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端午】端午漫谈②:端午节的来历(下) 31省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0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4例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全国疫情呈现稳定下降态势 【在希望的田野上·三夏时节】我国夏收过两成半 进展顺利 广西昨日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9例 内蒙古新增本土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7例 四川将在工业领域全面推广“防疫泡泡”模式 上海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加快经济社会有序恢复 陕甘宁青新联合开展整治货运车辆交通安全风险隐患行动 四川雅安芦山6.1级地震:已致4死42伤 14427人受灾 广东率先出台红树林生态修复完成情况核查工作指引 画说端午“变”与“守”:不忘本来才能走向未来 山西通报晋煤太钢能源有限公司三交煤矿两起瞒报事故 (上海战疫录)上海快递业六一业务量突破1100万件 重庆警方打掉3个洗钱犯罪团伙 银川出台人才兴市30条引“凤”来 宁夏全方位推动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 向英模致敬 宁夏举办公安英模代表记者见面会 宁夏为企业线上办理三项社保费缓缴 石嘴山市进出口贸易逆势上扬 自治区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 六盘山发现野生羊肚菌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2022年自治区本级预算调整方案 宁夏生态环境厅十项措施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童装再现“画风诡异”图,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规范后的民办义务教育,如何走好下一步? 端午节北京“热情不减”最高温34℃ 傍晚雷雨上线 贵州及江南大部地区有强降雨 河南山东等地高温少雨 选准“搭档”模式:校企“双向奔赴”,护航就业之路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丨你点单,我落实:南昌以“民声”定“民生” 2022年全国高考1193万人报名 为各类残障考生提供便利 追古鉴今——两岸同胞共话端午文化 宣称广告大量存在,无货源开网店真能轻松挣到钱吗? 北京市高三学生昨日返校 学校开展线上线下答疑 因热爱而坚守,“金牌导游”三次实现业内转型 关注三夏丨中原大规模麦收“挺进”黄河北 北京出台系列措施保障提振先进制造业 二十四节气的现代意义:天文编程、人文编程、幸福编程 过去一年,未成年用户网络游戏使用时长明显降低 端午假期天气地图出炉 十大奇葩口味刷新粽子印象 九成商家为外卖“落锁”,如何真正实现双重保护? “惠民清单”内大运场地免费或低收费向市民开放 新华全媒+|山东:努力让夏收小麦颗粒归仓 还记得当年高考时的天气吗?大数据看高考期间哪里雨最多天最热 北京新增8例本土确诊病例 7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山东临沂:从“四塞之崮”到“物流之都” 月薪过万,建筑业为何难觅90后? 昆虫界“国宝”的成长史:“贪睡”的中华虎凤蝶睡醒了 2022梅雨季正式开启 大数据揭秘我国梅雨70年演变 发掘端午符号价值,增强中华文化自信
你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新闻 >

【网络中国节·端午】端午漫谈②:端午节的来历(下)

2022-06-03 13:03:35来源:光明网

讲述人:王杰,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

端午节的来历——信仰说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很多说法,对学术界而言,却大都沿用信仰说,认为端午节应该起源于古代百越地区对龙图腾的信仰和崇拜。近代著名爱国学者闻一多先生在《端午的历史教育》中,对端午节作了详细而精辟的考证。他认为,端午节是古代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近些年出土的大量文物和考古研究证明,闻一多先生的说法是比较科学的。

【网络中国节·端午】端午漫谈②:端午节的来历(下)

在古代,人们因为受到大自然的威胁,认为某种生物具有不可思议的超自然力量,是他们全族人的祖先和保护神,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图腾”。于是他们就在自己身上和日用器具上刻上该图腾的形状,以便得到图腾的保护。古代的吴越族就是以龙为图腾的,为显示他们是“龙”的传人,有着断发文身的风俗。

他们每年的五月五日都要举行盛大的图腾祭祀活动,将装在竹简中的食物或裹在树叶里的食物,一面倒入水中,献给图腾神吃,一面自己吃,并划着那刻有龙形的独木舟在水上取乐,表演给图腾神看,以赛龙舟作为祭祀仪式中半宗教、半社会性的娱乐节目。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因此,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

端午节的来历——辟邪说

张心勤先生在《端午节非因屈原考》文中提出,端午节起源于“恶日”。汉代北方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风俗通义》、《论衡》、《后汉书》上也均记载着“不举五月子”的说法,即不能将五月五日出生的孩子抚养成人,一旦抚养则“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现了“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等说法。东汉王充《论衡》对“五月五日生子不举”的解释:“夫正月岁始,五月盛阳,子以(此月)生,精炽热烈,厌胜父母,父母不堪,将受其患。”

一般认为,这一习俗从战国就开始流行。战国时的孟尝君田文五月初五日生,其父田婴不让家人养之,说明那时五月初五日已成为俗忌。因而出现了相关的文化活动,形成了颇有特色的“避五毒”、“躲端午”等习俗。

【网络中国节·端午】端午漫谈②:端午节的来历(下)

农历五月初五时值初夏,多雨潮湿,细菌繁殖快,人极易染病。《荆楚岁时记》这样记载:“荆楚人以五月五日并踏百草,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这表明,艾草、菖蒲发出的气味,可驱除邪气,消去病毒。因此,端午节挂艾草、菖蒲是为了消除疾病瘟疫的蔓延。

端午节的来历——夏至说

学术界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夏至。首倡夏至说者为黄石先生,1963年他在《端午礼俗史》一书中提出,端午节如涓涓之水发源于远古时代,三代汇为川流,秦汉扩为河,唐宋纳百川而成湖海。1983年,刘德谦先生在《端午始源又一说》中,认为端午来自夏、商、周时期的夏至,其依据是在《后汉书・礼仪志》中所记载的汉代五月五日用“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的做法,是兼用夏、商、周三代有关夏至的一些习俗,一直到唐代的《岁华纪丽》对端午的解释仍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夏”,意思是只有在夏至,太阳才能完全合于正阳之位。端午又称天中节,所以,端午始源应该是夏至。

【网络中国节·端午】端午漫谈②:端午节的来历(下)

不管到底起源于哪种说法、抑或多种说法的结合,端午节都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愿望。全国各地因为地域文化的不同又存在着习俗上的差异,比如赛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药水、打午时水、浸龙舟水、食粽、放纸鸢、睇龙船、拴五色丝线、薰苍术、佩香囊等等。在端午节期间通过举行各种的传统民俗活动展演,既能丰富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能很好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提升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端午节是个美好的节日,人们在这既丰富多彩、又并不浓烈的民俗节日气氛中,能够感悟文化的滋养,领悟生活的真谛。

制作:李方舟 张悦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