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盛夏启,新米香 厦门跨岛大发展:与环东CBD共未来 吴忠市:早茶折射现代服务业强链密码 齐一民新作《六十才终于耳顺》:每个时期都应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 中国工信部:将面向十大行业支持百企促销万件优质消费品 上海共排查2例阳性感染者在沪密接54人 陕西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10例 云南省教育厅:已将罗崇敏涉嫌违法犯罪线索移交相关部门 上海:KTV场所暂缓开放 其他娱乐行业场所视情况逐步开放 安徽亳州启动防汛一级应急响应 《人生大事》:同悲万古尘,最暖世间情 上海公布昨日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居住地信息 资本扎堆“晒”道 防晒“黑科技”出圈如何撬动新消费? 安徽泗县感染者已逾千例 社会面阳性比例呈明显下降趋势 福建宁德市霞浦县新增高风险、中风险区域 福建漳州发现1例无症状感染者 划定中高风险区 四川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 上海普陀区通报涉疫相关经营场所调查进展情况 上海公布2例阳性感染者相关情况 (中国这十年·斯人)男高音歌唱家王宏伟:民乐响起,“四海同春” 31省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12例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41例 西安:部分公共场所实施临时性管控,不是“封城” 广东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 为河源报告 海南“旺工淡学”旅游业人才培养项目首届学员毕业 为何6月多地降雨偏多?大气环流异常是主因 中卫市实施三大工程筑牢粮仓 宁夏最大钢盖梁吊装成功 6000余人次志愿者开展500场次志愿服务活动 宁夏包银高铁上跨既有线钢盖梁吊装成功 沙岗村:“反租倒包”拓宽产业振兴路 科大讯飞:推动AI教育智能硬件行业规范化 凝心聚力奋力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增加1000万元,宁夏文旅厅发放新一轮文旅惠民消费券 丁北西芹上市 产销两旺富了村民 小学美术老师为毕业班孩子画像 “低碳生态”赋能绿色高质量发展 三伏未至,北方多地已飙到40℃,7月会继续吗? 又是让二追三,德约科维奇第11次跻身温网半决赛 “熊孩子”打游戏充值4200元 宁夏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 第五届“海青杯”两岸青年慢垒邀请赛开幕 同场竞技以球会友 老挝—中国进出口商品集散分拨中心揭牌 赵深慧: 绿茵场上的追梦人 看这蓬勃发展的经济脉动 宁夏集中整治校外违规培训 银川本土工业机器人“出圈秘籍”:精技砺能 金石为开 六盘山三代务林人的“长征路” 归队途中遇火灾 消防队员忙灭火 的哥范涛相助 及时就医脱险 今晨北京仍有降雨 明起雨水下线气温升最高温可达34℃
你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新闻 >

小暑:盛夏启,新米香

2022-07-06 12:37:57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暑,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一般在公历7月6日至7月8日交节,今年为7月7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称:“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节后刮起连续的东风,天气开始炎热,俗谚有“小暑东风十八朝,晒得南山竹也叫”。不过此时尚未热到极致,因此称为“小暑”。之后紧接着便是一年中最热的“大暑”,民间有“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的说法。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在小暑前后出梅,但也常出现“倒黄梅”的天气。俗语“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说的便是小暑过后,雨水可能反反复复持续一段时间。待梅雨季完全过去,江南地区便进入伏日。

小暑时节,南方有尝新的习俗。农人们冒着酷暑、争分夺秒将成熟的早稻收割下来。待到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便用新米煮饭供奉祖先和五谷神灵,家人邻里相互召唤着一同尝新米、饮新酒,十分欢乐。此时也是田间晚稻茁壮生长的时候。农人们常说:“小暑发棵,大暑发粗,立秋长穗。”若是此时施肥、耘耥等工作跟不上,秧苗便会错过最佳生长期,农活丝毫不得懈怠。暑天干活分外辛苦,双腿浸在泥水中,面朝水田背朝天,上有骄阳似火,下是泥水沸腾,还要警惕蚂蟥、水蛇的袭击。农人们劳作时会唱起田歌,歌词大多与农事有关,比如“耘稻双腿泥里拖,两手挖个油盏窝;棵棵稻脚都挖到,草烂肥足稻发根”。耘耥的辛劳在悠扬的歌声中抒发出来,农耕的智慧也在吟唱中代代相传。

小暑近六月六,六月六是传说中龙王晒鳞的日子,各地有晒书、晒经卷、晒衣服的习俗,俗称“晒伏”或“晒霉”。读书人趁着伏天的阳光,将家中字画、藏书拿到庭院中,让阳光晒透纸页,祛除霉味、驱除书虫。晒书东晋便有,只不过当时此俗在农历七月七。《世说新语·排调》记载了“郝隆晒腹”的故事,说东晋人郝隆于晒伏日袒露着肚皮在烈日下暴晒。别人来问缘故,便答曰“晒书”。郝隆满腹经纶,晒腹即是晒书。寺院僧人亦在此日晒经。传说当年唐僧西天取经回来,不慎将经书掉入江中浸湿,不得已只能将经书晒干,此事发生在农历六月初六,于是寺院便以此日为“晒经日”。

百姓则忙着晒衣裳,俗谚有“六月六,家家晒红绿”,又有“六月六,家家晒龙袍”。明明是晒衣服,为什么要说晒龙袍?传说当年乾隆皇帝南巡到了扬州,农历六月六这一天在城南古运河南岸恰逢大雨,弄湿了龙袍,在当地一座庙宇中待雨停后,晒干龙袍继续前行。于是江南民间便留下了“六月六晒龙袍”之说。寻常人家自然没有龙袍,于是翻箱倒柜把积存的冬衣拿出来,在烈日下暴晒,驱散梅雨期积攒起来的潮湿和霉味。

小暑时节绿荫浓而万物秀,在江南有三种时令花卉——栀子花、白兰花与茉莉花。它们通常在小暑前后进入盛花期,因此被称为“夏日三白”。旧时,卖花女将它们一并放在篮子里,搭上一块毛巾,走街串巷一路叫卖。明人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比较了各种自然的声音,比如落叶声、山禽声、芭蕉雨声等,最后得出“然销魂之听,当以卖花声为第一”。旧时苏州的卖花姑娘喜欢编一个一寸长左右的麦草小灯笼,将茉莉花放在里边,或是装扮成小花篮,供女孩子们置于蚊帐中,枕席生香,氤氲伴梦。如今,卖花的人少了,销魂的叫卖声也“笑渐不闻声渐悄”。幸好“三白”都能盆栽,城镇街道的花坛与公园中栽种的也多。这香气也成了小暑的期待。(袁瑾作者为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