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毕业季,也是收获季 战疫一线丨世茂·茂悦府小区:切实保障居民的日常生活 “国家队”联手保障春耕用肥供应 宁夏整治五大领域涉企收费行为 银川首轮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红寺堡筑牢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银川一对夫妻志愿者照顾独居老人13年 传承弘扬长城文化 打造保护利用典范 宁夏医保个人账户将可支付配偶、父母、子女医疗费 闽宁镇供销社助力移民妇女就业 宁夏社保减免助企业轻装前行 银川市公布疫情防控新举措 宁夏成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 平罗县联动处置劳动人事争议纠纷 太原晋阳古城遗址内发现隋代瓷窑遗址 新华全媒+|“剪刀手”“搬运工”该住手了——短视频侵权现象透视 体育变主课,“加时”还要“加料” 北京新增31例本土确诊病例和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清华毕业生放弃百万年薪做红娘?图啥? 冷空气接连来袭北方多地气温将偏低 南方新一轮降雨开启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有哪些新进展 4月26日至30日北京暂停体育赛事、校外体育培训机构线下培训 深圳发布“电子产品翻新产业知识产权刑事合规指引” 广西东兴口岸(二桥)恢复货运通关查验作业 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606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1956例 上海核酸检测能力从100万提升到580万管 物资入户的“最后几步路”——北京朝阳临时管控区物资保供见 陕西重庆四川等地将有明显降雨 冷空气继续影响我国东部地区 稳步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全国73.7万人取得社工职业资格证书 妻子给的哥丈夫做夜宵百天不重样羡煞网友 专家发现全新头方向细胞 找到干预老年痴呆症潜在靶点 《2021年上海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发布 北京市开始投放100吨政府鸡蛋储备 起底天价考研“保过班”:10万号称给答案,考生退费难 山东新增本土确诊病例6例及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6例 别让职场人被“隐形加班”绑架 销售过期冷冻鸡翅 上海泽如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被行政处罚 北京春雨上线气温下降 明天最低气温将降至7℃ 一季度软件业务收入超2万亿元 一天完成300万人核酸检测的背后 北京朝阳区又出现2管五混一核酸检测样本初筛阳性 江浙皖等省市近20万人次支援上海核酸采样工作 江苏盐城分批有序开放部分公共场所 江苏将“传统园林”列入历史文化保护对象 “会生气”的胰腺炎 夺命规律被揭示 深圳科学家破解DNA存储技术世界性难题 多地为三孩政策提供配套支持 育儿补贴能提高生育意愿吗? 安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例 交通运输部: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你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新闻 >

这个毕业季,也是收获季

2022-04-27 10:39:00来源:宁夏日报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既是民生也是国计,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资料显示,2022届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万,达到1076万人。据人社部门统计,今年累计求职毕业生约1400万人。宁夏2022届高校毕业生约4.63万人,较去年增加0.8万人,增幅22%,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任务异常艰巨。

当前,全区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启动,记者深入多方采访,了解各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相关部门正采取多项措施,努力把毕业季变成收获季,护航高校毕业生“稳稳的幸福”。

综合施策护航高校毕业生就业“稳稳的幸福”

就业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最后一环,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我区各地各相关部门积极行动,准确研判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新形势新问题新需求,科学分析综合施策,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摸清底数,直面困难,精准发力,才能扎扎实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自治区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从需求看,受疫情影响,高校毕业生外出求职、用人单位进校招聘受到一定限制,互联网、金融、旅游、医药卫生等行业校园招聘岗位需求明显缩减,中小微企业吸纳能力明显下降,加剧了毕业生求职焦虑及求稳预期,因此,升学深造和到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愿望比较强烈,据统计,银川科技学院2022届报名公考人数828人,占比30%;宁夏大学新华学院报名公考人数1290人,占比66%。

“就业服务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抓手,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不仅仅是在学生临近毕业时才开展,而是要贯穿到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各方面。”自治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王思旭介绍,按照自治区教育厅要求,全区教育系统开齐开好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常态化开展就业育人主题教育活动,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择业观,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此外,我区积极做好就业困难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建立重点群体帮扶台账,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精准提供岗位信息和指导服务,按时发放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实施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宏志助航计划”,帮助更多低收入家庭毕业生实现就业。做好指导服务,积极组织毕业生参加教育部“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网络招聘活动,推广使用全国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与网上签约平台,为毕业生提供“一站式”线上就业服务。

“情况越是复杂,越要加强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王思旭介绍,今年我区明确要求,各类校园招聘活动中,不能设置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歧视性条款,不能将毕业院校、学习方式等作为限制性条件,不能因为疫情防控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但也不能以此为借口放松疫情防控。

就业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最后一环,与学科专业设置、招生培养等各环节紧密相连、环环相扣。

据了解,我区把教育教学改革作为推动学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任务,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努力使人才链、就业链、产业链、创新链的匹配度更高、适应性更强。“比如说,各高校要加大学科专业调整力度,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特别是要紧贴宁夏发展需求,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布局,坚决撤销一批同质化高、就业率低的学科专业,新增一批社会需求大、就业前景广的学科专业。”自治区教育厅负责人说。

宁夏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会长王文韬多年来深耕就业服务领域,他认为,要缓解“招工难”与“就业难”之间的矛盾,关键是要解决毕业生供给结构稳定与产业升级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新兴产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与人才供给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对此,全区各高校加大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力度,主动对接市场需求,重点考虑社会对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时安排、实习实践、书证融通、创新创业等方面,解决好毕业生专业能力与社会脱节的问题,为实现高质量就业打好基础。此外,完善产学研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积极与政府、行业、企业共建一批实习实训基地和现代产业学院,开展大规模、高质量高校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

“我校2022届毕业生共6896人,同比增长9.56%,是全区高校毕业生最多的学校。”宁夏大学副校长史金龙介绍,为确保2022届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宁夏大学将进一步强化精准施策、精准指导、精准帮扶、精准对接,搭建“创业”孵化平台的“四精准一平台”就业工作机制,着力推进《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的课程建设,做好“宏志助航计划”。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需求,发挥高校服务地方的人才战略,打造“招生—培养—就业”联动的人才培养体系,抓好就业工作这个“牛鼻子”。同时,加快建设一批就业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尽早接触社会、了解行业提供平台。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主动加强与各级人社部门对接,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双选会,为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精准供给人才,助推毕业生就业。

转变思路多赛道奋斗赢得“光明的未来”

思路一变,天宽地阔。

毕业季面临的压力同时也可能是人才风口期,在不同赛道跑出好成绩,赢得光明的未来。

4月20日,夜已深,某网络平台助农专场直播间内仍灯火通明,镜头前的张波已直播10余个小时,但在与客商的现场连麦中依旧妙语连珠。

今年31岁的张波从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生命科技学院毕业后回到家乡,在石嘴山市惠农区创办公司,申请注册了“好食者”产品品牌商标,通过“新零售”的模式,即线上+线下+物流,销售灵武长枣等农产品,助力百姓脱贫、助力乡村振兴。

随着线上经济兴起,短视频制作者、电商等岗位已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的“蓄水池”,他们怀着梦想奔向自己的星辰大海。

与张波类似,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生命科技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在校学生刘金龙也选择了灵活就业。面对记者关于“毕业打算”的采访,他谈笑自若的背后是不断努力的步伐:2021年他注册成立了西吉县追牧人养殖场,打造以公司养殖+合作社养殖+农户养殖为主的生产经营模式。目前养殖场内滩羊存栏1000余只,出栏400余只。“我之所以选择从事滩羊养殖行业,一方面是因为目前的所学专业是畜牧兽医,在滩羊养殖方面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从小生活的家庭环境让我对饲养滩羊产生了浓厚兴趣。”刘金龙谈及创业前景时表示,宁夏将肉牛和滩羊产业确定为九个重点产业之一,以打造国内优质肉牛和羊肉生产基地和知名品牌为重点,推进肉牛和滩羊产业精品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为养殖户发展产业增添了信心、指明了方向。截至目前,养殖场已经赚得利润40余万元。

热爱、梦想,是几位年轻从业者一致的内心诉求。那么,“灵活就业”具有哪些特征?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赵利宁表示,灵活就业可分为非全日制就业、个体工商户、新就业形态三种。与自由职业相比,灵活就业涵盖范围更广,可以是“打零工”,也可以是自主创业。

赵利宁进一步分析认为,以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22届毕业生2678人,较去年增加855人。针对疫情影响,线下招聘会和宣讲会都不能如期举办这一现状,学校围绕灵活就业坚持多措并举,提质扩容,筑牢保就业“防护网”。其中,包括做好“互联网+就业创业”精准服务,持续完善“智慧就业平台”各项功能,线上注册企业691家,发布教育部“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企事业单位招聘信息1136条,提供岗位2万余个;优中选优,严把审核关,整合区内、区外招聘资源,组织线下专场招聘会、宣讲会14场,提供就业岗位17944个,最大限度为毕业生创造择业的机会和条件。截至目前,在春季校园“双选”会,现场共有区内外319家企业发布招聘信息,提供了1.49万余个工作岗位。各院系设分会场,仅生命科技学院就吸引企业90余家,完成初步意向协议超过300份,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北方民族大学计算机学院毕业生鲁小猛,大学期间主要依靠助学金、奖学金、勤工助学等顺利完成学业。毕业不久,他在北方民族大学创新创业政策扶持下成立了一家小公司,一边从事软件外包生意,一边研究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属于自己的产品。2017年,他们团队研究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复杂背景下模糊人脸检测与定位系统”由于准确率属于行业较高水平,获得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颁发的“中国好技术”荣誉称号。2018年是人工智能暴发的一年,鲁小猛凭借两年的积累,在首届AIIA杯人工智能大赛全国赛上崭露头角,并与贵州联通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参与“贵阳数字仿生城市”建设,入驻“云上贵州”。目前鲁小猛的公司在课堂场景数据化相关领域知识产权共计60余项,积极参与到宁夏“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当中,与众多厂商集成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

北方民族大学学生处副处长王振宁曾对青年择业展开调研,他发现,有很多像鲁小猛一样的青年灵活就业并非“脑子一热”,而是从大学期间就有所准备或者已开始创业。数字技术的革新带动了共享经济、线上经济的发展,为灵活就业创造条件,在时间、空间、形式上拓展了大学生择业的外延,丰富了供给端的就业岗位。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灵活就业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通道。

据介绍,北方民族大学探索进行创新创业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教育教学改革,创立了专创融合“5+3”模式打造“六个一”工程人才培养项目,致力于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并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鼓励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活动,加强创新团队建设。近三年来已有63名大学生自主创办或合作创办企业登记注册,新入驻到学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的企业有15家,孵化出园企业有23家,年均实现营业总额达130万元,安排创业就业实习学生100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近300个。

“毕业在即,我很庆幸自己能在毕业前落实就业问题!”宁夏师范学院文学院2022届秘书专业毕业生张文文,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宁夏银行2022年度校园招聘宣讲会,并有幸通过选拔成为宁夏银行的一员。

采访中,张文文表示择业者如果没有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和市场意识,很容易迷失自我,“作为一名文学专业学生,我压根没有在银行就业的打算”,学校就业部门的老师在充分了解了招聘信息之后,鼓励大家积极报名,争取机会。张文文通过笔试面试以后,还在犹豫是否要去银行上班时,就业部门的老师帮助她分析了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宁夏银行的发展前景,这坚定了她从业的信心。

宁夏师范学院党委学工部部长(学生处处长)王鹏说,学校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为毕业生精准提供岗位信息和指导服务,精准滴灌,靶向辅导,提高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邀请专业机构,按照“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的基本原则,拿出专项经费,为全体毕业生“像上课一样”开展线上线下免费就业考试培训。各学院根据毕业生就业需求邀请专家开展“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培训,提升毕业生核心竞争力。不断拓展就业渠道,校院联动开展线上网络招聘活动30余场次,组织学生参加“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全国高校毕业生精准招聘平台”以及“国聘招聘”“宁夏智慧就业”“宁夏公共招聘网”等平台系列网络招聘活动60余场次。

<p>宁夏理工学院开展2022年春季校园双选会——线下网络直聘会。</p><p>(图片由受访者提供)</p>

宁夏理工学院开展2022年春季校园双选会——线下网络直聘会。(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p>北方民族大学建立“人盯人”责任包抓制度确保学生顺利就业。(图片由受访者提供)</p>

北方民族大学建立“人盯人”责任包抓制度确保学生顺利就业。(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各方携手解决就业难题

高校毕业生就业,一头关系着国家社会发展稳定,一头关系着千家万户民生冷暖。今年,我区高校毕业生约4.63万人,较去年增加0.8万人,增幅22%。而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就业形势复杂严峻,与全国一样,我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不言自明。

事不避难者进。面对难题,政府部门、高校乃至毕业生都应该主动担责,协力解决。

政府有关部门要担起服务引导之责,首先应落实好各类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充分释放政策红利让各类市场主体受益,拓宽就业“蓄水池”。其次要广泛搭建招聘平台,聚焦岗位需求,精准匹配岗位信息,组织有针对性的就业创业培训,让人力资源供需双方各得所需。当然也要积极开发基层岗位,扩大“三支一扶”“西部计划”规模,为毕业生提供历练机会和就业缓冲期。

高校作为毕业生的“娘家人”要担起就业主体责任,主动对接市场主体,畅通校企合作渠道,了解企业需求,挖掘更多岗位资源,主动推介毕业生,决不能把学生朝校门外一送了之。也应及时掌握社会、行业发展趋势,积极优化调整专业设置,撤销不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前瞻性增设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的专业,培养紧缺人才,减少毕业生就业阻力。

毕业生更应树立“自己是就业第一责任人”意识。及早制定个人发展规划自不必说,还应当客观全面评估自身条件,合理调整就业预期,选择能最大程度发挥个人优势的领域。当然最重要的是谦虚学习的心态和善于学习的能力,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抓紧实习实践机会,磨砺提升自我价值,让自己在就业市场上更有竞争力。(和牧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