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述:老师们逆行入校守护,“00后”学生想着食堂大叔阿姨 吉林省新增本地确诊病例174例、本地无症状感染者342例 上海:密接人员在集中隔离场所原则上实行单人单间 带“证”卖的老坛酸菜面,如何才能走得更远? 杨应政:一个“90后”“全国技术能手” 上海近两天超2万人走出方舱 疫情下的“团长”们:为自己带一份,也为大家带一份 9战9胜!8年级男生拿下围棋赛第一名 近万片纸尿裤连夜运抵 48小时解老人燃眉之急 湖北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9例 “博士城管”让人喜忧参半 清徐韵达疫情外溢至两市 除清徐外太原管控快递从业者7024人 四个南方女生放飞梦想风筝 江苏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9例 青海:“合力”守“水塔”,生态护长流 沈超:把爱好“玩”成事业 沙坡头区:铺展乡村振兴新画卷 宁夏引才育才助葡萄酒产业提质增效 宁夏人大常委会划定2022年重点环保立法监督工作 抚平“疮疤”,它正变成绿色“守护山” 宁夏平罗:致富路上“葱”满希望 宁夏公布一季度市场监管“铁拳”行动典型案例 原州区精准发力推进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九个重点产业调研报告之九】问星空要“流量”,为产业提“质量”——来自宁夏星空旅游的发展观察 “双减”之下 作业改革如何减负又提质 新一届中国女排大名单公布 丁霞袁心玥等20人入选 孩子沉迷集卡游戏引家长担忧 ​宁夏30处国家基本水文站提档升级 【地评线】贺兰山网评:就要不打招呼不定行程、一竿子插到底 宁夏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交办代表议案建议 大球盖菇:从“试种菇”到“推广菇” 银川一中在线辅导同心9000多名学生备战中考高考 千年漆器,走入现代生活(护文化遗产 彰时代新义) 郭艾伦24+11莫兰德14+18 辽宁再胜广东夺赛点 2辆移动核酸检测车助力同心抗疫 宁夏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快速上升势头 同心县不误农时不缺物资不愁就医 探传统宝库 创时代新声 宁夏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将于4月18日在银川召开 宁夏小伙在直播间唱戏火了!数万年轻人因他爱上京剧 问星空要“流量”,为产业提“质量”——来自宁夏星空旅游的发展观察 眼睛有这些变化要当心 宁夏多措并举确保春耕化肥保供稳价 包银铁路首座“彩虹桥”精准合龙 比利简金杯-王蔷吞隐形蛋遭逆转 中国队2-1韩国队 北京新增2例本土确诊病例 治愈出院2例 “和谐劳资”APP让职工足不出户化解劳动纠纷 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200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9872例 “蓝精灵”守护在春天里 北京今明两天晴朗持续昼夜温差大 周日云量增多
你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新闻 >

自述:老师们逆行入校守护,“00后”学生想着食堂大叔阿姨

2022-04-15 11:04:52来源:解放日报

老师们逆行入校守护,“00后”学生想着食堂大叔阿姨

互相搭把手,就定能打赢这场大仗

赖锐

3月初,临近国家社科基金申报材料最终提交的日子,很多老师都在学校加班,有的甚至住在办公室。第二天早上刚醒来,就收到学院消息,“交大闵行校区封校,人员只进不出”。

虽然有点意外,但我一开始还是比较平静的,心里想着正好借此机会“闭关”几天,打磨好课题申报材料。

和我一样选择待在学院的老师,以及收到封校消息后选择“逆行入校”的学院领导等,一共有10人。我们组建了一个留院人员微信群,互通消息,也互相提醒注意事项等。

当天下午,我在朋友圈看到了好几名学生主动担任校内核酸检测志愿者。还有同学担心被封在校内的食堂大叔阿姨和快递小哥们晚上住宿有困难,就在网上组织捐赠物资活动,将生活用品送给他们。在突如其来的考验面前,大家更多想到的是如何帮助别人,让我内心很受触动:“00后”们,真的长大了!

过了两天,学校宣布学生宿舍楼封闭。整个校区几万名学生,如何保障他们按时吃上饭?我们留院的老师都毫不犹豫地申请担任送餐志愿者。

第二天,学校根据报名情况,制定了配送方案。我所在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口一栋宿舍楼,住了近300名学生。留院老师中有四人年近退休,我们六名相对年轻的“青椒”决定尽量多干点体力活。

刚开始的几天,我们把闹钟定在早上6点半。本以为够早了,但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开车到食堂,把早餐一袋袋拎到后备厢,再开车到学生宿舍楼下,就将近8点了。等到最后一份早餐发到学生手中时,时钟指针已经指向了9点。大家一合计,接下来得5点30分起床。

第二天早上,我醒来后打开手机,就收到了留院群里跳出来的语音消息:“我们年纪大了,睡得早也起得早。你们年轻人多睡一会儿,以后早上送饭任务就由我们几个‘老人家’包了。”大概一个半小时后,几位老师就送完早餐回来了。一位老教授宽慰我们说:“不要客气,大家现在是命运共同体了。把你们累倒了,耽误的是整个大局。”

面对疫情防控压力,我想办法总比困难多,尤其是当所有人不分年龄大小,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都能在需要的时候互相搭一把手,就一定可以打赢这场大仗。

讲述时间:2022.4.7本报记者 夏斌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