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电影》摄影师:用胶片定格一个时代的美好瞬间 现场图集丨宁夏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开幕 永宁县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清零” 求证⑪ ▏放寒假了,区外学生返宁需要隔离吗? 宁夏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临时党委(扩大)会议召开 石嘴山消防凿冰取水支援“灭火” 贺兰县人民医院救治能力提升项目预计3月竣工投用 沙湖芦苇收割季 别样美景入画来 溦访谈丨郭文斌:用大文化大教育大健康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银川市金凤区各社区寒假花式“带娃” 为什么医保个人账户余额突然为零?官方回应来了 因为有你,回家的路更温暖! 水清岸绿、鱼翔浅底 “十四五”宁夏将打造这样的水生态环境 紧盯重点补短板深入实施“四大提升行动” 麦克斯托育中心:保证将课时全部上完 冬奥会食品确保满足运动员的“特殊要求” “有事好商量”让协商有温度接地气 听专家解读“三孩政策” 为期9天,案件一审庭审结束 宁夏总工会用心用情解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 降准之后再“降息”,新年第一碗“麻辣粉”来了 宁夏政协委员学习培训会在银川召开 【新春走基层】领分红 寻年味 感党恩 宁夏盐池冯记沟乡群众喜迎新春 用好工业遗产 点亮城市空间 宁夏年度专利授权量首次超万件 雪地运动会 花样竞技趣味浓 西安籍大学生陈焓留银当起志愿者 银川市明确: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面积可以计入不动产产权面积 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各代表团陆续抵达驻地 银川恢复开行西安方向部分动车组列车 西夏区教育小镇幼儿园、小学预计今秋招生 核酸48小时怎么算?高铁上出现病例怎么办? 宁夏盐池县成功实施首例开颅手术 一个月内 吴忠朝阳街派出所连续阻止3起电诈案 未来一周宁夏中南部多阴雨雪天气 需做好防御工作 河南商丘:睢阳区封控、管控、防范区域解除管控 一口气倒进半瓶疏通剂,下水道炸了 “双减”后首个寒假明天开启,上海发布十条中小学生安全提示 “毛状纳米晶体”可减少癌症药物副作用 广州报告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为国际航班清洁员 女子“人肉占车位”被车强行顶开 媒体:暴露法治意识缺位 本该穿婚纱的她 穿上了洁白的防护服 湖北襄阳:一“90后”女护士街头跪地救人 消杀后国际邮件为何还会出现阳性?专家解读 超大城市乡村如何“量身定制”社区生活圈 当一个未入住未供暖的小区被指定为疫情防控隔离点…… 保障学生疫情期间的健康成长 西安探路“花式教学” 2021年警方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5.4万起 缴获毒品27吨 中医药应对奥密克戎病毒情况如何?河南安阳中医药防治组给出答案 贵州江口“退休干部被控告殴打举报人”续:警方对其行拘十日
你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新闻 >

《大众电影》摄影师:用胶片定格一个时代的美好瞬间

2022-01-19 15:03:13来源:北京日报

《大众电影》摄影师张甦妍——

用胶片定格一个时代的美好瞬间

本报记者 李俐

在日前举办的BRTV《光影新视界》首届摄影联展上,几本《大众电影》老杂志把观众的记忆带回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封面上那些惊艳了一个时代的明星照,许多就出自张甦妍之手。

当年的明星大片是如何出炉的?带着一分好奇,记者专访了76岁的老摄影师张甦妍,听她回忆镜头里的那些流金岁月。

自家小屋成了简易摄影工作室

走进张甦妍的家,墙上挂着的大镜框里有一整版她与知名导演、演员的合影。张艺谋、巩俐、章子怡、姜文、李雪健、葛优、陈道明、唐国强、刘晓庆、斯琴高娃、潘虹、蒋雯丽、徐帆、许晴、陈红、傅彪、高仓健、秦祥林、梁家辉……这些拍摄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照片记录了张甦妍的职业生涯,也见证了她和这些电影人在工作中结下的友谊。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银幕》复刊和《电影画报》创刊,后来调入《大众电影》杂志社,直至2005年退休,张甦妍在摄影师的岗位上工作了整整25年。“那会儿没有专业的摄影棚,基本上走哪拍哪,有时去演员的驻地,有时在我家。”张甦妍回忆,当时她的宿舍实际面积只有30多平方米,却接待过不少演员。“在家拍摄基本就是利用自然光,仅有的几支小灯,是剧组的照明师送的。背景有时就用各种颜色的布,我出差的时候看到好看的布料,就买回来当背景。”因为房间太小,有时候张甦妍干脆就让演员坐在自己床上拍照,背景就是自家窗帘。“可能我是女摄影师,女演员们在我面前也就特别放松。”

明星们住的饭店、宿舍甚至京郊的农村,都曾是张甦妍的临时摄影棚。“1992年,我给蒋雯丽和林芳兵拍照,就约在顺义我姥姥家,背景就是农村的土墙、柴火垛、小路,再让蒋雯丽推上我表弟的自行车,特别有乡土气息。”她记得,蒋雯丽还特别要求纯素颜出镜,拍出来的效果格外真实、自然。

当年给演员拍照,他们大多是自己化妆和造型,甚至连衣服都互相借着穿。“现在明星撞衫好像是件丢人的事儿,但当时有一条漂亮裙子,能拍好几个明星。”张甦妍翻出了1994年第5期《大众电影》的封底照,照片中茹萍穿的花上衣,就是张甦妍自己买的布料,再请剧组的服装师做的。

没有后期修片也没人刻意减肥

上世纪八十年代,《大众电影》曾以单期947万册印量创造了电影杂志一期销售量最高的世界纪录,而封面照恰恰是决定销量的重要因素。在那个没有网络平台的时代,象征演员走红的标志也正是频繁登上《大众电影》杂志封面。因此,编辑们对封面照的选题格外重视。“当时我们选择谁来拍封面,一是要看影片的市场情况,二是看演员的潜力。”除了已经成名的演员,有时候,电影学院的老师也会向张甦妍推荐新人。“北电表演系94班有三朵金花,蒋勤勤、陈莎莎、金巧巧,她们上学的时候我都拍过。”

在很多明星还没有冉冉升起时,张甦妍的镜头已经对准了他们。1991年,电影《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上映。“看完电影之后,我对宁静印象很深,她的外形气质识别度很高。”趁着去上海出差的机会,张甦妍便主动约了宁静拍照。后来,随着《阳光灿烂的日子》《红河谷》等影片接连上映,宁静一炮而红,获得百花奖最佳女演员。

大众电影百花奖是当时知名度最高、参与性最强、普及面最广的群众评奖活动,最火时群众投票数以百万计。为了能投自己喜爱的电影和演员一票,很多读者凌晨就在报刊门市部前等待。“那时候的选票都是一麻袋一麻袋装的,还需要人工计票。”张甦妍和同事们利用午休的时间,也参与到计票的工作中,“拆100个信封可以挣几分钱,钱虽然不多,但这段经历现在想来是很好玩的。”

《大众电影》不仅记录了电影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辉煌,也为我们记录下那个年代淳朴、简单的美。“现在的照片都得美颜精修,但当时我们拍照都是‘零后期’,拍一位明星最多用两卷胶卷,也就是60张。一般他们不会给摄影师提出什么特别的要求,选片也都是美术编辑和摄影师选,他们很少干涉。”

与现在女明星们清一色的锥子脸、高鼻梁不同,那个年代很少有演员化浓妆,更别提医美、整容了。“当时的审美是崇尚自然,演员们各有各的特色,不会一味地以瘦为美,也没有人会刻意减肥,除非是为了角色需要。”张甦妍回忆,“那时候大家喜欢的男演员都是有阳刚气的、有分量的、有棱角的,比如邵兵、孙淳、尤勇那样的。如果说谁是‘奶油小生’,那是个贬义词。男演员拍照基本不化妆,就为了拍出男人的质感。”

她曾在张艺谋班上旁听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张甦妍读高中时,父亲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当时我们家住在博物馆旁边的宿舍,一出门就是天安门广场。正好邻居是国博做摄影工作的,在广场上给我拍了好多照片。”当时她就想,如果自己将来也能当摄影师就好了。填报志愿时,她便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只过了初试,没过复试,后来被工程系录取了。”

1973年分配工作时,张甦妍被分到了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从事技术工作,1977年被调到宣传处,负责洗印电影剧照。“后来《中国银幕》要复刊,领导让我回电影学院进修,结果就跟着摄影系78班旁听。这个班里,张艺谋是年龄最大的,所以他说的‘必须得努力’这句话至今印刻在我的脑海中。他平时话不多,但特别勤奋。”张甦妍还从影集里找到了当年他们班去十渡拍图片作业时,她给张艺谋拍的一张黑白照片,“现在看起来很珍贵了。”

能从事摄影工作,张甦妍直言幸运。“因为我没有绘画基础,个子也比较矮,应该说条件不如别人优越。”但凭着满腔的热情、勤奋好学的态度和低调直爽的性格,她在工作中得到了很多导演、演员的认可,也和他们成了交心的朋友。“李翰祥导演的《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敦煌夜谭》《火烧阿房宫》四部戏,都是请我去当剧照师,他对我特别信任。”

至今,张甦妍都特别怀念那个年代的工作氛围。“当时演员在剧组拍戏,没有人带助理,收工的时候也是帮着工作人员一起收东西,大家是非常平等、真诚地交往。那时候对演员要求也很严谨,因为是胶片时代,很多时候就得一条过,不管多大的明星,都得做好功课。”在她看来,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从演员有了经纪公司开始,影视行业越来越市场化,种种乱象也开始冒头。“现在老说‘人设崩塌’,当年可没有‘人设’,只有艺术工作者对自我的严格要求。”

虽然拍了那么多经典照片,但张甦妍没有出过画册,也没有举办过个展。明星摄影师在别人看来或许是巨大的光环,但在她看来仅仅是一份平凡的工作。“现在,偶尔翻翻留下来的老杂志,给自己留了个念想,就足够了。”这份工作真正让她收获幸福感、价值感的地方在于,“能将这些电影人的美好瞬间定格下来,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