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威胁世界遗产 亟待全人类携手应对 浙江龙游“反向扫码”解决“一老一小”扫码难题 山东聊城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故意隐瞒行程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辽宁援沪物资被扔垃圾桶”?官方:扔的是腐坏蔬菜 双胞胎考研考上同校同专业 曾经想着分开最终又到一块 湖北一9岁患病女儿写信替“网约车爸爸”求好评 上海组建消杀工作队对涉阳楼栋公共环境进行消杀 福建本轮疫情首次本土确诊“零新增” 复工复产提速 青海西宁新增1名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 守望相助凝聚起无坚不摧的战“疫”力量 上海三个区疫情基本趋稳 封控区连续四日开展核酸检测 “古鱼王国”再添“新丁” 中国科学家发现4.1亿年前“硕大西屯鱼” 江西省援沪第二医疗队——齐心协力,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树轮证据显示:喜马拉雅Karnali流域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增加 上海阳性楼里,那些“无名的人” 自述 | 我买了3000斤蔬菜,送到上海9家养老院 男子偷核桃不成反被判抢劫 逃跑时致园主摔伤 哈尔滨市公布新增54例本土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主要情况 上海警方辟谣孕妇大出血求助未果死亡 小伙免费为近千乡村老人理发,还想开家“老年幼儿园” 上海徐汇有一支“志愿蓝”便民服务队 乘务民警逆行而上的抗疫故事 “快递疫情链”已有82例感染者!这些人员立即报备 高原古城青海西宁:“倒春寒”里的战“疫”时刻 失腿小伙没被意外打倒:自制义肢 撒播“钢铁男”温暖 上海加大力度救助困难群体 “等疫情结束后 咱们来上海度蜜月” 每天喝2升可乐 武汉小伙“剜肉医疮” “蓝粉”指代男女——“胎儿写真”可告人的秘密 60后和90后各显担当 在银川海宝公园,你见到东方大苇莺了吗? 马林:创业女店主化身“带货女主播” 宁夏段黄河里的鱼儿们 餐饮老字号向新而行 努力走出“舒适圈” 禁渔期的黄河 安静而热闹 文体事业滋养湖城精神内涵 涉及362家企业!宁夏公布2022年全区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重点监管企业名单 杨小艳:用心守住“小时候的凉皮味” 灵武市守好群众“粮袋子” 让党旗飘扬在方舱医院 青海玛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集中开复工 福建宁德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8例 有效防重症 沈阳鼓励老年人接种疫苗 青海格尔木警方破获一起10亿元“跑分”电诈案 北京禁止在医院太平间区域开展营利性殡葬服务 武汉新增5例无症状感染者 部分地铁站点暂时封闭 方舱医院里,一位护士长的“海棠日记” 广西开行首趟高铁专列运送700名医务人员驰援上海 在银川赏到了洛阳牡丹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携手京东“闯”北京
你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新闻 >

气候变化威胁世界遗产 亟待全人类携手应对

2022-04-18 17:06:32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4月18日电 题:气候变化威胁世界遗产 亟待全人类携手应对

中新社记者 应妮

今年4月18日是第39个“国际古迹遗址日”,今年的主题是“遗产与气候”。

气候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气候变化。无论是世界自然遗产,还是世界文化遗产,都是在稳定的气候条件下产生或由人类创造的。作为旅游景观,它们能吸引大量海内外游客,对各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文化传承,它们往往是一个地区一个时代文化集大成者,无论是中国的长城、故宫,还是埃及的金字塔、意大利的威尼斯水城。

然而,因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不断增多,世界各地许多遗产资源已受到重大威胁。例如,鉴于澳大利亚大堡礁的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衰退,2021年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曾建议将澳大利亚大堡礁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尽管最后决定推迟到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再审议,但该遗产地遭受巨大损害的事实已经是共识。

在中国,气候变化对世界遗产造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在署名文章中坦承,这些年中国时常出现极端降水,此前应对雨患经验较少的北方也饱受灾患。2021年,河南、山西等地强降雨对古遗址、古建筑、历史城镇带来了很大破坏,甚至有“中国旱极”之称的敦煌也出现了极为罕见的冰雹雨现象。如何妥善应对,我们尚缺少经验可以参考。

造成气候变化的原因有很多,但目前最大因素则是各种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乃至破坏。当人类无节制开发热带雨林、无节制向江河湖海排泄工业废水,种种行径已埋下气候变化的“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气候变化下的世界遗产与旅游业》报告称,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气候变化已成为威胁世界遗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希腊雅典卫城深受酸雨之害,日本鹿儿岛的世界文化遗产寺山炭窑遗址被洪水彻底冲毁,意大利威尼斯更是一而再再而三被“水漫金山”……相关数据显示,如果全球变暖3℃,19%的世界文化遗产可能会因为洪水而消失。如若放任,这样的恶“果”或许为期不远。

事实上,“遗产与气候”的主题点出了文化遗产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传承文明,既要尊重历史,也要敬畏自然;同时也呼吁各国进一步构建可持续性的遗产保护行动目标与体系。

敬畏自然、融入自然、适应自然,是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宋新潮希望,推动中国气候变化应对和遗产保护事业共同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