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的小区居民在新建的南塘园休闲娱乐。(摄于2020年)
民乐村部分居民入住紧临南塘园西侧的永乐家园。(摄于2021年)
民乐村部分地段纳入银川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及计划。(摄于2020年)
南塘园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摄于2018年)
红花渠沿线的“城中村”基础设施匮乏。(摄于2014年)
学生们下雨天走过临时搭建在红花渠上的木“桥”。(摄于2015年)
夏日的夜晚,租住在民乐村的人们室外乘凉。(摄于2015年)
夜幕下的民乐村。(摄于2016年)
“城中村”内狭窄的空间。(摄于2013年)
曾经,“城中村”的居住条件非常差。(摄于2010年)
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以其飞快的速度扩展,曾经“包围”城市的自然村落如今被迅速扩展的城市紧紧包围。在银川市兴庆区红花渠沿线形成的“城中村”问题也成为多年来困扰银川城市化进程的“痼疾”。“城中有村,村中有城;村外现代化,村内脏乱差。”这句话描述的就是2010年红花渠沿线“城中村”的景象。
银川市兴庆区民乐村就是一个紧挨红花渠中段的“城中村”,配套的基础设施不到位,导致这里曾经恶臭熏天、垃圾满渠、污水横流。在银川市城市形象不断提升的今天,这条周边居住人口达10多万的老渠,越发与这座城市格格不入,仿若银川市的一块“胎记”,无法轻易拭去。
2011年,银川市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对红花渠及沿岸部分“城中村”进行拆迁改造。截至2020年底,银川已经完成了对拥有6万余居民的民乐村和光华门村的改造。记者从2008年底开始用相机记录这一带“城中村”的变迁,记录城市生活中人们的千姿百态。12年间,共拍摄“城中村”照片数量达8万余张,如今有些“城中村”拆迁后已不复存在,这一幅幅照片,成为银川城市发展中一个特定时期的记忆。
“城中村”改造这项规模宏大的为民、利民、惠民行动,让民乐村部分群众告别低矮脏乱的棚户区、“城中村”环境,迁入宽敞明亮的新居,融入温馨舒适的都市生活,“城中村”改造,让城市“容颜”得提升、群众得实惠、社会得和谐。(记者 左鸣远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