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宁夏《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提出,今后五年确保实现“全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平均水平、脱贫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农民平均水平”的目标。今年上半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43元,同比增长13.5%,高于城镇居民2.2个百分点。聚焦“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平均水平”这个主题,本报记者近日深入全区各地农村进行了调查。
泾源县:科学养牛助农增收
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产业兴旺,人居环境优美。
“国庆假期,共向郑州、银川等地销售肉牛54头,今年计划出栏700头。最近牛肉价格上涨,肉牛利润跟着增加。”泾源县兴盛乡上金村养殖户洪全成说起牛市行情,娓娓道来。洪全成是泾源县出了名的致富带头人和养殖能手,通过科学养牛,年收入百万元。
“我买来基础母牛,先由大家认购后,再由我统一饲养。其间,母牛产的牛犊养大出售后,大家对半分红。”洪全成除了自己致富外,还通过“出户入园”的运营模式,帮助本村20多户缺少劳力的家庭增收。“除去饲草料成本,每头牛分红3000元左右,户均年稳定收入4万元。”洪全成算了一笔账说。
5年前,在银川做生意的洪全成返回老家,筹资数百万元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种植基地,又到陕西、青海等地学习肉牛养殖技术。回家后,他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管理中,提高养牛效益。
“2018年,饲养肉牛620头,出栏420头,纯收入60万元以上;2019年,饲养肉牛680头,出栏480头,年收入约100万元……”随着养殖规模扩大,技术日臻成熟,洪全成对肉牛产业信心大增。
“一个人的日子过好了,不如大家一起把日子过好。”洪全成对共同富裕有着自己的理解。他为了帮助更多的村民改变传统养牛习惯,先后与新民乡、香水镇、泾河源镇、兴盛乡合作,办起养牛夜校,免费为农户提供营销、技术培训指导,带动村民科学养牛。
“原来是粗放型养牛,导致基础母牛能量过剩,造成难产。现在采用精细化、标准化养牛,对母牛、肉牛和牛犊进行分类科学养殖,一年能多收入45万元,相当于多养100头牛。”洪全成说。今年,他计划饲养肉牛900头,出栏700头。
肉牛产业是泾源县四大产业之一。为了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高效发展,打造居民收入提升“动力源”,泾源县持续开展肉牛养殖销售、饲草加工配送、技术培训指导服务,实施肉牛改良、多元化饲草种植、饲草料加工调制、科学养殖和动物疫病防治5项技术,推进肉牛产业向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和优质化发展。
“对已脱贫户,每头基础母牛补贴2000元饲草料;对农户新引进安格斯基础母牛,每头补贴2500元;对养殖肉牛20头以上已脱贫户,一次性补贴5万至20万元。”泾源县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吴广强介绍。同时,结合乡村振兴,推行“出户入园”养殖示范试点,帮助没有劳动力且有发展意愿的农户解决养殖困难。
“通过科学养殖,养殖户节约了成本、减少疾病、提高了效益。”吴广强说。如今,泾源县种植饲草兼用型玉米8万亩左右,饲养肉牛10万头左右,建成百头以上肉牛养殖场41家,发展“家庭农场”75家,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215个,冷配改良全覆盖,年销售牛肉1460吨,人均牧业收入2000元以上。(记者 剡文鑫 文/图)
同心县折腰沟:引无数游客竞“折腰”
同心县张家塬乡折腰沟村因沟得名,村子被一条“折腰沟”拦腰折断,一个自然村在沟这头,两个自然村在沟那头。
“从沟嘴到沟尾,折腰沟有40多公里长,有100多米深哩!”折腰沟村党支部书记胡彦奇说,这沟从西北到东南蜿蜒开来,一头通向甘肃省环县,一头直抵同心县折死沟。
如今,在折腰沟的一面沟坡上绘有“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几个大字,让折腰沟有了新的含义——今年以来,折腰沟村大力发展旅游业,村里装扮得美轮美奂,不少游人慕名前来参观,为当地的美景啧啧称赞,引人“折腰”。
10月6日,张家塬乡在折腰沟村开建“如此多娇”酒店,总投资520万元,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预计12月下旬建成投入使用,届时为游客提供标准化住宿服务。胡彦奇说,“如此多娇”酒店建成后预计能为折腰沟村集体经济年创收20万元,并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平台。
刚听说村里要发展旅游业,不少折腰沟人还不敢相信,毕竟过去村里人都要逃离折腰沟到城里,现在要吸引城里人到这来吃喝玩乐宿。反差太大!
胡彦奇说,过去折腰沟就是一个地道的穷山沟,这里靠天吃饭却十年九旱,村民们艰难地在土里刨食。那时村里与外界的交通被这条折腰沟所阻隔,村民要去外面,就要徒步翻越折腰沟。碰到雨雪天,路滑泥泞,还要提防山洪的威胁。多年来,村里的青年人走得没剩多少。
现如今,折腰沟村靠着特色产业已经脱贫,在建的银昆高速也从村外横穿而过,规划的高速出口距离村子只有几公里远,通车后将打通这个小山村与外界联系的“快车道”。
如何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张家塬乡党委政府决定在折腰沟发展旅游业,瞅准这里的几大优势。
村郊的莲花山上古建筑林立,每年在这里举办的青苗水会被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936年6月,红一方面军一军团二师在师长杨得志、政委肖华带领下途经折腰沟,红军当年在此宿营的窑洞至今犹存。
折腰沟,有着天然的越野赛道,可供汽车、自行车在沟内驰骋。
……
依托先天优势,张家塬乡在折腰沟发展旅游产业,展开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最近,该乡协调的3列火车厢,被安置在折腰沟村广场周边,装修后可提供餐饮、住宿服务。
此外,村广场还建有10孔窑洞,面向游客开放,1孔是灶房,9孔是住宿。掀开门帘,记者进入一孔窑洞,窑内空间高大深邃,乍看和传统土窑没什么分别。在胡彦奇的指引下,记者发现窑内一角还建有洗手间,配有冲水马桶和热水器。胡彦奇掀开炕上被褥,说炕上也有文章。原来,这并不是传统的烧柴土炕,而是“水暖炕”,靠循环的热水就能把炕迅速烘热,还不会产生呛鼻的烟味儿。
“折腰沟的窑洞,既传统又现代!”住过的游客纷纷点赞,为折腰沟而“折腰”。
这还不算完!折腰沟村还开辟出了6家民宿,成为留宿远方客人的又一种形式。
村民刘兆芳把家里最好的房子留给游客,屋子亮堂,炕上叠着崭新的被褥。小院里种的有辣椒、西红柿和香蕉梨,大田里种的是荞麦、洋芋、小麦,这些都是制作农家饭的新鲜食材。
站在高处俯瞰折腰沟,赤橙黄绿青蓝紫尽收眼底,绚丽多彩,那是民房屋顶彩涂后呈现的效果。在一望无尽的旱塬上,折腰沟被装点成一抹靓丽的彩虹。
“折腰沟如此多娇,引无数游客竞折腰。”张家塬乡党委负责人介绍,该乡正在挖掘折腰沟村“一山一沟一村一路”特色优势,全力打造万象亭、红军小道、四史教育馆等景点,创建美丽村庄。(记者 杜晓星)
沙坡头区海和村:用双手打拼幸福生活
“村在果园中、环村绿化带”的海和村新貌。
“有好政策,也还要自己再努力,才能过上更好的日子。”10月11日,中卫市沙坡头区宣和镇海和村村民罗玉财和往常一样在自家羊圈饲养羊只,草料下槽,70多只小羊一拥而至。
罗玉财一家6口于2012年从海原县郑旗乡后山村移民到海和村。有好政策扶持,加上全家人努力,曾经在山区终日为吃、住、行发愁的罗玉财一家如今已成为沙坡头区移民致富示范户。大儿子在银川一家企业工作,二儿子在长安大学攻读研究生,小女儿就读于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罗玉财家的院子干净整洁,门口车库停放着一辆白色五菱汽车。“前年领了3000元驾照补贴,考上驾照就买了辆车。去镇上、市里,有个车方便。”
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罗玉财干劲越来越足。罗玉财家去年贷了10万元妇女创业小额贷款,养殖规模从20只羊扩大到现在的70只。“一年下来能收入六七万元,连羊粪也可以卖钱。”罗玉财说,他隔三岔五就会把羊粪销售到村里的苹果产业园里。
当地政府在苹果产业园内规划了养殖粪污集中存储区,由土地流转企业对养殖户产生的养殖粪污进行收购,统一存放,用于经果林土壤改良,解决养殖粪污乱堆乱放问题的同时,提高了经济价值。
“等两年期的小额贷款到期了,我再续贷两年,继续扩大养殖规模。”谈及未来,罗玉财信心满满。
今年以来,海和村制定了致富提升行动暨移民致富示范村创建工作方案,明确了27项具体工作举措,确定实施提升项目23个。
沙坡头区持续加大产业扶持力度,预算投资402万元,维修改造海和村2270亩苹果产业园。今年经果林挂果面积达300亩,预计2024年全面挂果。
“主要是实施土壤改良、高效节水灌溉、铺设砂石路等,提档升级海和村苹果产业。”海和村党支部书记马小平介绍,“引进玉龙公司流转2270亩耕地,发展经果林产业,今年已经完成苹果地的培育改良。”
在提档苹果产业的同时,海和村积极发展壮大养殖产业,通过鑫沙公司改建养殖场,引导农户“出户入园”,目前海和村已有36户农户有入园意向,“移民农户分散养殖与企业规模化养殖利益进行有效联结,更进一步增加群众养殖收入。”马小平说。
此外,稳步推进劳务产业,海和村移民就业服务站目前已挂牌成立。对接附近的产业基地、大中型企业,以及劳务中介公司向外省区输出劳动力。马小平介绍,通过摸清底数,把海和村的适龄劳动力输送到与自己的劳动技能相适应的岗位。
产业旺起来,村子美起来。在推进移民致富提升行动中,海和村持续优化人居环境,栽植苗木7900株。
风起秋意浓,园里苹果香。放眼望去,一排排一行行的苹果树连接成片,红彤彤的苹果镶嵌在绿叶中,煞是养眼。“村在果园中”正是对如今海和村良好村貌的精准描绘。(记者 何耐江 文/图)
平罗:富民产业多点“开花”
灵沙乡村民在基地采摘菊花。
10月12日,走进位于平罗县灵沙乡光明村的瑾瑞源农业专业合作社,村民们将冷库储存的菊花进行筛选、加工、烘干等程序,制成药食两用的菊花。
“企业将村民的土地流转后提供种苗和技术,光明村、东润村、先锋村种植的菊花统一送到这里进行加工,菊花基地一年采摘4茬,亩产700公斤左右,每亩毛收入可达到3200元。”灵沙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王浩说。
近年来,灵沙乡调整种植结构,着重在“减玉米、稳小麦、提制种、扩蔬菜”“增‘两花’、试药材、种畜草、选特色”上下功夫,建设特色中药材种植基地1200亩。
“基地离家近,每人每天180元的工资,挣钱、顾家两头都不耽误。”光明村村民王月琴笑着说,从种植、采摘到加工环节,王月琴全程参与其中。
今年,该乡引进有资质的中药材加工公司发展菊花种植业,在推广试种160亩菊花的基础上,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发展北京菊种植,逐步形成育苗、种植、收购、加工等环节“一条龙”生产线。
确保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平罗县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效益,特色富民产业多点“开花”,缩小移民群众收入与全县平均水平差距。今年上半年,平罗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472元,增长12.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45元,增长12.6%。
集中打造河东现代奶业示范区,7个现代化牧场全部开工,奶牛存栏4.48万头,牧草种植10万亩左右;新建、续建宝丰镇千头肉牛养殖场、垣成牧业肉牛养殖场、辰鹏肉牛养殖场等建设项目10个,新建、续建肉羊规模养殖场10家。
与此同时,以姚伏镇、城关镇等乡镇为核心,建设设施蔬菜大棚、瓜菜集配中心、冷链物流等,加快瓜菜产业规模化,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截至目前,全县瓜菜总面积约为18万亩,总产量55多万吨,总产值3.8亿元以上。(记者 李良 文/图)
贺兰县银河村:温棚种植点“绿”成金
银河村家家户户发展种植业。
“去年人均收入18200元,位居全县行政村第一。”10月9日,贺兰县金贵镇银河村党支部书记马振锋,在村部和工作人员商议合作社分红事宜,村里55名入股的村民今年可以领到分红了。
2002年,银河村人乘着贺兰县发展设施农业产业的“头班车”,迎来第一次建设温棚高潮。3年时间,温棚数量从20栋增加到1000多栋。设施温棚把“菜篮子”和“钱袋子”连接了起来,也连起了银河村在外打工农民的返乡之路。
马泽红是银河村最早开始养牛贩牛的生意人,因前期投入大,收益并不好。但凭着生意人的灵敏,他看到村里发展温棚的前景,便下决心回村种温棚。不到5年时间,马泽红不仅买了小轿车,还在县城买了楼房。“现在家里大棚忙不过来,有时候还要雇人干活。”马泽红坦言,对眼下的生活很满意。
2006年开始,贺兰县设施温棚建设处于饱和状态,银河村遇到了“成长的烦恼”:蔬菜结构单一、价格低迷、销路受限。
一系列问题成为马振锋牵挂的大事,他暗下决心化解农户蔬菜销售的后顾之忧,为农户重新树立发展设施温棚的决心。
“那时候,银川周边村子都在建温棚,很多村因为市场行情不好温棚都拆掉了。”马振锋回忆,他带领村干部深入北环批发市场调查了解后发现:宁夏本地蔬菜只占市场总量的30%,大量的蔬菜要从外地输入,银河村蔬菜品质好,运输成本低,具有占有银川市场的优势。
马振锋深知效益是最有说服力的,他带头流转群众80亩土地,建设32栋温棚,扩大自家规模,用行动诠释发展设施蔬菜产业的决心。
2008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冻坏了部分蔬菜,但菜价却一路猛涨。从春天开始,银河村出现了第二次建设温棚的高潮,农户彻底打消了顾虑,不到3年时间,全村建成设施温棚2700栋。“村里成立合作社,我把全部家当都拿出来,投了7万块钱,每两年分红一次,一次能分1.4万元。”村民吴建忠是村里合作社55名入股村民中入股最多的一个。最早他以跑小货车为生,自从村里开始发展温棚种植,他便毫不犹豫把小车卖了跟着马振锋发展大棚种植。“咱农民一辈子离不开土地,干啥都不如在自己土地上种菜让人踏实。”吴建忠笑言,如今他种了3栋温棚,再加上分红今年的收入也有8万元了。
马振锋牵头组建瓜菜产销专业合作社,依托全村现有设施蔬菜大棚基地,建设蔬菜冷链物流中心和蔬菜交易集散中心,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通过资金入股、土地入股、温棚入股、参与经营管理等形式,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由“单打独斗”转变为“抱团经营”,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2005年,银河村联合银行开展信用贷款,3年贷款1000多万元,无一人欠款。”
“2009年银河蔬菜成功注册为‘金贵’牌蔬菜,被自治区评为著名商标。”
“2014年银河村建成蔬菜冷链基地,蔬菜可以错峰销售,避开滞销期,保护农民利益不受损失。”银河村一件件喜事让马振锋如数家珍。
销路一打开,蔬菜变成宝。“金贵”牌无公害蔬菜供应到上海、浙江、山东等地,走进大型农贸市场,端上了城市人的餐桌,银河村成为名副其实的“菜篮子”,银河村群众点“绿”成金,依靠设施温棚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记者 张晓慧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