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10月6日电(记者 陈静)500年前一只老鼠差点毁了伦敦;100多年前,哈尔滨因为一场鼠疫,6万条生命消逝;2020年方舱医院的一个夜晚,响起一首《往日时光》触动所有人的心弦……记者6日获悉,“生命至上”大型医学人文情境叙事倾情上演,展现白衣情怀,思考医学价值,叩问生命意义。
数十名医护人员本色出演。 上海市健促办供图这场以“生命”为主题的大型医学人文情境叙事演出,是上海医学界与艺术界联手,历经三年筹备、接受战疫洗礼、跨越百年时空,倾情呈现国内外抗疫与医疗救护的动人篇章。讲述、情景对话、集体朗诵等多种艺术表现交相辉映,直击人心。
上海市医师协会方面6日对记者表示,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与传染病的斗争史。一个全新的人文立意,来自全新的题材与艺术结构。
演出展现白衣情怀,思考医学价值。 上海市健促办供图作为指导单位的中国医师协会方面告诉记者,英国亚姆村的故事与鼠疫斗士伍连德博士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的舞台上。500多年前的鼠疫,英国南北交通要道的亚姆村,也有村民感染。为了阻击传染源,切割南北交通要道,保证北方的安全,村民实行自我隔离,用生命构筑一堵防火墙。344位村民中感染死亡达267人。他们以巨大生命代价,换来了英格兰北方的平安与繁荣。
多种艺术形式交相辉映。 上海市健促办供图清朝末年,哈尔滨鼠疫,在英国剑桥留学的伍连德博士,驰援东北,抗疫救灾。他提出鼠疫“人传人”的科学论断,发明“伍氏口罩”。为彻底杜绝瘟疫传播,他提出必须焚烧被感染的尸体,疫情就这样被伍连德博士控制。
120年后,驰援武汉抗击新冠病毒的许多举措,正是伍连德博士为后人作出的探索和一代代生命卫士的坚守传承。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方面介绍,编导团队早在三年前就开始探寻医学人文的立意与表达方式,2020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推动主创人员对医学价值与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和素材积淀。
知名艺术家表演。 上海市健促办供图全场长短不一的情境叙事共有17个,16个戏剧情境都为全新创作。除了一大批艺术名家,中青年演员与艺术院校学生,还有来自各大医院与区域参加抗疫的医护工作者代表。60位医护人员本色出演。据了解,还有很多医护人员参与创作。此次由中央歌剧院艺术名家康庄朗诵的《我是医生》,作者就是奉贤区的基层农村医生。
全场长短不一的情境叙事共有17个。 上海市健促办供图上海市卫健委方面表示,“生命至上”大型医学人文情境叙事,通过赞美生命与生命卫士的壮丽精神世界,引发人们对于当代人文建设的思考,激励人们在忙碌日常的同时,保持对崇高的向往与追求。用生命守护生命,用心灵温暖心灵,沉浸医学、回归人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