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天津1月21日电(记者刘茜、陈建强)1月20日,大寒,漫天细雪。天津蓟州国家冰上项目训练基地速度滑冰馆内却灯火通明,各国运动员矫健的身姿在冰面轻快地飞驰。场馆外不远的山上,国网天津蓟州下营供电服务中心外勤班班长王东卫和徒弟王萌正进行线路巡视,保障场馆安全可靠供电。
天津蓟州国家冰上项目训练基地距离北京100多公里,是国家冬季运动队备战冬奥会的重要训练基地。基地总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冰面17600平方米。“我们基地有2个冰球馆,1个综合训练馆,1个速度滑冰馆,对电力的可靠性要求比较高。”天津蓟州冬奥会训练场馆的刘海营介绍。
王东卫和王萌负责的线路中,就有通往这座冬奥训练场馆的“生命线”,长度约14公里。“为了保障线路安全,建设时在山上建了三座铁塔,两条线路一左一右同塔并架,解决了山坡跨越问题。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我们的巡线‘无人机’无法靠近,有一定的巡视盲区。”王东卫说。
每次无人机巡视完线路,王东卫和王萌还要继续徒步爬山4公里,找到合适地点,用望远镜再看一遍才放心。当他们将车停在山脚苦梨峪村时,还常帮老乡处理家中用电难题,日子久了,和村里的老乡也都熟悉了。
“谢谢你们送来的口罩和消毒液。”村里独居的张大爷笑着说。原来这次师徒俩除了带着望远镜、测温仪、脚扣、安全带等必备的工具,还将自己的一些防疫物品带了过来。
两人踏过高低起伏的乱石,精心检查线杆的垂直度、线杆拉线有无松动、拉线与基础相接处有无锈蚀,适当紧固螺栓,用砍刀清理线杆周围的杂物,查看线杆周围的山表沙石分布有无异常,用望远镜远眺检查线路弧垂。
“每当遇到恶劣天气,我们必须赶紧开展特巡,最怕的就是山体滑坡引起基础松动和线杆歪斜。因为山上的供电设施检修非常困难,这条线路又是冬奥会训练场馆电源线,巡视工作尽可能精细一些,提前发现并消除缺陷和隐患,可以节约很多设备抢修的时间。”王东卫一边巡视,一边踩着薄雪继续前行。
冬天里翻山越岭的巡线人,一般都少带水,他们把一小瓶水放在贴身的里兜里,因为经常风餐露宿,饮食不规律,胃难免会有毛病,一旦喝了冰水,胃就更疼。山道上碎石很多,最怕就是踩到“山坑”里,锋利的石头堆在山坑里,被蓬松的树叶掩埋,一不小心踩进去,就可能崴脚摔伤。所幸路上少有疯长的野草牵绊,视野也开阔,没有树枝树叶遮挡。
到了下雪天,山路就更难走了。沿着积雪的山路,师徒二人来到山顶,这是最佳观察点位。王萌拿出测温仪,王东卫则拿出望远镜围着铁塔转了几圈,仔细观察瓷瓶、金具是不是完好无损。他随手捡起一块石头敲击一下塔身,有少许雪片落下,他便根据震动声判断塔身有没有松动。
“王班走山道总是很快,他说巡视不能走马观花,时间应该花在铁塔和线路上。”王萌说。
山上的气温比平原要低好几度,上山时还要跺脚取暖,一圈巡视下来两人大汗淋漓,摘下安全帽,头发在寒风中冒蒸汽。迎着风雪,在巡视电网的路上,他们用另一种方式为冬奥健儿鼓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