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人唱响新时代“民族风” 田径达标赛上的“快乐一家人” 银川贺兰山东麓图兰朵葡萄酒小镇建设正酣 高考志愿如何填报?知己知彼知规则 枸杞产业博览会首次增加国际板块 提供中介服务但未成功签订合同 能收中介费吗? 今年以来银川市办理政务服务事项464万件 天气很热,旅游也应该火起来 宁夏旅游正在强力恢复 探访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煤制油项目 “法院+工会”调解模式化解劳动纠纷 自治区政府深入各地调度督导“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工作 去这些地方和孩子们共度美好夏天 枸杞子组方或可预防老年痴呆 符合条件的残疾人7月起可同时申领两项补贴 银川市兴庆公安引入水上无人救援船 枸杞创新研究及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为行业“出谋划策” 游泳—世锦赛:张雨霏获得女子200米蝶泳铜牌 菜花蛇溜进农户家 永宁消防将它“请”出 外国嘉宾“点赞”枸杞产业博览会 石嘴山市举办“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主题演讲比赛决赛 西交大今年在宁计划招生74人 宁夏向假币宣战!举报最高奖励8万元 6月25日18:00前可申请成绩复核 【网眼督查】小区居民楼外墙脱落砸坏汽车谁担责 考生和家长需谨防"高价志愿填报指导"陷阱 男子网上进货被骗6000余元 丰收社区“悦老红星”睦邻点 把便民服务送到老人家门口 购物直通车载着村民进城“欢乐购” 拓宽“朋友圈” 多国青年助陕西民俗向“四海” 中国航海探险者开启挑战唐山至北极“破冰之旅” 北京西城区新增一例核酸检测阳性人员 辽宁丹东: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有序流动 分数出炉 成都考生梁实第26次高考成绩428分 “南涝北旱”的六月,原因何在 西北地区东部等地将有一次强降水 华北等地仍有高温天气 敦煌文化环球连线“走进”俄罗斯喀山 广东北江下游削峰效果明显 目前飞来峡以下河段水势平稳 南方汛情持续 雨带阶梯式北抬 北方如何做好防汛应对? 广东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例 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召开在即:古城扬州“盛装”喜迎八方宾朋 高原藏乡青海黄南:积极融入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 厦门佛事用品春季展启幕 十大展区全面展示行业精品 大藤峡工程拦蓄洪水约7亿立方米 避免洪水叠加 减轻防洪压力 北京中考第一天高温晴晒持续 明天最高气温或达38℃ 湖南江华蔚竹口一民房遇洪水倒塌 房屋主人接受记者采访 湖南白泥湖戒毒康复所为迷途少年铺设成长戒治路 填报高考志愿前,小心这些决策偏差 劳务品牌“二次腾飞”瓶颈待破 业内人士这样建议 重庆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渝东北6区县启动地质灾害Ⅲ级应急响应
你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新闻 >

鄂伦春人唱响新时代“民族风”

2022-06-24 11:03:04来源:新华网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大美边疆丨鄂伦春人唱响新时代“民族风”

新华社哈尔滨6月24日电 题:鄂伦春人唱响新时代“民族风”

新华社记者刘赫垚、朱悦

在黑龙江省黑河市新生鄂伦春族乡,生活着古老而神秘的狩猎民族——鄂伦春族。

20世纪50年代,鄂伦春族人下山建村定居。放下猎枪,走出深山,迎接“新生”……鄂伦春族人生产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升级“撮罗子”,秀出“民族风”

一根根弓箭造型的路灯、一幢幢“撮罗子”外观的民房……走进新生鄂伦春族乡新生村,浓郁的民族风情扑面而来。

鄂伦春族人过去打猎居住的“撮罗子”,是一种用兽皮、树皮、树枝等搭建起的原始建筑。“撮罗子”早已成为历史,但为了保留这种独特的文化,新生鄂伦春族乡为群众新建房屋依旧按照这种传统建筑的独特造型进行外观设计。

乡长孟立焕介绍,2011年,鄂伦春新居建设工程、旧房改造工程开始实施。新居由村委会统一管理,免费提供给鄂伦春族群众居住,共25栋50户。新居工程包括室内装修以及铁片仓房、环保厕所等配套设施。

新生鄂伦春族乡新生村一角。新华社记者刘赫垚摄

“过去在深山打猎,住在简易的‘撮罗子’里,冬天取暖靠架火堆。”63岁的村民莫彩强说,现在的居住条件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房屋坚固明亮,水电网都通,设施齐全。

新生鄂伦春族乡着力为村民打造宜居舒适的家园,目前全乡实施村庄绿化面积11.5亩,村屯种植花卉1300平方米,沿河种植花卉8254平方米,种植白桦树400多株,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旅游+产业:口袋鼓起来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这首歌曲唤起很多人对鄂伦春族民俗和文化的向往。

每年盛夏,当地村民与各地游客欢聚一堂,共同庆祝鄂伦春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古伦木沓节。游客可感受鄂伦春族迎宾仪式等民俗,体验射箭、骑马等体育项目,参与鄂伦春族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欣赏口弦琴、鄂伦春族歌舞表演等。

“这里自然风光秀美,生态环境良好,发展原生态民俗旅游潜力巨大。”孟立焕说,新生鄂伦春族乡现已形成一系列民族特色浓郁的旅游项目,建成了民俗旅游区,年均接待国内外游客3万余人。

新生鄂伦春族乡的中药材种植示范区域。新华社记者刘赫垚摄

除大力发展旅游业,去年起,新生鄂伦春族乡因地制宜,瞄准中药材种植产业,通过“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鼓励村民在房前屋后试种赤芍等中药材,让自家闲置的院落“绿起来”,让村民的口袋鼓起来。

新生村党支部书记关春英说,去年全村有31户农户种植了赤芍,今年村里又和企业深度合作,更多农户参与种植,预计每年每亩可增收5000元左右。

记者了解到,新生鄂伦春族乡将建设中药种植示范观光基地、中药文化研学基地等项目,逐步带动群众就业增收,推动乡村经济振兴。

传承“活化石”,乡村添魅力

狍皮制作、桦树皮制作、摩苏昆(说唱艺术)……鄂伦春族至今保留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

今年67岁的张玉霞精通传统桦树皮制作技艺,是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她将创意与非遗融合,在作品中融入现代审美元素,让这项古老制作技艺得到了更好推广。

“我的母亲和姥姥都熟悉桦树皮制作技艺,我从小耳濡目染,十分喜爱。”张玉霞说,退休后,自己开始钻研这门技艺,并免费教授给非遗爱好者。

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玉霞在制作桦树皮工艺品。新华社记者刘赫垚摄

这些年,她带着自己的作品去过很多地方展示,收获了不少奖项。“有关部门还为我提供工作室,让我更好地进行创作和推广。”张玉霞说。

如今,鄂伦春族传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新生鄂伦春族乡就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3个。

与此同时,凭借充满鄂伦春风情的古村落风貌和优质的生态资源,非遗体验游、特色饮食游等旅游项目纷纷“落地开花”,文旅融合效应显著。

北方游猎文化“活化石”正焕发新活力,美丽的鄂伦春乡村更加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