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超级工程”,伴随着机械轰鸣声,在固原市原州区大山里展开。
眼见一块块平整的田地,从家门口向着远处层层延伸,炭山乡阳洼村78岁的村民丁玉文心里乐开了花。
“现在耕种土地40亩,还有60多亩地因太陡,机械上不去,荒着。”丁玉文掰着指头算了算,百亩土地建成高标准农田后,全部种植玉米,年增收6万元不成问题。
2021年,炭山乡修建高标准农田1.5万亩,其中阳洼村1200多亩土地被改造成宽大平梯田,亩产提高了30%。当年六七月份,固原大部分地区遭遇旱情,农作物减产30%以上。作为地处固原东部干旱带之一的阳洼村,并没有发生大面积减产情况。
“种在高标准农田里的玉米,亩产量仍保持在千斤以上。”丁玉文种的40亩玉米,亩均产量1500斤,这让他真正认识到种良田的好处。
其实,“改田换地”带来的好处,丁玉文已不是第一次体验。
阳洼村地处甘宁交界处,村庄被连绵大山包裹,耕地全部是旱地。受限于山大沟深的自然条件,早期的山坡地亩产几十斤,遇到干旱年份,动辄颗粒无收。于是,村民给村子起名为“千石村”,期望风调雨顺。
然而,贫瘠土地却难以承载人们的美好期望。迫切改变现状的年轻一代,纷纷举家搬离,另谋出路。人口减少、学生流失,土地撂荒,千石村只好并入阳洼村。
“两个村合并后,户籍人口220户1061人,但常住户只有81户316人。”阳洼村副主任张登保介绍,由于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全村5000多亩耕地,有三分之一被撂荒。
就在阳洼村为前程担忧时,2015年迎来转机。当年,阳洼村修建梯田,部分山坡地改建成梯田。丁玉文百亩陡坡地中,40亩地改为平地,粮食产量从亩产几十斤提高至千余斤。
“千石村”实现“粮千石”,千百年来的美好愿望照进现实。
依托平地,当地群众种玉米、养肉牛,产业如同雨后春笋,迅速发展。上了年龄的丁玉文不服输,贷款养牛,从3头牛起步,现在养牛过10头,养羊过百只,年收入七八万元。
去年年底,阳洼村盘账,全村饲养肉牛600头、羊5000多只,户均养牛8头,人均收入过万元,创造了多个纪录。“群众从种地中看到希望,生产的积极性一下调动起来。”张登保感慨道。
种良田让大山里的群众尝到了甜头。
今年,原州区修建20多万亩高标准农田,炭山乡争取到4.5万亩任务。
“3月底工程完工后,高标准农田将占到全乡耕地面积的60%。”炭山乡副乡长黄金鹏说,按照亩增收300元计算,6万亩高标准农田可增收1800万元。
炭山乡地广人稀,总耕地面积10万亩。随着“超级工程”实施,一些地处偏远的陡坡地、撂荒地,摇身一变成了便于机械作业、保水保墒的高标准梯田。
“有了这些梯田,炭山乡计划引进龙头企业,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集中打造特色农业种植基地,带动群众稳定增收。”黄金鹏介绍。(记者 剡文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