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科考有多危险?安全意识比急救知识更重要 那年今日 | 一张漫画涨知识之11月24日 “贩毒”母亲:你觉得我是坏人吗? 大连全面开展疫情溯源溯责工作 已对涉事企业和相关单位立案调查 价值过万的仪器被当废铁扔小树林?民警不到3小时帮群众寻回 宁夏10年为农村创业妇女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超138亿元 北京未来三天“晴歌”高唱 最高气温重回10℃ 多地暂缓屋顶光伏发电项目上马 申报过剩远超电网消纳 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 更好保障经济平稳运行 宁夏十年累计发放妇女创业担保贷款138.86亿元 受益人数超过百万 宁夏生态环境厅专题调度2021年重大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宁夏农村妇女创业担保贷款为贫困妇女就业创业按下“快进键” 浙江台州药企爆燃致3死4伤 去年曾两次受行政处罚 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张洋、王长钊、姚喜双提起公诉 15省份开展老年医疗护理试点 部分医院或转型护理院 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李微、支红彬决定逮捕 浙江“海岛守护者”杨森权:“给不幸的人最大的救助” 一款APP为何让人倾家荡产? 合肥警方重拳打击跨境赌博 擒获嫌犯1372人 青海西宁:“人间烟火”下的市场监管人身影 英国音乐人西安“逐梦”:融入中国生活,成就音乐事业 MAHB的10月份客运量今年首次突破100万人次 土耳其里拉重回危机区域 中国股市延续涨势 受房地产和物流提振 亚洲现货原油市场因可能释放石油储备而见顶 双威集团以20亿新元的GDV项目联合收购丹宗加东的永久持有土地 Pharmaniaga公司第三季度收入飙升 净利润达到4984万令吉 Bumi Armada第三季度收益跃升至1.5341亿令吉 富时隆综合指数保持平稳 因为财报季开始提速 原油库存释放的前景使油价在剧烈波动后企稳 大华银行马来西亚合作伙伴Plenitude Solution与Visa提供采购解决方案 尽管美国劳动力数据乐观 林吉特兑美元开盘小幅走高 广东南岭发现“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 马玉明:帮人一把乐善一生 杨伟:用仁心仁术的职业初心诠释医者之德 这家生物技术公司的早期试验结果今天在华尔街引起了轰动 仅靠通货膨胀不会推动第四次检查 2只适合长期购买​​的顶级电子商务股票 这家内存芯片制造商明年仍有运营空间 气候变化倡议会帮助还是损害房地产价值 想要发挥股市力量的小投资者仍然可以找到便宜货 你有债务问题的10个迹象 千禧一代现在是最大的一代和抵押贷款制造商 您应该在第三季度收益后购买梅西百货的股票吗 3个可以帮助您退休百万富翁的先锋ETF Rivian已经席卷市场但也有其他优秀的电动汽车股票 中卫市“两项工程”推动“扫黄打非”走深走实 主帅索斯盖特与英格兰队续约至2024年 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交付使用 风景园林扮靓美好生活
你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新闻 >

野外科考有多危险?安全意识比急救知识更重要

2021-11-24 09:03:57来源:新京报

野外科考有多危险?专家表示险情可能包括地质灾害、天气变化、遭遇危险野生动物、迷路等野外科考 安全意识比急救知识更重要

近日,云南哀牢山4名失联地质队员遇难的消息,再度引起公众对野外科考的关注。

天气突变、野兽袭击、自然灾害……在野外,科考队员面临着数不清的风险。多位长期从事野外科考的专家与新京报记者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关注1

“同行遇险并不少见” 危险如影随形

近年来,野外科考队员受伤甚至遇难的新闻并不罕见。2018年7月,西南石油大学4名师生在新疆开展野外地质考察,突遇泥石流灾害遇难。2012年,中科院寒旱所科学家在野外考察时因意外事故遇难。去年,一名雪豹调查组成员在甘肃省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生意外,造成身体多处受伤无法行动,后被直升机救助。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顾垒曾长期在青海、西藏进行植物学研究,他表示,野外科考确实是项高风险的工作,可能遇到的危险包括地质灾害、天气变化、遭遇危险野生动物、从高处坠落、迷路、饥饿、高寒缺氧、交通事故等。

危险如影随形。2001年,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博士生在野外考察遇害,据当时媒体报道,其寄存在旅行公寓的现金和相机不知所终。顾垒说,此前为了节省开支,经常有人单独去野外调查,结果发生意外,目前很多长途调查都要求至少两个人参与。

“同行遇险的例子并不少见:被蛇、蚂蟥、蜱虫咬导致生病住院的、从高处坠落严重受伤甚至死亡的……”顾垒曾在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读植物学博士,他回忆,当时植物园有位做木兰科植物研究的老师,在云南研究华盖木时从树上坠落遇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副教授赵国春跑野外有三十多年了。2015年,他在江西进行野外考察,在陡壁下观察石头时,一大片石头从山顶滚落,险些砸中他。而他的一名研究生,几年前在铜陵考察时被落石砸伤。

赵国春说,地质考察往往要攀无路之山。“一些陡壁边缘上生长着花草植被,要注意防滑,千万不能掉下去。”1988年,他在河南嵩山进行野外考察,一名学生没留神滑下了陡壁,“还好被树挡住了,不然就是粉身碎骨。”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春旺还曾遭遇野生动物。“那次,我在美国出野外,发现200米外有一只郊狼。我那时灵光一闪,喊了一声,它停下来观察了半天,调转方向走掉了。”

关注2

在大自然面前 人永远都是新手

意外屡屡发生,安全问题越来越被参与野外考察的科研人员所重视。

顾垒表示,科研人员首先要对目的地有大致了解,比如地质条件、天气状况等,同时要带够合适的衣物和户外装备,“带双好的高帮鞋可以防止崴脚,带足御寒的衣物就不会失温。”他说,如果目的地经常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就要尽量避免雨季出行。山里的河流经常因为上游降水无征兆暴发洪水,尽量不要在河谷里走。攀爬要防范坠落风险,带好绳索和安全带。

赵国春也认为,要根据当地的季节和地貌提前防备,比如喀斯特地貌地区可能出现塌陷,青藏高原高寒地区有时候会发生雪崩,秋冬季到北方林区要防范火灾,夏天则要防范雷电。“真遇到这些情况时,要知道如何避险。”他指出,急救包等在关键时刻可以保命,科研人员切勿怕负担重而忽略了这些物品。

经常去野外寻找恐龙化石的古生物学者邢立达提醒,野外科考时间越短,越容易对装备掉以轻心。他在微博科普称,装备应该包括3大运营商SIM卡和2个手机、打火机、打火棒(备用)、蚊虫蛇药、发烧感冒拉肚子药、止血条、净水片、高热量食品、2支手电、军刀、开山刀、罗盘、北斗卫星跟踪系统、哨子等。“二人同行原则要牢记,出事的往往都是老手,在大自然面前,人永远都是新手。不管干什么,哪怕上厕所,都要二人同行,万一有事情,还可以及时求助、互相帮助。”

李春旺认为,三个人结伴同行最合适。“我们学生分组必须三个人以上一组。如果一个人在山上脚崴了,两个同伴可以把他抬下来,或者一个人看护他,一个人下山求救。”同时,首次去陌生的地方,最好有当地向导陪伴,因为一些细微的地形地貌地图无法显示。同时,他建议事先下载高分辨率地图,以免遇到野外没有信号的情况。

森林草原中的动物和昆虫也需防范。顾垒提醒,脚踝、袖口、领口等蜱虫可能会爬进的地方要提前包好。他说,东北是森林脑炎高发的地方,被蜱虫咬了容易患病,到这些地方野外科考可能还需提前注射疫苗。

遇到野兽怎么办?李春旺说,听到风吹草动一定要警觉,尽量不要和野生动物有正面冲突。在视野开阔的地方看到动物,要发出一点响动,野生动物知道远处有人,会尽量回避。“迎面碰上是很糟糕的情况,它避不开你,你也避不开它。”

关注3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分享经验

掌握急救知识,可能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毕竟“随队医生”非常奢侈,绝大多数的科考不会有这种“配置”。顾垒称,这几年,国内野外科考培训日渐增多,而在早些年,“大家全凭经验和运气”。

另外,多位专家都表达了相同的观点——比急救知识更重要的,是提前树立安全意识。“野外科考和生产安全是一个道理,要随时强调。包括我在内,我觉得整个行业在安全意识方面都仍需加强。很多时候我觉得自己‘都出过这么多次野外了’,确实会有麻痹大意的心理。”顾垒坦言。

李春旺觉得,现在的年轻科研工作者,满腔热情喜欢跑野外,带着强烈的浪漫色彩。“事实上,出野外做科研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他说,他们的研究组中有本野外安全手册,出野外前,所有人会坐在一起进行安全教育。“大家读完之后签个字或者讨论一下,老师也会提提问题,确保落实安全教育。”

顾垒认为,相关研究机构应该定期对员工开展安全培训,一方面是意识的,一方面是方法的。“很多人以前根本不知道出野外应该做什么,我们的经验是自己慢慢积累起来的。现在回想起来,只能说那时候命大,没遇到真正的危险。”他说,随着新成员不断加入,有经验的成员应该将经验分享给大家。

关注4

应提高卫星电话普及度

随着红外相机、热成像仪等设备的普及,科技手段未来能否逐步替代人工完成野外考察?几位专家均表示,科研人员的经验无法用科技手段替代。

李春旺指出,寻找野生动物的蛛丝马迹,很难用无人机实现。“无人机飞到茂密的森林上空,向下什么都看不见。热成像拍到的只是动物轮廓,具体是什么动物并不知道。同样,红外相机也需要人放置到森林中。”

顾垒表示,大尺度的植被研究可以用遥感数据来做,但看某个地方的森林到底长得怎么样,还是得实地去核查。赵国春称,常规地质科考采样工作目前没有应用机器人,因为机器人的智能程度、灵敏度还达不到要求。

既然野外科考是获得第一手资料不可或缺的手段,如何让科研人员更有安全保障?

顾垒称,目前,野外科考需要长时间在无人区工作才会配备卫星电话。他建议提高卫星电话普及度,同时形成报备制度,让科考队员定期汇报自己的位置。

顾垒认为,在野外求生方面,户外运动界经验丰富。“我们应该多和他们沟通。”

新京报记者 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