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宁6月30日电 (李隽)“十年来,海北州各族人民顽强拼搏,正确处理保护生态与促进发展的关系,统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书写了‘战贫’和‘战疫’双胜利、‘和谐’与‘奔康’双丰收的海北故事。”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州长多杰30日表示。
当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青海这十年”海北专场新闻发布会。多杰从多个方面,阐述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北州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的发展成果。
图为海北州人民政府州长多杰在新闻发布会。 李隽 摄海北藏族自治州地处祁连山中部、青海湖北岸,古代是西戎、羌、吐谷浑等民族杂居交错之地,目前尚有藏、回、土、蒙古、撒拉等27个少数民族生活在这里。是青海省主要畜牧业基地和油菜基地之一。
十年来,海北州强力整治木里矿区江仓一号井及祁连山南麓海北片区生态环境,全州232处图斑和139宗矿山得到系统治理。深入实施生态保护、修复、治理等重大工程项目,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项目全部完工,州域内367公里河道得到有效治理,59公里减水河段生态恢复健康,完成国土绿化267.3万亩,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
“我们稳步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自然学校、生态法庭、森林资源网格管理、青年志愿服务队等工作在全省先行先试,祁连县获批全国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和青海省唯一的自然资源资产清查试点县。建成全国首个普氏原羚专属保护区,获得‘中国普氏原羚之乡’称号。”多杰说。
十年来,海北州摒弃以资源开采及初加工为主的粗放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倒逼机制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向绿色、特色转变。全州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89.58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00.4亿元,增长12.08%。人均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32770元增加到2021年的37850元,增长15.5%,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2012年的4.9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6.46亿元,增长31.8%。
该州实施牦牛、藏羊、青稞、油菜、饲草料“五大产业”振兴行动,农牧特色产业向品牌化规模化发展,“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国字号”品牌成色更足。海北州实现村集体经济股份制合作社全覆盖,全州规范运行的农牧业专业合作社、规模化养殖场、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增加,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1%。
“我们累计完成城镇投资142.82亿元,城镇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全覆盖,‘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金色门源、河清海晏、海滨藏城、天境祁连等城市名片底色更浓。”多杰介绍,海北州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2.7亿元,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更加完善,农牧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高效节水灌溉等民生水利工程深入实施,2.07万人的饮水安全质量得到提升。
据悉,海北州4县、86个村、7133户、22663人提前两年实现整体脱贫,贫困民众“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全面实现。同时该州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1个示范村建设树立了典型样板,村集体经济“破零”“复壮”走在全省前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