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合力”守“水塔”,生态护长流 沈超:把爱好“玩”成事业 沙坡头区:铺展乡村振兴新画卷 宁夏引才育才助葡萄酒产业提质增效 宁夏人大常委会划定2022年重点环保立法监督工作 抚平“疮疤”,它正变成绿色“守护山” 宁夏平罗:致富路上“葱”满希望 宁夏公布一季度市场监管“铁拳”行动典型案例 原州区精准发力推进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九个重点产业调研报告之九】问星空要“流量”,为产业提“质量”——来自宁夏星空旅游的发展观察 “双减”之下 作业改革如何减负又提质 新一届中国女排大名单公布 丁霞袁心玥等20人入选 孩子沉迷集卡游戏引家长担忧 ​宁夏30处国家基本水文站提档升级 【地评线】贺兰山网评:就要不打招呼不定行程、一竿子插到底 宁夏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交办代表议案建议 大球盖菇:从“试种菇”到“推广菇” 银川一中在线辅导同心9000多名学生备战中考高考 千年漆器,走入现代生活(护文化遗产 彰时代新义) 郭艾伦24+11莫兰德14+18 辽宁再胜广东夺赛点 2辆移动核酸检测车助力同心抗疫 宁夏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快速上升势头 同心县不误农时不缺物资不愁就医 探传统宝库 创时代新声 宁夏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将于4月18日在银川召开 宁夏小伙在直播间唱戏火了!数万年轻人因他爱上京剧 问星空要“流量”,为产业提“质量”——来自宁夏星空旅游的发展观察 眼睛有这些变化要当心 宁夏多措并举确保春耕化肥保供稳价 包银铁路首座“彩虹桥”精准合龙 比利简金杯-王蔷吞隐形蛋遭逆转 中国队2-1韩国队 北京新增2例本土确诊病例 治愈出院2例 “和谐劳资”APP让职工足不出户化解劳动纠纷 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200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9872例 “蓝精灵”守护在春天里 北京今明两天晴朗持续昼夜温差大 周日云量增多 可食用荧光丝标签能识别假药 食品标签弄虚作假 一企业被罚34万元 工程博士逐梦“亚洲最大地下交通枢纽” 云南省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6例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6例 嫦娥四号最新研究成果:着陆区附近月壤内聚力较大 张冠李戴的“岁月妈妈”刷屏 “照片盗用”泛滥是流量的锅? 当曼彻斯特大学的硕士成了崔各庄的“城管” 明知贵为何还掏钱?“天价”殡葬费背后藏着这些“套路” 山西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0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3例 “强基计划”应以特色培养模式吸引考生 “没想到30年前的问题也能帮我解决” 废品点凭啥多年把着小区大门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即将撤离空间站核心舱组合体 返回地面 山东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4例
你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新闻 >

青海:“合力”守“水塔”,生态护长流

2022-04-15 11:03:04来源:新华网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丨青海:“合力”守“水塔”,生态护长流

新华社西宁4月14日电题:青海:“合力”守“水塔”,生态护长流

新华社记者吕雪莉

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省南部,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每年向中下游输送600多亿立方米清洁水,有“中华水塔”之称。

在上世纪末,因气候暖干化和不合理人为活动,三江源的生态一度退化恶化,河流频频断流,湖泊大量消失,野生动物锐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重点改革任务。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2016年3月,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全面启动。

青海三江源风光。新华社记者李琳海摄青海三江源风光。新华社记者李琳海摄

创新生态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是国家赋予三江源国家公园五大试点任务之一,也是最大难点。

青海省在试点中,将过去分散在林业、国土、环保、住建、水利、农牧等部门的生态保护管理职责进行整合,建立了以管理局为龙头、管委会为支撑、保护站为基地、辐射到村的新型生态保护管理体制。同时,建立园地协同运行机制,推动园地间形成共建合力。

“国家公园和地方政府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国家公园建设得到了地方的大力支持。”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王湘国说,过去一直是“林”管林,“草”管草,“水”管水,整合后,弥补了监管不到位的短板,实现了系统管护。

2021年7月,一群藏野驴出现在三江源国家公园。新华社记者张龙摄2021年7月,一群藏野驴出现在三江源国家公园。新华社记者张龙摄

近年来,“7·26”非法捕杀藏野驴案、“8·23”非法采金案等大案要案得以接连破获,都是生态管护员在巡护中发现的线索。黄河源园区管委会生态保护站站长韩常鹏表示,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

记者了解,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取得多项国内第一:第一个发布林地、草地、湿地、地表水四大自然资源本底报告,第一个完成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颁布施行第一个由地方立法制定的国家公园条例……

2021年10月,牧民在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放牧。新华社记者张龙摄2021年10月,牧民在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放牧。新华社记者张龙摄

在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的同时,千百年来逐水草而居的牧民们吃上了生态饭。

“这些年,湖面越来越大了,再也不用赶着牛羊去别处放牧了。”44岁的尼玛扎西家住扎陵湖北岸,是玛多县扎陵湖乡卓让村的牧民。多年前,因黄河断流牛羊吃不上水,他们家曾不得不远走他乡。而今,他成为一名生态管护员,一边放牧,一边巡护湖泊和草场。

2021年10月,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生态管护员俄措在扎陵湖边捡拾垃圾。新华社记者张龙摄2021年10月,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生态管护员俄措在扎陵湖边捡拾垃圾。新华社记者张龙摄

“像尼玛扎西这样的生态管护员,在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后有两万多名。”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负责人介绍,在生态保护第一的前提下,建立“一户一岗”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机制,是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最大的亮点。

青海省财政每年拿出3.7亿元资金,落实“一户一岗”政策,园区内每户有1名生态管护员,户均年收入21600元,有效调动了牧民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保护生态和民生改善实现“双赢”。

这些年,青海省抓住青藏高原气候暖湿化的窗口期,实施黑土滩治理、退化草原补播、封沙育草、湿地保护等工程,实现增草、增绿、增水;园区内48宗矿业权全部退出,实施生态修复,抚平生态疮疤……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如今,三江源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千湖重现,生态全面好转。

今年3月,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境内的三江源国家公园,蓑羽鹤在飞翔。新华社记者吕雪莉摄今年3月,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境内的三江源国家公园,蓑羽鹤在飞翔。新华社记者吕雪莉摄

据2021年8月发布的《2020年青海省水资源公报》,近年来,青海三江源向下游输送水量年均增加近百亿立方米,2020年度输送水量为954.98亿立方米。

2021年初,在全国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验收评估中,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名列首位。

勇担“国家使命”,肩负“源头责任”,三江源国家公园进行的一系列原创性改革和探索,为我国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提供了宝贵经验。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田俊量说,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已经有了良好开端,但仍需要在摸索中不断完善,“这项改革依然任重道远”。

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境内黄河源园区风光。新华社记者张龙摄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境内黄河源园区风光。新华社记者张龙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