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九经升官记》饰演徐九经。
《狗儿爷涅槃》中饰演苏连玉,与梅花奖得主柳萍和李小雄搭档演出(下)。
戏曲进校园,传承传播秦腔。(后排左为段兴旺)
《卧虎令》中饰演唐丹。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开始采访前,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秦腔演员段兴旺有些紧张,“你让我上舞台表演没问题,让我说话,真的难为人了。”他笑出声来,想缓解一下自己紧张的情绪,但真的开始聊秦腔时,他心里那份深深的热爱还是掩盖不住的。
唱了18年,“才刚刚开始”
今年35岁的段兴旺,出生在西吉的大山里,在他12岁那年,原宁夏秦腔剧团招收秦腔小学员,经过三轮考试,段兴旺最终入选,并作为委培生,到陕西省艺术学校学习了五年戏曲表演。
“2004年毕业后,我就回到剧团工作到现在,已经唱了18年了。”他说,这期间,他曾在由秦腔老艺术家雷平良导演排演的《黄河阵》中,饰演申公豹;在由秦腔老艺术家党小平导演的《徐九经升官记》中,饰演徐九经;在由著名导演张曼君排演的《王贵与李香香》中,饰演崔二爷;去年,在由秦腔老艺术家王福鸿老先生和梅花奖获得者苏凤丽老师指导排演的《火焰驹》中,他饰演王良;在第七届中国秦腔艺术节金奖剧目《狗儿爷涅槃》中饰演苏连玉……
虽然段兴旺的表演已经受到认可,但他还是认为,在学艺的路上,这才是刚刚开始。
感激前辈们手把手传授
说起这些参演的剧目,段兴旺很是感慨,“我挺幸运的,一直能在大戏里得到锻炼,跟着前辈们去学习,每一次排练、演出,对我们这些青年演员来说,都是在业务能力提升上特别难得的机会。”
师父带徒弟学戏,就是手把手地教。段兴旺说,自己从刚进院团时,跟着宁夏秦腔界李凤云、王泽民、司存瑞、罗晓英等前辈学戏,之后又有梅花奖得主柳萍和李小雄两位老师带着排戏,甚至曾经还为了他专门排了秦腔本戏《徐九经升官记》,让他有机会作为主角登上舞台。这样的支持和肯定,给了他莫大的鼓励。
有时候,也想过放弃
“我在学校学的是丑角,但进剧团后,王泽民老师听了我的嗓子,建议我再去练练老生,为此他还专门带着我排《苏武牧羊》,让我在扮演苏武的过程中,去练老生的身架、台步,找到演老生的状态。”段兴旺回忆说,那段日子,王老师每天都会在排练厅陪着他练,还亲自示范,让他跟着学,尤其在唱腔的学习上,一遍遍教他怎么带着人物的经历、情绪和性格去唱,如何通过自己的表演唱出人物的内心状态。
“直到现在,我们送戏下乡时,我还会演《苏武牧羊》这出戏。虽然这些年一遍遍演,已经很成熟了,但要想打磨出精品,还远远不够。”段兴旺说,这个观点是从老师们的身上学到的。在他们身上,看到的不仅仅是精湛的技艺,更是做人的品质,“人生如戏,要想演好戏,先要学做人,如果想投机取巧、急功近利,是不可能出好作品的。不了解这行的人,也是无法想象磨出一部好戏,究竟要付出多少心血。”
但在这样不断磨砺的过程中,段兴旺也有过沮丧,因为很多时候,付出和回报是不成正比的。“尤其是这几年疫情影响,演出很少,有时连正常生活都是问题。”他拿出这些年演出的照片,想了想说,“当时我们去陕西学艺的同学有40多人,现在坚持做演员的,只有五六个人了。不过我还是想坚持下去,看着台下的观众,就觉得付出还是值得的!”
有观众和亲人支持,值了
几乎每次下乡演出,观众们的热情,都会让段兴旺和其他演员们备受感动。“为了占位置,有的观众甚至会提前两三个小时来到现场,就站在那等着,不管严寒酷暑。”段兴旺回忆说,记得有一年在盐池体育场演出,大冬天,露天的体育场,现场去了上千名观众,舞台上演了两个多小时,台下观众就座着看了两个多小时,“真的太冷了,冻得人一直流鼻涕。但看到观众们的热情,再冷也扛得过去!”
还有的戏迷,十年如一日地“跟随”着他们,演出在哪,人就去哪。“比如海原的一个戏迷,现在已经是20多的大小伙了,他就是从小看戏,到现在还跟着我们学戏,作为业余爱好者,还参加过比赛。”段兴旺说起观众来,眼睛里带着光,“我们就是为了观众去唱戏的,没了观众,戏还唱给谁呢!”
采访最后,段兴旺说,希望能将刊登的报纸给他留一份,他想寄给爷爷和父亲。“我学艺,就是当时爷爷看到招生,鼓励我去报名的,后来他们省吃俭用,借着钱供我学艺。有一次我实在坚持不住了,想放弃去打工,我爷爷跟我说,干啥都不容易,不如好好学艺,站在舞台上,那就是艺术家。”段兴旺笑着说,“我只要有大的演出,都会给爷爷留票,平时他也会在电视上看我的节目,每次他都是满脸笑容,嘴里念叨着:‘我孙子越来越优秀了’。他高兴,我就觉得值了!”
(记者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