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网评:冲刺就业季,追梦正当时
6月以来,高校毕业生求职进入冲刺关键期。近段时间来,中国各地高校牵线搭桥、精准帮扶,在开拓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能力、提供就业指导等方面积极出招,千方百计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择业提供机会、创造条件。
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民生改善、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当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但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就业“大考”,要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强化不断线就业服务,简化优化求职就业手续,着力加强青年就业帮扶,用新招实招为毕业生就业护好航。
多措稳岗拓岗,抢抓就业“最大增量”。高校毕业生就业,事关千家万户,体现民生福祉。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各个行业的深度融合,新的行业和新的就业岗位不断被催生。因此,各地要加强校地、校企合作,积极开发公益岗位,推出“青年安居计划”等,共同服务毕业生就业。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迁延反复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要不断创新促就业举措,特别是用好云计算、5G、大数据等数字化、信息化新技术,发展好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康养服务等在内的各种新业态,使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让每个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帮扶困难群体,把握就业“最大变量”。全力解决脱贫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对于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具有重要作用。帮扶脱贫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国家在行动,政策在发力。一方面,措施要更为精准,组织结对帮扶摸清就业需求,针对毕业生个人的兴趣特长、求职意向等进行精准培训,制定个性化的应聘方案。另一方面,帮扶具体到个体,服务要更加持续。求职前要做好就业发展规划,求职过程中持续跟踪指导,入职后关注就业情况变化,全程为毕业生保驾护航。与此同时,各高校、各部门也要不断鼓励脱贫家庭毕业生以积极心态面对求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阻碍、曲折。唯有脚踏实地、树立信心,才能走好走稳个人发展之路。
瞄准乡村振兴,盘活就业“最大存量”。近年来,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人才匮乏问题仍然突出,难以适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等需要。对此,高校毕业生要积极转变就业观,勇于选择到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去,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更广阔天地开启精彩人生。各地方政府要统筹引导,针对高校毕业生做好人才引进工作,根据本地实际和发展规划,制定“乡村振兴协理员”“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政策,吸收更多高校毕业生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稳定基层公共部门岗位规模。同时,要做好服务配套,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人才驿站、青年之家等服务窗口,为青年群体提供政策咨询、职称申报、项目申报等一站式服务。同时,还可以结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举措,为毕业生等青年群体融入乡村提供用地、分红、融资等制度支撑,让毕业生能够真正扎根乡村,开花结果。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就业为先理念,不断完善就业政策,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不断提振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信心,让更多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余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