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松梅
身穿防护服的社区工作者,手里拎着、腋下夹着的,全是要送给封控居民的蔬菜。这个背影被摄影师定格下来,感动了很多人。他是朝阳区劲松街道磨房北里社区副主任李悦。接到记者电话时,他开口第一句话就是:“不要写我一个人,我只是所有社工的缩影。”
4月23日,农光东里甲10楼出现确诊病例,该楼随即封控。这张照片就拍摄于封控当天。
农光东里人手不足,劲松街道从其他社区抽调社工,李悦就是其中之一。“甲10楼共3个单元54户居民。出现病例的那个单元,所有住户要在晚间转运去集中隔离。”李悦说,当时第一批蔬菜包已送到封控区入口,“我们琢磨着,先给这个单元送去,让大家吃得好点儿,情绪稳定下来。”
从封控区门口到楼下,大概有30米,老楼没电梯,小推车没法拉上楼,所以还是以手提肩扛为主。在李悦不知情的情况下,有人悄悄拍下他的背影。“大家看到了我的辛苦,但我只是一个缩影。当天下午,我的同事扛着两个装菜的大筐上楼,他们比我还累。”李悦说。
李悦今年35岁,打小儿在劲松长大,12年前成为社工,2020年底,担任磨房北里社区副主任。“全北京的社工都是好样儿的,我们都在拼。”李悦说。目前,6名社工负责农光东里甲10楼的服务保障,他们每天上下楼不下50次。6位社工中还有两位女同志,但干活儿时不分男女,大家都抢着上。
李悦说,封控区之外,留守居委会的同事们同样连轴转。“我被抽调出来,就意味着工作要摊给其他同事。”李悦说,光是防疫核查信息,社区一天就能接到几百上千条,逐一电话核实,“现在是晚上9点半,我的同事们还在工作。第二天朝阳区做第三轮核酸,他们清晨五点又得起床。”
跟记者通话时,李悦虽然有些疲惫,但语气里透着乐观、果断。只有在谈到家人时,他哽咽了。他说,自己把那张背影照片用微信发给了母亲,为了宽慰她,还开玩笑说:“妈,您看我这回好像要火。”没想到,母亲根本没搭这茬儿,而是问:“儿子,你身上8个塑料袋,沉不沉啊?”“父母就是这样,他们在意的是我们能不能吃好、穿暖,工作累不累。但我们是社工,坚守自己的岗位,才能让每一位居民都感到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