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名师工作站如何为乡村培养“带不走”的教师队伍打开村小教师“新视窗”
“一个老师的眼界打开之后,才能打开课堂,打开学生。”过去3年,杭州市滨江实验小学校长、有30多年教龄的特级教师张翼文在丹寨成立名师工作站,带动484位名师到1500多公里外的丹寨送课送教,以课堂教学、观点报告、教材解读相结合的方式,打开村小教师的“新视窗”,为当地培养一批“带不走”的优质教师队伍。
——————————
王炳进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岩英小学教了5年数学,之前他觉得书上那些“因材施教”“变被动灌输为主动参与”的教育理论就像“画饼”,在现实中难以实现。
2018年年底,听完杭州市滨江实验小学校长张翼文在县科教局报告厅讲的示范课,王炳进发现这些理论在备课和上课过程中,“有了可实际操作的模板”。
“老师的眼界打开,才能打开课堂,打开学生。”过去3年,滨江实验小学校长、有30多年教龄的特级教师张翼文在丹寨成立名师工作站,带动484位名师到1500多公里外的丹寨送课送教,以课堂教学、观点报告、教材解读相结合的方式,打开村小教师的“新视窗”,为当地培养一批“带不走”的优质教师队伍。
“要相信我们的孩子”
2015年,杭州市滨江区与丹寨县签订东西部战略扶贫协议。由于丹寨的小学普遍数学基础薄弱,作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一部分,张翼文在2018年应丹寨县科教局的邀请来到丹寨做培训。
初来贵州,张翼文发现,当地数学教师授课还是以被动灌输为主。“因经济条件等制约,当地教师培训学习的机会较少,大都是隔靴搔痒,无法形成实用的经验。”张翼文说。
新的培训模式为本地教师带来了新思路。2020年暑假,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无法组织孩子参加培训,张翼文团队让丹寨的数学教师坐在下面模拟学生。
王炳进也是“学生”中的一员,“当我真正坐在学生的位置去思考张老师的问题,我才理解为什么之前有些问题抛下去,学生没有反应。我也会想如果是我,我会怎么问?为什么要这样问?”
张翼文曾在西部农村教过10多年书,他认为城里孩子和农村孩子的天赋差异不大,“所以在课上要激发、唤醒孩子潜在的思考能力。”
张翼文认为,在一堂优质的数学课上,“人人都有不同的机会”。比如解一道四年级的二元一次方程,成绩好的学生能快速解出来,但怎么让不会的学生也做对呢?当把题目中的“a”和“b”换成圆形和三角形,再用二年级学过的图形和数字的变换把题目简化,基础稍差的学生也能获得成就感。
“这样,基础差的孩子能懂,已经学会、需要拔高的孩子也有新收获”,王炳进感慨道,“我们要相信孩子,让他们多做、多表达、多感悟,而不是成为‘提线木偶’。”
张翼文名师工作站成立后,吸引了来自滨江的名师和公益项目进入丹寨。杭州市美术教研员李方、滨江区德育教研员胡耿民、滨江区英语教研员曹群珍、滨江区语文名师冯琛莉等6名教师也成立了名师工作站。
除了线下送课,这些名师工作站还依托网络平台开展空中课堂。2021年以来,滨江区和丹寨开展线上互动培训15次、线上培训教师8943人次。但当几百名教师坐在大屏幕前观看示范课时,常会出现网络信号不好、教师专注度不够等问题。每次卡顿的间隙,难免引起一阵七嘴八舌的骚乱。“还是面对面的效果好,教育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丹寨县科教局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主任林海说。
实地交流也更能激发思想的碰撞。每节培训课结束,这些名师身旁都围满了本地教师,“你们怎么想到的这个方法?”“你们走了之后会不会不理我们了?”张翼文和其他名师耐心解答的同时,建议本地教师在模仿时也要注重方式方法,“由于教学环境的差异,有些环节在杭州只要3分钟,这里的孩子要用5分钟甚至8分钟,所以要更耐心。”
打开教师的眼界
2021年9月,王炳进和其他4位教师来到滨江实验小学挂职交流后,发现除了硬件设施和师资的客观差距,在每个教学环节上,丹寨的教师都有很大提升空间。
拿布置作业来说,滨江的教师会根据学生情况分层布置,课时作业、单元作业、假期作业量都不多,但都是精华,层层递进、形成模板。之后每年会根据新生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升级为2.0、3.0版本。
王炳进说,自己以前布置作业时往往局限于国家教材课后题。有时学生掌握了课后题涉及的知识点,却学不好其他知识点。老师也会在黑板上写一些新题,但讲完就擦,没有系统整理,更没给下一届留下模板。“基础都没有打好,更别说不断升级了。”
另一个让他感触颇深的情况是,由于美育课程的缺失,村里很多孩子缺乏持续探索的能力,“对新鲜事物大多只有好奇,没有深层次的研究和学习”。而杭州的孩子因为学校机会多,接触新鲜事物后吸收速度很快。
有次他从爱心人士捐赠的物资中翻出一批橡皮筋飞机模型,就带着自己班的孩子动手做。刚开始学生怯生生的,因为害怕弄坏,手伸出去又缩了回来。当他们组装好了第一架飞机后,其他班的孩子也到操场上围成一圈看,但只是凑个热闹。
“我很想让他们的好奇度更持久”,但王炳进总因为无法解释更深入的理论知识而感到迷茫,“我也知道(飞起来的原因)是升力,但是再深的物理知识我就解释不了。我很痛苦,因自身的能力缺乏,对不起孩子。”
到了滨江,为了让丹寨的教师开阔眼界、提升自信,张翼文除了带他们参与日常教研活动、课堂展示,还会带他们去书城买书。“老师(在里面)就像疯了一样,时间到了,有老师没挑完,张校长还会再给我们时间继续看。”王炳进笑着说。
从“送教”到“送课程”
长期以来,丹寨羊甲小学校长王春平都在为留不住教师而头疼。羊甲小学23名教师的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只有一名35岁的年轻教师,以中职学历为主,教学时难免有倦怠的情绪。“但现在学校缺老师,就算想提升教师素质,也抽不出人去滨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杨翼文也有打算。未来,丹寨的学校每派出一名教师来滨江学习,滨江实验小学的教育基金就会给这所学校发放适当补助,帮助他们聘请其他教师补岗,“这样能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
从2020年起,杭州市滨江实验小学开始结对帮扶丹寨县羊甲小学。面对王春平提出的种种困惑,张翼文建议,“校长也要有更开阔的办学视野,围墙外的老师也能为我所用,要适当借助社会力量。”
两所小学结对后,不仅给羊甲小学学生捐赠新衣服、新餐具、新书包等学习生活用品,还换掉了学校里用了十几年前的老电脑,搭建了200多平方米的乒乓球室。
改造好硬件设施后,张翼文希望帮扶能从“送教”向“送课程”转变,把羊甲小学的体育、美术、书法等拓展性课程的教师也配齐,“他们从当地社会机构聘请专业人员,由我们来支付费用。希望三五年后,能带动当地教育生态的改变,打造出一个东西部协作乡村教育振兴的样板。”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林海介绍,去滨江区挂职的教师回来后,要对本校教师进行二级培训,把学习经验和感悟在更大范围内传播。
除了教学方法外,王炳进还打算更好地落实家校合作。他在丹寨家访时,经常碰见很多留守儿童,写着作业就开始发呆,一问才知道是“想爸爸妈妈了”。而且丹寨的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酒文化浓厚、喜欢串门,孩子回家后常常没有安静的学习环境。
而滨江实验小学的教师几乎每天都和家长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还有像学生录制短视频给同学讲解这样多元的课后辅导模式。王炳进希望能探索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家校合作模式。
“我们总低估孩子对世界的认知能力。”现在王炳进觉得,教师能力和家长态度的改变才是最根本、最迫在眉睫的事。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焦晶娴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