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三轮“房车”,带着两个女儿辗转10余城市摆摊 残疾母亲回成都开直播当“导师” “想帮更多残疾朋友就业创业”
4月7日,成都青白江区。直播培训授课结束后,何英长长地舒了口气,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水。在外漂泊多年后,她带着创业经验回到家乡,在当地残联的邀请下,第一次为残疾人朋友授课。
41岁的何英身高1米6,留着一头干练的短发,脸瘦瘦的,身材很单薄。何英脸上和手上的疤痕,看过她直播的粉丝都知道:在9岁那年的一场突发事故中,何英被烧伤致四级残疾。
因为不想给父母增加负担,何英并没有选择植皮修复治疗,伤疤伴随她度过了32年。她做过服装生意,摆过地摊,帮搬家公司送过货,也在老家小镇上开过火锅店和照相馆,还曾带着两个孩子开着三轮“房车”,从河南郑州到湖南长沙,再到安徽阜阳,最后又从山东潍坊回到成都……
随着网络直播带货的兴起,2020年底,何英回到成都走进直播间,开启了另一种生活模式。目前,何英是青白江区残联全媒体运营师。她告诉记者,接下来她会定期在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围绕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现状、运营方式等内容开展授课培训。
作为三个孩子的母亲,何英坦言,“这两年再奋斗一下,争取让孩子们在城里有个真正的家。”
火灾中落下残疾
19岁开始上街摆摊赚钱
何英出生在青白江区一个小镇。1990年,她和弟弟在一次火灾事故中被烧伤致四级残疾。“那时不到十岁,不太懂事,只记得后来有时会被别人喊‘怪物’。”何英回忆,被烧伤后的半年里,她不愿意出门,也害怕和外人接触。
上学后,何英在家人的开导下打开心结,不再在意别人异样的目光。学校里,何英活泼开朗,善交朋友。回想起学生时代,她笑言,“我的性格比较大大咧咧,和每个人都合得来。”
19岁那年,何英决定出去闯闯。“我喜欢画卡通画,晚上画画,白天就出去摆摊卖画。”虽然一幅画只卖2元,但没过多久她就攒下了一笔钱。
2007年,摸索出一点生意门道的何英决定在老家青白江日新镇开照相馆。“有一次我去打印文件,看到老板在帮别人打印照片。”何英感叹道,“一台单反相机外加一台电脑、一台打印机就可以打印出照片,我觉得是很简单的事。”
何英去二手店购置了设备,找了一家租金不贵的小门店,开起了照相馆。“使用单反相机是看说明书一点点学会的,一开始只是帮别人打印照片,后来技术好点了就开始拍证件照。”
何英相馆对面有一家火锅店,老板和她年龄相仿。有缘的是,对方也叫“何英”。“火锅店的何英后来家里出了事,以2000块钱的价格把火锅店转让给我。”回忆着开火锅店的日子,何英说,苦是苦,但也学会了怎么和顾客打交道。
2009年,何英生下二女儿没多久,就和丈夫离婚了。她带着大女儿和刚出生不久的二女儿,干回了老本行:摆地摊。“两个女儿跟着我,在三轮车上卖小饰品,帮顾客打印照片,一元一张,生意还不错。”
艰难的日子最终挺过来了。在何英的身上,能看到一种自信。如果走进她的世界,就能明白这种自信是在一次次苦难中被塑造出来的。
2012年,何英遇到一个比自己小4岁的男人,后来生下了第三个女儿。用何英的话说,“可能是命中注定了婚姻上有跨不过的坎吧!”这样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2013年,何英又离婚了。离开这个家时,她只带走了两样东西:女儿的抚养权和一辆摆摊的三轮车。
自制三轮“房车”
在10余个城市漂泊两年多
一天下午,何英在收工时,路过书店买了一本《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在荒岛上居住了二十八年,用双手创造了一个小王国,不可思议。”2014年,何英的大女儿已经上寄宿中学。她于是决定带着老二老三出去闯一闯。
出行的第一站,何英选在了河南郑州。火车硬卧,1200公里,17个小时……“到的那天晚上去夜市吃饭,我观察那些商贩,他们把三轮车改造成像房车一样的门店摆摊。”何英意识到,自己在异地的第一份工作有着落了。
她赶忙联系家里的母亲,将老家的基本生活用品和摆摊用的三轮车托运到郑州。
但很快何英就遇到了难题,她跑了三四家焊铁店都不改装。无奈之下,她对照着网上搜来的“房车”设计图,到当地废品站找材料,决定自己改装三轮车。
别看何英瘦弱,做起事来一点都不含糊。半个月时间,何英就把三轮车改成了一辆有模有样的“房车”。在这个一米多宽三米长的“房车”里,安置了一张床,还有窗帘、蓝粉相间的地垫、圆桌、书架等,在驾驶座位的旁边甚至还有一个做饭用的迷你灶台。
“我和孩子们都很开心,在外地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窝。”很快,何英就在郑州一个夜市里找到了一席之地。和其他商贩的“房车”相比,何英的“房车”五脏俱全,而且干净、整洁,说精致也不为过。
没过多久,何英在摆摊的圈子就出名了,“摆地摊的单亲母亲”“住在三个轮子房车里的母女”“能干的女人”……在顾客和同行眼里,这些都成了何英身上的标签。
对于何英而言,在外地摆摊时,让她难忘的事总是与残疾人有关。“在郑州摆摊时,遇到一个残疾朋友,他的腿摔断了,拄着拐杖才能走路。”这位大哥希望何英能教他打印照片,摆地摊挣钱。
“我免费教他怎么用电脑打印照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入门了,跟着我一起摆摊打印照片。”每次有顾客来打印照片,何英都会把他们介绍给这位拐杖大哥。“生意还不错,少的时候一天挣100多元,人多的时候能有好几百元收入。”
在郑州摆摊的日子,何英打印过照片,卖过手机配件和各类小饰品。白天在热闹的地方摆地摊,小女儿背在背上,二女儿就在“房车”里看书、看动画片;到了深夜,何英就把车子开到附近的小区过夜。
这样的日子大概持续了半年,之后何英带着两个孩子去了湖南长沙、安徽阜阳、江苏无锡、山东潍坊等十余个城市。漂泊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了2017年,老二要上学,何英才带着两个孩子回到成都。
走进直播间
教残疾人朋友就业创业
回到成都后,何英升级了“房车”,“轮子从三个变成四个,空间要大一些,还在车顶给孩子们改造出一个‘空中花园’。”由于不想给父母添麻烦,何英带着两个孩子继续住在“房车”里。每天早上送二女儿上学后,何英就带着小女儿出门摆摊。
2020年,在顾客和同行的建议下,何英上了一年多的直播培训课。第一次在新改造的四轮“房车”里,架起环形灯和两部手机做起了直播。那天,她特意描了眉毛,涂了口红,对着镜头开起了直播。
“眼下当务之急是帮助更多的残疾朋友,帮助他们就业创业。”何英笃定,眼前这个手机镜头,可以为残疾人就业打开一个新的出口,“让残疾人融入普通人的就业中,做一个能养活自己的普通人。”
今年,何英的小女儿已经8岁了。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学习,去年底她将两个孩子送到父母身边。“孩子都读书了,住在房车里也不是个办法。”何英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成都给孩子买套房,让她们真正地拥有一个温馨的家。
“快了,明后年吧,这个目标一定会实现。”何英一直相信,普通人能做的事,残疾人也能做。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邹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