坐容易出现静脉曲张,这也会导致腿部出现晨轻暮重的水肿,所以经常站起来活动一下很有必要。也可以在睡觉时抬高小腿,增加血液回流,减轻水肿。
•吃点“消肿”食物:平时多吃消除水肿的食物,绿豆、红豆、薏仁、白萝卜、紫菜、苦瓜、冬瓜、鲤鱼等有利于水分的代谢。粳米可补益脾胃,每天清晨煮粥吃,可缓解女性特发性水肿、劳累后及休息不佳引起的眼睑、四肢轻度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