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京温馨家园:千余名残障人士的“家”
朝阳区已建成温馨家园69家,年服务量超过33万人次
2月24日,朝阳区花家地南里8号楼,望京街道温馨家园,冰壶俱乐部成员正在进行日常训练。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飞
望京街道温馨家园一层改建升级后,配有盲道和扶手,墙上贴有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相关介绍。
望京街道温馨家园里,居民正在进行康复训练。
3月2日上午,北京冬残奥会火种采集仪式在朝阳区望京街道温馨家园举行,主题是采集“互助之火”。
日前,记者走进望京街道温馨家园,这幢两层小楼早已成为辖区内1700余名残障人士不可缺少的“家”。
配备12间功能教室 设书画、剪纸等课程
望京街道温馨家园位于花家地南里,说起温馨家园,小区里的居民无人不知。走进小楼,墙上的一张张照片记录着残障人士和这里的故事,还有不少绘画、书法、手工艺品。
望京街道温馨家园有12间不同的功能教室,包括图书电教室、书画教室、舞蹈教室、康复训练室等,设有书画、剪纸、皮影、陶笛、朗诵等课程。记者探访时,正赶上活动“高峰”,教室里不少人正在学习国画、下棋打牌、练习旱地冰壶。在这里教授国画课程的志愿者介绍,教室里挂着的都是学员们的作品,“大家经过两年左右的学习,都画得有模有样了。”
在手工艺品教室,大家正分组完成一件件核桃破皮工艺品。只见大家把已经切成小薄片的核桃皮摊在桌上,挑出表面平整光滑的核桃皮,然后将核桃皮按照一定的组合粘贴起来。经过后期加工,核桃皮桌面屏风摆件、核桃皮首饰盒等手工艺品就制作完成了。据温馨家园工作人员介绍,核桃皮手工艺品曾作为望京街道残障人士的代表作品赠送给中外宾朋。
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学员们还将“冰墩墩”“雪容融”等冬奥元素与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剪纸、掐丝珐琅相融合,让中国的非遗技艺在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焕发新的生命力。
切换“奥运模式” 无障碍设施改造升级
随着北京冬残奥会的到来,望京街道温馨家园切换成“奥运模式”。据工作人员介绍,这里与奥运“结缘”始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其间,这里接待了19个国家的近百名残奥运动员。2022年,望京街道温馨家园被北京市残联确定为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示范温馨家园”。
按照国际冬奥无障碍环境设施的标准,望京街道温馨家园的硬件设施进行了多次改造和扩建。记者注意到,温馨家园院内增设了无障碍停车位;楼内楼梯扶手全部改造为高低位扶手杆;无障碍电梯加装完成,低位电梯按钮方便使用轮椅的人士使用;卫生间外侧洗手台设有低位洗手盆。
此外,记者从朝阳区了解到,目前,朝阳区共建成温馨家园69家,年服务量超过33万人次。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