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截屏欺骗商家,是盗窃还是诈骗 神舟十三号返回舱的“防热衣”有何奥秘?记者零距离探访→ 以平凡善举 汇聚温暖和力量 辣条品牌低俗营销翻车 企业宣传切勿打“擦边球” 太空183天:回溯神舟十三号精彩时刻 “咱产业工人也能当经理” 甘肃转业军人“跨行”当“税官”:干什么事都不能马虎 拜“仙家师父”治病反害命 相信科学切莫病急乱投医 “守沪湘助”:1小时内5连飞 护航中医湘军驰援上海 安徽巢湖一男子殴打其幼子 警方:涉事男子已被传唤 冲动辞职想要反悔,撤回难了 太原新增确诊8例、无症状38例 本轮疫情累计报告感染者163例 河南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9例 躲避酒驾盘查有“方法”?全是假的 年轻人把电子烟当口香糖? 专家:这“一口”,别碰! 上海民警设卡查验快递小哥,一小时抓了20个阳性?不属实 高价倒卖冰墩墩 10人被抓“现行” 湖北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2例 “帮信”涉嫌多罪 别因贪小利断前程 粤港澳大湾区首趟铁路援沪班列16日抵达上海 安徽新增无症状感染者58例 方舱医院里的中医力量 黑龙江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8例 坚守初心 让城市更清新(老兵新传) 广州5G+智能无人车深入一线保障防疫物资供应 “援沪生活物资中转站”投入使用 如何保障物流“大动脉”安全畅通? 太空归来,“感觉良好!”——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回家”侧记 新疆兵团第五师双河市:迅速开展流调排查、核酸检测等工作 西宁新增1名阳性人员 2名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 多地开通“绿色通道”“门到门”运输 驰援上海“菜篮子” 各地积极采取措施确保物流运行畅通 物流人员相关服务举措落实到位 吉林有序恢复市场供应体系 保障好群众基本生活和正常就医用药需求 武汉援沪医疗队护士:带方舱患者做健骨操 【十年@每一个奋斗的你】自学花卉种植 河北任丘65岁老人打造“君子兰花园” 上海奉贤443家“满天星便利超市”解决“最后一百米”配送难问题 上海电力推出便利化、人性化服务 保障电力供应充足、电网运行平稳 基层战“疫”录:爱心捐赠情暖“疫”线 上海警方破获一起以社区团购为名实施诈骗的案件 长江三峡通航综合服务区安全稳定运行 13个省份已无关闭关停的高速公路收费站和服务区 广东省支援上海核酸检测队:高效高质量检测助力上海抗疫 坚持“动态清零”是战胜疫情有力“法宝” 拒绝“躺平”是我们鲜明的态度 太原三名消防员约定:战“疫”结束后 尽快迎娶心上人 退“疫”回家啦!上海纪念路方舱医院首批59名患者康复出院 多地开通“绿色通道” 加大保障上海农副产品供应力度 一起守“沪”|全力支持!陕西医护人员驰援上海抗疫 备受关切的梅六小区:困难很多,竭尽全力迎“拐点” 西安主城区中小学除毕业班级外实施线上教学 提供及时 准确 高效的医疗救护!他们为航天英雄撑起生命的"保护伞" 一起守“沪”|“谢谢侬,杭州来的小姑娘!”
你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新闻 >

用截屏欺骗商家,是盗窃还是诈骗

2022-04-17 09:07:12来源:法治日报

用截屏欺骗商家,是盗窃还是诈骗

□ 梁成栋

如今手机支付已经成为主流,然而不少店家习惯于只看顾客转账付款的界面而不看自己收款界面,于是有些人利用这种情况假装付款,使店家遭受了损失。3月26日,河南郑州一家商店内的两名女子买衣服,在付款的时候,就用截屏欺骗店主。

就此侵财性质,引发网友争议。有网友表示,事件中的两名女子的行为应当认定为盗窃;也有网友认为,该两名女子采取了欺骗行为,使商家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物,其行为应当认定为诈骗。北京市盛廷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梦迪认为,该行为应当认定为诈骗,至于是否涉嫌构成犯罪,还应结合具体涉案数额来判断。

日常生活中,盗窃和诈骗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侵犯公众财产安全的危害行为。随着手机支付的兴起,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型侵财类违法犯罪,这些行为是盗窃?还是诈骗?如何判断?一起来看看专业人士的答疑解惑。

场景一:顾客在购物出示二维码时,被身后的不法分子通过手机扫码的方式造成资金流失。

江苏尚韬律师事务所律师王亮介绍说,在我国,“处分行为”被认为是盗窃与诈骗的分水岭。处分行为是指被害人任何自愿地直接造成财产减损的法律性或事实性的作为、容忍和不作为。在其他犯罪成立条件都具备的前提下,基于被害人的财产处分取得财物的,涉嫌诈骗罪;反之则只能涉嫌盗窃罪。正是从区分盗窃与诈骗的角度,处分行为中有三个要件需要特别加以重视,即财产减损的直接性、处分意识的必要性以及财产处分的自愿性。这三个要件不仅直接限定着处分行为的范围,同时也构成了区分盗窃与诈骗的标准。

“简单来说,‘自愿交付’的是诈骗,‘被迫交付’的是盗窃。”王亮表示,在这个场景中,需要根据遭受财物损失的对象来判断是盗窃还是诈骗。若认为顾客被骗遭受损失,则不法分子的行为应当认定为盗窃;若认为商家被骗遭受损失,则不法分子的行为应当认定为诈骗。

场景二:某便利店抓获一名不法分子,他把店里的收款二维码偷偷换成自己的,店家在一个月后结款时才发现该不法分子已收款数万元。

“不法分子掉换(覆盖)商家的微信收款二维码,从而获取顾客支付给商家的款项,符合盗窃罪的客观构成要件。”王亮介绍说:“秘密掉换二维码是其获取财物的关键。”

王亮表示,商家向顾客交付货物后,商家的财产权利已然处于确定、可控状态,此时的收款二维码可看作是商家的收银箱。不法分子秘密掉换(覆盖)二维码即是用自己的收银箱换掉商家的收银箱,使得顾客交付的款项落入自己的收银箱,从而占为己有。此时的不法分子并没有对商家或顾客实施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行为,不能认定商家或顾客主观上受骗。商家让顾客扫码支付,亦非主观上自愿向不法分子交付财物。

“顾客不是受骗者,也不是受害者,商家是受害者,但不是受骗者。”王亮认为,此场景中的行为不符合诈骗罪的客观构成要件,其以秘密手段掉换商家二维码获取财物的行为,符合盗窃罪的客观构成要件。

场景三:使用提前截屏好的付款页面,在消费后假意扫码并出示该付款页面,多次使用,造成商家财产流失。

一个完整的诈骗有五个阶段:欺骗行为、受害人陷入认识错误、基于错误认识作出处分、行为人或第三人取得财产、被害人财产受损。

“在此场景中,行为人实施了欺骗行为,而商家也陷入了行为人已经付款的错误认识,并据此处分了货品,由此导致商家的财产遭受了损失,行为人获得了相应的财物。”杨梦迪表示,此时行为人的行为完全符合诈骗行为的构成要件,应当认定为诈骗。

杨梦迪提醒,并不是实施了诈骗行为就会构成诈骗罪,还应当根据涉案数额来判断。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同时,《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