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小作坊提升标准助乡村振兴 老品牌焕“新颜” 原创话剧《逆行者》上海首演 致敬白衣执甲的“逆行”战士 在皖台胞:“在这里我感到非常安全” 江西22岁辅警跳入水中救人:群众获救,他却牺牲了(图) 裕固族艺术“拾荒者”:建特色村寨不收门票留住“民族记忆” 广州累计636万人已完成全程接种 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系列丛书要为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黑龙江省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北极村景区关闭 “妈祖故里”首期湄洲讲堂开讲两岸文创合作 云南澜沧发生3.8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安徽岳西“新农人”:“这里的黑猪肉吃出了小时候农村的味道” 三峡船闸迎来“成人礼” 18年累计通过货物逾16亿吨 湖南郴州汝城民房垮塌12人被困 5人死亡7人受伤 云南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4例 为缅甸、柬埔寨输入 “黄变绿” “少变多” 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完成生态蜕变 “海上游湄洲”首航成功 360度体验“妈祖故里”风光 湖南汝城县民房垮塌12人被困 已造成3人死亡 云南野象北上正常吗?野生象是迁徙物种吗?一文科普→ “缤纷塞上·惠民乐购”消费季启动仪式在银川举行 宁夏现代农业“特”字当家品牌“闯”路 抗疫一线医务人员英雄群体:大医精诚写大义 中宁县举办首届乡村旅游暨枸杞饮食文化节 星光巷社区的“一号工程” 宁夏化工产业拓宽集群发展路 宁夏枸杞贵在道地 网络名人开了眼 报告:本科留学生最关注教育质量、就业前景及安全因素 “我在广州,一切都好”——外国人眼中的广州抗疫 【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村:从穷山沟到“太行明珠” 广州芳村,熟悉的烟火气正在归来 【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探访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绿色生态企业 四川攀枝花盐边县寻找新冠密切接触者同乘人员 深圳近日新增病例感染Delta变异株 系境外输入关联病例 江南华南贵州等地有较强降水 冷涡持续影响东北地区 调整生育政策 适应时代发展 抗疫中的“洋老广”:我在广州挺好的 市民举报与疫情相关的诈骗 谨防利用疫情诈骗新花样 太空新生活,“开门”也有“七件事” 云南北移象群在峨山县大龙潭乡小范围活动 人象平安 【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废弃矿区变身生态公园 武安“城市伤疤”披绿重生 【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邢台临城县:擦亮生态名片 【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走进前南峪 探访太行山小乡村的“致富经 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丨绿色发展和脱贫致富故事折射华丽蝶变 车站安检员在值班时玩游戏 媒体:防控不容“开小差” 【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探访邢台临城的“生态发展之路” 男子得知16岁儿子非亲生 获赔3万精神损害抚慰金 山西以大项目建设推动文旅产业升级 特色项目丰富游客消费选择 【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邯郸武安白沙村: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位普通百姓 志愿填报服务机构身价暴涨 花钱填报志愿靠谱吗? 中国电竞赛事收入3.6亿美元 成为收入最高的电竞市场 偷拍女生按“美丑”展出,“艺术”别成偷拍幌子
你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新闻 >

安徽小作坊提升标准助乡村振兴 老品牌焕“新颜”

2021-06-20 15:03:04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合肥6月20日电 (记者 吴兰)“70后”佘丰收3年前回到老家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院村开始种植生姜。见到她时,正忙着用自产的白姜热情招待来客。

“我们大院村是白姜的核心产区,种植和腌制白姜是许多村民世代相传的技能。”佘丰收介绍说,其父辈都种植生姜,但仅限于小作坊式生产,自家食用或亲朋好友间分享。她说:“以前村民就将白姜放在户外露天晾晒,也没有消毒和密封程序,卫生很难保证。”佘丰收这两年升级了自家的腌制生姜产线,增设了杀菌设备冷库等,用标准来提升技艺和保障食品安全。

铜陵白姜是铜陵“八宝”之一,其加工制作技艺被列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铜陵白姜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7年,铜陵白姜种植基地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目前,白姜产业已从原先田间地头的“一家一户”式的家庭作坊逐步发展成为拥有一批拥有一定资本和技术优势的现代化白姜企业,初步形成了种植、生产、加工到销售和白姜生态旅游一体化的产业格局。

佘丰收家的姜田。 吴兰 摄佘丰收家的姜田。 吴兰 摄

为保护诸如铜陵白姜在内的老品牌,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2019年底,安徽省食安委制定了《安徽省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在全省部署开展为期三年的小作坊专项整治行动。

在安徽省铜陵市,当地结合本地小作坊业发展实际,制定了《铜陵生姜小作坊生产规范》,大力推动生姜小作坊改造升级。在佘丰收所在的铜陵市郊区现有食品生产小作坊70户,通过建立了“一户一档”的动态管理档案等措施提升小作坊产品的品质和“颜值”。

铜陵市天门镇兴化村种姜“老把式”朱贤友介绍,过去因为不成规模种植以及市场经营秩序混乱等因素,铜陵生姜被外地姜挤压的厉害。“但这几年不一样了,尽管价格高于市场其他品类的姜,但是自己种的姜不愁卖,还有很多老客户来定制生姜。一亩田除去成本,收成也更高了。”

在安徽省六安市,则明确了《六安市食品生产小作坊集中示范区创建基本标准》《六安市诚信示范小作坊创建基本标准》及其创建程序等。组织召开食品生产小作坊集中示范区推进会、开展食品安全现场培训会、指导成立挂面协会、制定《六安手工挂面小作坊生产规范》团体标准。

革命老区金寨县近年来将食品小作坊提升改造、品牌打造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创新推行“一品一策、一坊一策”改造模式,持续加大部门指导、示范引领力度,加快推进小作坊转型升级,全县小作坊实现了由“脏、乱、差”向“小而精”的快速转身。

据安徽省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监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0年底,安徽全省普查建档的8780家小作坊已全部取得登记证,实现了登记率100%的工作目标。全省已对8780家小作坊开展了监督检查,实现检查覆盖率100%。此外,建立食品生产、流通、餐饮各环节信息共享和联合整治工作机制,严禁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使用无证小作坊产品;开展无证小作坊产品源头追查,严格阻断无证小作坊产品销售渠道。据统计,2020年全省立案查处无证小作坊207家,依法取缔12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