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共同富裕”成为海内外关注的中国热点。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在助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如何“办好自己的事”?
资料图:集装箱码头。张茵 摄做大“蛋糕”
对外经贸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苏培科表示,企业应立足现实,为自身经营以及可持续发展负责。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助力共同富裕,企业的健康发展是第一位。
在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看来,企业助力共同富裕,首先要做大“蛋糕”。
对国有企业来说,国有企业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集聚着大量经济社会资源要素,主导着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
李锦指出,目前中国非金融类国有资产的总额已经超过GDP的两倍,如果将这些国有资产的投资回报率提高1%,其总量超过全国每年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总额。因此,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也应聚焦于盘活国有资产、提高其回报率,为实现共同富裕增强物质保障。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高宇宁认为,企业始终是扩展经济前沿的主体。企业在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核心地位体现在支撑基本经济活动的作用上,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当前经济发展进行拓展。“也就是说,在下一阶段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的首要作用仍然是通过创新要素的分配和组合以及各种管理方式的变化扩展经济发展的边界。”
高宇宁也提醒,要明确共同富裕过程中“一次分配是主体,二次分配是调节,三次分配是补充”的基本形态。对于企业来说,在共同富裕当中“办好自己的事”,首先要从一次分配中理解资本和劳动的关系,要在资本获得和劳动获得当中占有适当比例,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这就要求我们在给予企业足够的创新空间、灵活的政策环境等各种基本条件的同时,防范因资本无序扩张而造成的对劳动所得的进一步挤压。”高宇宁说。
用好“杠杆”
苏培科指出,企业要在不断发展中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发挥更大的作用。如民营企业可积极参与第三次分配,投身社会公益、慈善活动,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践行共同富裕。
李锦则表示:“促进共同富裕,是国有企业的固有使命。加快推进共同富裕,一定要用好国企改革杠杆。”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通过借助市场资源重新配置,撬动基础设施、公益设施体系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李锦说,对后发达地区而言,基础设施领域包括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方面,难以享有相对公平的条件。地方国资委和国有投融资集团的深度介入可帮助推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基础设施一体化,缩小公共服务上的地区差距。
他进一步指出,在收入分配方面,通过借助收入分配调控的杠杆,撬动社会分配制度改革,推动缩小企业内职工收入差距。发挥国有企业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的先导作用,推动收入分配格局重构。
“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通过借助履行社会责任的杠杆,撬动民生工程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和谐社会建设发挥重要的调节器、减压器作用。”李锦说。
“国有企业全民所有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其是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既要在更优程度、更高层次上配置资源,创造价值上发挥国有经济中坚作用,更要在以国企改革为杠杆,消除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以弥补市场配置的弱项与缺陷,架设共同富裕的桥梁。”李锦解释道。(刘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