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粮主产区冬小麦收获已结束 现代科技保障粮食稳产提质 四川中江一男孩溺水后两人下水施救 三人均不幸身亡 【十年@每一个奋斗的你】方跃忠:把汗水洒在“乌金”之上的综采队长 交管部门提醒:进入汛期 雨天谨慎出行 探访全国最大牦牛产学研基地:“大通牦牛”改良后裔约180万头 2021年度湖北科学技术奖授奖300项(人) 助力长沙“国际文化创意中心”建设 湖南浏阳打造“世界表白之都” 大型课本剧《榜样的力量—雷锋》亮相兰州:奉献精神永不过时 东西问丨奥斯佐森:我眼中的中非体育交流 武侠剧中的忘忧草,开遍了甘肃庆阳黄土塬的房前屋后 福建芗城区成立涉台法律服务点 保障台商台企权益 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天津方案”的智慧养老新模式 中韩(威海)城市国际客厅启用 开辟对韩开放合作新窗口 交警提醒:雨天行车 路遇弯道要减速 长三角乡村运营论坛将于杭州临安举行 海内外专家齐聚献策 辽宁丹东:主城区普通公路和市政道路上不允许设置交通卫生检疫点和进行物理隔离 靠卖房款过日子,银行储蓄员携巨款潜逃近20年 “中韩美食文化节”在哈尔滨开幕 2022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启动 华北黄淮高温加码 北方入汛来最强降雨过程今夜上线 福建龙岩:4名村民进山迷路失联 森林消防紧急搜救 31省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7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5例 那个说要低调的男孩,成绩出来了…… 高温席卷20余省份 全国热哭预警地图看哪里热到怀疑人生 甘肃推出第九辑《陇上学人文存》 编辑说“前人之述乃吾良师” 北方高温!南方暴雨!对“三夏”生产影响几何? 探路山区城乡共富 浙江丽水“着墨”均衡传递“民生温度” 各地加速清退无证车辆,网约车行业能否“百花齐放”? 北京今天炎热升级最高气温将达39℃ 明起强降雨来袭高温“撤退” 高考681分!他满脸淡定,父亲偷偷抹泪…… 吴忠早茶:描绘餐饮产业高质量发展图景 宁夏“征信修复”乱象治理成效显著 宁夏三地机场航班逐步恢复 宁夏首家“崇军商业街区”亮相银川市 第六届枸杞产业博览会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将于7月启动 鲜行助农 小型锁鲜机亮相第五届枸杞产业博览会 “杞程中宁”——中宁文旅品牌标识发布 宁夏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跨关区转关货物成功首发 “闽宁特产线上行”累计销售额逾8346万元 世界首部系统介绍枸杞英语专业书籍《Goji》发布 成果丰硕!第五届枸杞产业博览会圆满闭幕 宁夏:宜居宜业城镇,向美而行 北京前门旅游集散中心运行18年后外迁 两座客运站“接班” 高考志愿填报有哪些咨询渠道?如何避免陷阱? 集美大学2022届学生毕业典礼:校方赠三字锦囊 多地暂停常态化核酸检测,“核酸加码”地区被通报! 湖北警方摧毁一跨三省六地市的吸贩毒网络 消费者有权对算法推荐说“不” 青少年吸食新型毒品多为“混圈子” 专家建议加强新型毒品监测预警改进预防教育方式
你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新闻 >

夏粮主产区冬小麦收获已结束 现代科技保障粮食稳产提质

2022-06-25 13:04:55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全国夏粮主产区小麦大规模机收结束后,山东、河北麦收扫尾也已完成。目前,除甘肃、新疆等西北地区外,其他主产区冬小麦收获均已结束。

作为大规模机收作业较晚结束的省份,山东、河北传来喜讯: 山东6003万亩冬小麦呈现出面积增、产量高、质量好,价格升的态势。

河北收获冬小麦3350多万亩,亩穗数比上年有所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也超越常年水平,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其中,马兰1号小麦高产品种亩产最高达到860公斤以上,创造了河北小麦单产最高纪录。

河北省农机局局长 戎美瑞:三夏期间共投入200多万台套的农用机械,其中,联合收割机9.7万台套,玉米播种机19万台套,确保了小麦颗粒归仓,夏玉米适时播种。

现代农业科技 保障粮食稳产提质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记者在粮食主产区采访时发现,今年三夏,科技水平提升,成为粮食稳产提质的一大亮点。

伴随着夏粮主产区小麦大规模跨区机收基本结束,江淮麦区江苏传来好消息:由于科技措施到位,特别是小麦条锈病、赤霉病防范及时,占全省小麦面积四分之三的稻茬麦,今年亩产提高近10斤。

今年,江苏在三夏生产中大力推广大数据应用,通过科技手段加强苗情、墒情、病虫情和灾情监测,因地因苗科学制订田间管理方案。

在农技专家指导下,南京种粮大户刘累的500亩地,用上了物联网管理。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汤泉农场种植户 刘累:现在效率大大提高,以前我们就种100多亩,1年也就赚个三四万块钱。现在要种500亩,一年赚十几二十万元。

为了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近年来,国家加大良种和先进技术的联合攻关力度,围绕增产增效、绿色增收等要求,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今年,国家主推100多项实用增产技术支持覆盖生产到收获全过程。同时,持续建设6000多个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推动农业技术到位率达95%以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现代发展方式 长养地力提升粮食产能

记者在三夏一线采访时还发现,如今,伴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粮食生产在注重提高产量的同时,还更加注重提升品质。

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在我国分布在东北粮食主产区。为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中央持续开展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试点。

在吉林梨树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里,几台植保机正在进行除草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文镝告诉记者,今年他们的330公顷土地,全部采用了保护性耕作方式。也就是在秋收时,将秸秆覆盖还田,相当于给黑土地盖上一层“被子”,第二年春播时,直接种玉米,使黑土层完好地保存下来。这种“梨树模式”,既保护了黑土地,又长养了地力,利于粮食生长。

吉林省梨树县宏旺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张文镝:现在都是8叶1心,长得非常旺盛,非常好。

今年,“梨树模式”开始在吉林全省推开。记者在榆树大岗村看到,秸秆散落在耕地表面,当地不少种粮大户还因地制宜进行了创新升级,在秸秆覆盖情况下,实现分次施肥,不仅培肥地力,还能蓄水保墒。

吉林省榆树市晨辉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 刘臣:苗期深松之后,无论下多大雨,蓄水能力是非常强的。因为上面有秸秆,蒸发就少了。

记者了解到,为了保护黑土地,今年,中央财政加大投入,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试点面积扩大到8000万亩。同时,中央还通过轮作休耕、推广节水农业、减少投入品施用量等,来加快推进现代发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