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兰州7月6日电 (记者 杨艳敏)7月初,暑运期间,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凤凰山下的兰州北编组站内,一列列钢铁巨龙在机车轰鸣中,来回穿梭,一片繁忙景象。
兰州北编组站是一个路网型铁路枢纽,不同于客运站,只办理货运业务,主要负责将南来北往的货物列车按照不同去向,进行重新分解、组合,因此有“列车加工厂”之称。
面对5种不同的机型,非常考验检测者的业务熟练程度和细心程度。早上8点,上行出发场尾部列尾作业室内交接班刚结束,白班正式开始。“90后”郭皎对着交接班台账仔细核对着各个方向列尾的数量和列尾电池电量,为白班作业做好准备。
列尾装置安装在每列列车最后一节车厢,用于实时监测列车风压,若遇到列车制动力不足等意外时,列尾装置会立刻发出警报,提醒司机作出判断和处置,避免事故发生,被称为“电子车长”,而列尾作业员就是负责列尾主机的拆装及维护,被称为“电子车长”修理师,郭皎就是这样一位女修理师。
中欧班列属于直通车,在车站进行技术作业,通常是先将原有列尾卸下,再将新列尾装上,相当于完成两次作业。 杨艳敏 摄核对完台账,郭皎抓紧时间开始对换下来的列尾进行逐台检测。上行出发场主要负责天水、迎水桥和成都方向的出发列车以及西宁和武威方向的直通列车,不同方向,列尾机型和电池型号不一样,检查方式和充电装置也不一样,同时面对5种不同的机型,非常考验检测者的业务熟练程度和细心程度。
预警系统发出提示音,技检通知从电脑桌面弹了出来,紧接着,值班员的电话也来了,“14道X8008次列车接近,中欧班列作业时间短,提前出务!”郭皎迅速从放置兰渝列尾的台子上拿下一台列尾装好电池,对股道、方向、车次和机车号再次进行核对后,在列尾主机输入机车号,确立列尾和机车的“一对一关系”后,提着20多斤的列尾走出作业房,向列车尾部走去,中途不时换一下手。1米6的郭皎体重只有90多斤,提着近自己三分之一体重的列尾走行2公里,对体力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1米6的郭皎体重只有90多斤,提着近自己三分之一体重的列尾走行2公里,对体力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中欧班列属于直通车,在车站进行技术作业,为了节约时间,通常是先将原有列尾卸下,再将新列尾装上,相当于完成了两次作业。
郭皎来到列车尾部,核对完尾部车号后,先将原有列尾装置卸下,再将新列尾主机卡到提钩杆上,将列尾风管与列车制动软管对接卡紧,用安全链将列尾主机与提钩杆绑紧,试拉确认安装牢固后,来不及停留,提着旧列尾快步沿着来时的路线返回作业房,和司机进行联控,确认列尾安装准确后,她才顾得上活动活动酸困的双肩。一趟作业下来,郭皎额头上已经沁出了汗水。
兰州北车站地处西北枢纽,作为路网型编组站,从义乌、苏州、武汉、重庆、郑州、西安开行的中欧、中亚班列都要在兰州北车站进行技术作业后,从新疆阿拉山口出境,平均每天要发送24.3列,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以及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运输保障。
过三年的锻炼,当初那个瘦弱小姑娘,已经成为一名可以单手拎列尾,在编组场里健步如飞的“女汉子”了。 杨艳敏 摄今年26岁的郭皎2017年参加工作,刚接触列尾作业时,瘦弱的她根本拎不动近30斤的列尾,更不要说提着列尾一口气在编组场里步行2公里了。班里的男同事看她体型瘦弱,照顾她,让她主要进行室内检测作业,不用出务作业,可郭皎却“不领这份情”。
她安装、检测的列尾从来没有出现过问题,是同事们眼中干活“靠谱”的好搭档。 杨艳敏 摄“都是列尾作业员,出务作业是本职工作,力气练一练就大了!”郭皎说到做到,出务作业每次都比其他人提前十几分钟,不能一口气把列尾拎到列车尾部,就中途歇一歇再接着往前走,一次也没耽误列车技检作业。经过三年锻炼,当初那个需要双手才能提起一个列尾的瘦小姑娘,已经成为一名可以单手拎列尾,在编组场里健步如飞的“女汉子”了,再加上严谨细心的工作态度,她安装、检测的列尾从来没有出现过问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