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6月11日消息(记者林馥榆 通讯员周玉林)抗原自测是做好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经过巧思妙想,抗原自测板也能成为艺术品,承载美与力量。
家住上海嘉定区叶城三街坊的居民周华热爱绘画,他将抗原检测板消毒后,用笔墨在方寸之间绘出梅兰竹菊、小桥流水、抗疫掠影等画面。
抗原检测板“变身”微型屏风
磨墨、调色、下笔……周华以抗原检测板背面为画布,投入地用毛笔创作。
周华动笔前,都会先在一块空白的检测板上,试一下粗细、颜色。“检测板是塑料的,一不小心就容易糊,再加上它非常小,像我画的这些古建筑,要体现一前一后,墨色要有所区分,还有用多少力都得非常小心。”
而为了让作品富有水墨的质感,周华还会在上完色后,用棉签轻轻划拨。“在宣纸上笔一下划过去,水墨的感觉就出来了,但在检测板上直接画会有颗粒。”
小桥流水、古朴民宅、琵琶烟雨……几小时后,江南水乡的特有风韵展现在了检测板上。细看,屋檐上的片片灰瓦、孤舟独桨清晰可见,寥寥数笔,勾勒出悠远的意境。
“我画的是州桥老街,开放后特地去了一趟,想赶紧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记录下来。”
说起为何想到用检测板创作时,周华说:“一次做好抗原,我发现几片抗原检测板拼在一起像屏风,在上面画画有一种特别的韵味。”虽然比不上在宣纸上挥毫泼墨来得酣畅淋漓,但在方寸之间精雕细琢,同样可带给他心灵上的慰藉。
抗疫掠影融进笔墨
疫情期间,周华一直在社区做志愿者,同大家并肩作战的日子,仍历历在目。于是,他又将这些抗疫记忆融进笔墨,逐一画在了检测板上。
这一作品中,周华身着“大白”,正在和另一位志愿者查看快递员的健康信息。他记得当时雨特别大,但大家都没想到要打伞,直到忙完才发现,脚已经被雨水浸泡得发白。“我特地将天色画成振奋人心的红色,其实也是我们那一刻的情绪,无论如何都不放弃,乐观、积极地全力应对。”周华说。
由于该作品色块较多,为防止多种颜色交错在一起,周华还将笔锋剪去一半,用细线缠绕后,以“轻踩”的形式,让颜色牢牢地渗在检测板上,“想让人物画更有张力,颜色用得比较多,所以借鉴了瓷板画的手法,不断地把这些颜色‘踩’进去,画面会更细腻。”
核酸检测、物资搬运……两个月的抗疫记忆,在抗原检测板上一一呈现。周华说,接下来自己还会将这座城市复苏的样子,逐一定格在这些特殊画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