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海口10月5日电 题: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南繁青年的别样假期
新华社记者罗江、王军锋
国庆长假,三亚进入旅游旺季。一群年轻人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他们没时间打卡景点、逛免税店,却在田间地头穿梭,选择了不一样的假期“打开方式”。
上月底,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南繁学院在崖州湾科技城揭牌成立。10月2日,该学院4名硕士研究生来到位于吉阳区的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南繁基地,钻进育种大棚采摘棉花,计划带回去脱绒取种后继续种植。
出生于1999年的陈君丽头戴棒球帽、穿着图案时尚的黄色T恤,干起活来手脚麻利。和同龄人一样,她喜欢时髦的衣服,也爱逛B站,唯一与众不同的爱好是种地。休息间隙,她又扛起铁锹,跟着农民大姐学习挖沟、起垄。
“我的专业是农艺与种业,主要研究棉花。如果别人问我棉花怎么种的,答不上来就糗了。”陈君丽擦擦汗笑着说,他们利用假期到基地“义务劳动”,为科研打好基础。往后几天,他们将在60多公里外的崖州区南繁基地播种。
金秋十月各地喜迎丰收,海南正迎来忙碌的南繁季。国庆节当天,在崖州区中国农业大学海南育种基地,三亚中国农业大学研究院的6名新生在基地负责人刘波的指导下,对115份玉米育种材料进行播种。气温高达30多摄氏度,下地没一会儿汗水就浸湿衣衫。
博士研究生朱林一边播种,一边在记录本上写下材料名称、种植情况。长假期间,他还要到自习室做文献研究、数据分析。“北方一年种一季玉米,海南能种三季,育种周期大幅缩短。”朱林说,借助三亚的气候优势,他要抓紧时间科研争取早出成果。
2002年起,刘波每年到海南开展南繁工作,目睹了老一辈南繁人几十年如一日投身科研,也见证了这片热土诞生的一个个良种在全国大面积推广。2008年基地建成后他常驻于此,告别了北京、海南两头跑的“科研候鸟”生涯。
南繁育种的开创应用,能缩短农作物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育种周期。全国已育成的农作物新品种中,70%以上经过南繁基地培育。上世纪50年代以来,累计已有60万人次到海南开展科研育种,为“中国饭碗”筑牢坚实底座。
“过去南繁‘又难又烦’,不仅要找地搞科研,吃住也成问题。”刘波说,随着南繁硅谷建设推进,工作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南繁育种从过去的季节性加代繁育向常年科研育种转变。三亚中国农业大学研究院去年成立,硕士、博士的教学和科研实现常态化。
今年9月,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又迎来首批中国农科院、浙江大学的研究生。园区已引进11所知名高校,在培学生超千人。精装修的单人间、双人间宿舍拎包入住,数十个实验室和科研平台陆续建设……园区为研究生教学、科研及生活提供全方位配套保障,还将构建深度融合的产学研生态体系,为南繁硅谷建设夯实人才基础。
这个长假,陈君丽感觉过得很充实。忙碌之余她会到海边走走,和家人朋友视频通话“炫耀”在这上学有多幸福。这个阳光开朗的小姑娘目标笃定:向袁隆平等老一辈南繁人学习,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她说:“我希望能培育出以我名字命名的良种,让农民付出的每一分辛劳都能换来更大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