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徽瓷小匠大梦想 让瓷器融入年轻人的世界 给“零工”一个“家” 年轻消费群体追求“兴价比” 你愿意为兴趣付费吗? 较强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 新蒙青陕甘宁等地有沙尘 云南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例 不能让“视频谣言”干扰疫情防控大局 不可忽视“兴趣”这个大市场 种田:雷打不动的“开学第一课” “不致死”“零重症”“大号流感”?正确认识奥密克戎须破伪命题 抗疫急先锋!长春交警刘洋连续30多天“钉”在公路卡点 4月11日起,河北固安恢复通勤人员进返北京、固安 广州:稳定物资保供应 保障特殊群体正常生活 封控中的上海: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没有停 越是这时候,越需要保持定力形成新共识 上海虹口首个临时集中收治点第一批康复患者解除集中隔离 这个小镇用“三色”绘就小区抗疫图 特事特办 急事急办 长三角铁路统筹做好产业链供应链畅通 沈阳本轮疫情累计划定疫点2350个 完成终末消毒面积近90万平方米 又到雪域桃红时——一个高原“网红村”的“桃花红利” 守住居民烟火气 山西太原一小区成立志愿“送气”小分队 一路绿灯!多批防疫和生活物资运往上海! 闽沪情深!普陀区总工会全力传递“爱心菜” “神兽”在方舱还好吗?宝妈讲述“我的方舱生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3月辟谣榜 冷空气来袭!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大风、降温和大范围雨雪天气 吉林:一手抓疫情防控 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 秋裤穿起来!10日到12日宁夏将迎来强降温大风沙尘天气 各地坚持动态清零 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见面“随机组合” 沪上志愿行动“全家总动员” 从便民果蔬摊位到儿童爱心套餐 高原古城西宁抗疫见闻 凌晨,列车紧急停靠7分钟! 一线直击上海方舱医院 听他们讲述心声 吉林“90后”新婚夫妻:“疫线”凯旋再宴亲朋 15000张!上海最大方舱医院今日一次性交付最多床位 “四叶草”变大方舱,怎么做到的? 全国乳腺癌大会召开 发布新版诊疗指南、共论新药研发 “南非徐霞客”在云南:从“行万里路”到“吃百碗米线”的文化之旅 上海最大方舱医院15000张隔离床位及配套功能区域顺利交付 爷爷,爷爷!赶紧,赶紧! 隔离点的故事:隔离不隔爱 浙江倾力守“沪” 精准识别保物流 靶向发力通堵点——辽宁加快重点企业复工复产观察 别信!这些涉上海疫情的视频都是假的! 安徽淮南启用“黄码医院” 保障“黄码或红码”人员正常就医 上海:抓细抓实防控工作 坚决阻断疫情传播 四川:特色产业点亮乡村经济 【九个重点产业调研报告之五】宁夏电子信息产业实现“换道超车”需“强心” 宁夏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旅游区迎检5A级景区 梁万年解读:上海本轮疫情为何无症状感染者较多? 福建个位数本土“双新增”继续 泉州部分区域调低风险等级 相互守望!这些春日留言让人动容
你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新闻 >

00后徽瓷小匠大梦想 让瓷器融入年轻人的世界

2022-04-11 09:04:11来源:中国青年报

三百六十行00后徽瓷小匠大梦想让瓷器融入年轻人的世界

今年22岁的张旭玮用手执起料笔的一瞬间,脑中放映过古徽州文化的万千沟壑,这是他创作灵感的来源。沾染经樟脑油反复浸润磨合的颜料,落笔在事先烧制好的坯料上,一场安静的创作开始了,他也进入了属于自己的世界里。

别看他身材微胖,但是技法尽显细腻。笔下油然而生的“锦鲤”生动饱满,灵动的“花鸟”暗含诸多纹理细节,山与水的上釉更显出新安江的奇异与朦胧……埋头间,一幅生动古韵的图案诞生,赋予了瓷器新的生命。

张旭玮是安徽外国语学院产品设计专业大三学生,但学习徽州手工瓷制作技艺已8年了,彩绘与雕刻技艺镌印在他的青春和成长历程中。

徽州手工瓷是指通过制瓷工匠所具的技艺及其包含的美学构思,将产于徽州的特定瓷石制作成瓷器。徽州瓷器最早可见于西周时期,历经数代匠人传承至今。

一件好的陶瓷作品离不开优质的瓷土,徽州拥有丰富的优良瓷土资源。据专家考证,屯溪釉陶的胎土正是祁门(黄山祁门县)瓷土。《天工开物》也曾记载,景德镇“从古至今为烧器地,然不产白土。土出婺源、祁门两山”。

张旭玮打记事起便与徽瓷结缘。母亲是安徽省祁门县一间瓷厂的员工,张旭玮的童年时光见证了瓷器生产的每一个步骤。小时候,村里孩子都喜欢在城里的游戏厅里玩耍,他跟着母亲一头闷在厂里,与瓷土、瓷器打交道。

为了系统学习徽瓷制作,14岁那年,读初中的张旭玮拜师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汪洋,每逢周末和寒暑假前往江西景德镇的工作室练习。徽州手工瓷制作流程繁复而精细,需经历瓷土选别、揉泥、构思设计、拉坯、调磨颜料、上釉、图案装饰、雕刻、烧窑等14道大工序,而每一道工序还可细分。

“仅揉泥,一个步骤就重复8小时左右。第二天,整只手臂都很难抬起来,十分酸痛。”初学制瓷,张旭玮就尝到了这项技艺的“高深”——尽管步骤固定,但要学好只有反复练习,才能深得其中精髓。

每天晚上,他常常在师兄弟走了之后,回到自己的工位继续练习,琢磨揉泥的力道和手法。“就像在不断做实验一样。”整整3周以后,张旭玮的揉泥技术终得汪洋的认可。

学到釉上作画步骤时,张旭玮先通过草稿纸练习画画,甚至在课上,老师发现他在用铅笔绘制设计草图。当大多数同学享受课下娱乐生活时,张旭玮在一遍遍打磨技艺基础。

渐渐地,张旭玮发现,市面上大多瓷器装饰画都是为了迎合市场需求,画一些浓墨重彩的富贵花鸟,缺乏一定文化底蕴。同时,徽瓷技艺也逐渐与其他地区的制瓷技艺融合,逐渐丧失特有的地域特色。张旭玮思考,如何将徽瓷制作与徽州文化结合起来。

很快,他在徽州木雕中找到了答案。“徽瓷的装饰画应追求绘画与雕刻的结合,用釉彩勾勒布局的同时,也需要雕刻图案来增强视觉层次感。”课下,他开始搜寻徽派建筑中的木雕版型,走街串巷用手机拍照记录,构思如何将古代匠人雕刻的奇珍异兽、谪仙祥云拓印下来,在徽瓷中重现徽州文化的光芒。

随后,张旭玮了解徽州本土的自然环境特点,学习传统纹饰等文化知识,完成了木雕器形、纹饰与徽瓷的融合。但在瓷上雕刻更是一道难题。瓷器拉坯成形以后,经过一次烧制的瓷土十分易碎,张旭玮一不小心,操作刻刀不当,就将一块儿小瓷器崩了出去,破坏整体装饰图案和瓷坯形状,得重新修补雕刻。

汪洋告诉张旭玮,下刀之时,要注意用巧劲。为此,他的口袋经常鼓鼓囊囊的,装的全是瓷块,以便于在闲暇时间练习小样。他结合不同的图案,调整刀的方向和雕刻角度,慢慢掌握了技巧。

2020年,他历时3个多月创作的《知节·香祖》系列作品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培成果展。他通过对新安画派内容和技法的研究,采用墨彩和新彩的釉上彩绘技法,在瓷器上描绘了“节竹与香祖兰花”,复刻了徽州画作的气节。

张旭玮还对数以千计的徽派画家作品进行总结,他发现很多画家喜欢题写诗句。张旭玮开始在自己的釉彩上雕刻诗句与印章,彰显徽州文化底蕴。

进入大学以后,张旭玮对徽瓷技艺传承有了新的思考。经过设计课程学习,他认为,当下的徽瓷设计应秉承“让徽瓷适应现代生活,让瓷器融入年轻人的世界”理念。他将不同的瓷器造型设计进行数字建模,形成更直观多维的设计理念,并不断通过参加各类创业竞赛打磨思路。

大学三年,他把徽瓷的制作过程化繁为简,做成PPT演示文件与短视频等形式,走进高校的课堂进行展示,以便更多学生接触、了解徽州瓷器。

2020年,在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原副所长李广宁的建议下,张旭玮在绩溪县霞间窑畔建立了徽州陶瓷艺术研究院,正式开始创业之路,向市场推广产品。一年多来,他通过走访学习,遍寻皖南大量的历代古窑遗址和留存的残片信息,琢磨前人制作瓷器的器形、纹饰、釉色。

这些年,张旭玮打造了数百件手工徽瓷作品。目前,他尝试在徽瓷茶具的包装容器外雕上徽州木雕中的传统纹饰,打造国潮创意范的周边产品。“徽瓷技艺在融合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中,只有不断创新,挖掘和发扬徽州地域特色,才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他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实习生 张雨生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