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济南6月8日电 (刘大炜)“2021·黄河保护与发展论坛”近日在山东济南举办。来自相关行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展开探讨交流。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如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曹文洪指出,虽然当前黄河流域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一些进展,但生态脆弱、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并未根本改变,加上沿黄地区采矿、化工、冶金等产业规模大,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仍然易发。再者,黄河流域各省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较低,区域差异性较大,经济增长疲弱之势明显,产业同质化程度高,缺乏统一规划和统筹。
对于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张丛林认为,总体思路应是因地制宜,均衡黄河沿岸区域生态保护与发展间的关系。在生态保护过程中倒逼粗放型农牧业、采矿业等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为生态产业发展开拓空间;在发展过程中提高相关地区“自我造血”功能,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郑州大学黄河生态保护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院首席教授刘建华认为,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必须做到协同发展。中部地区人口多、市场潜力大。如果能与中原城市群协同发展,山东半岛城市群可以在其中发挥龙头作用、带动区域发展,这也是山东半岛城市群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继长江保护法正式施行后,水利部4月底公布《黄河保护立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征求意见,黄河保护立法提上日程。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政策法规局副局长归帆表示,通过开展立法,系统解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完善相关法治保障体系并上升到国家法律高度,这在黄河治理史上还是第一次,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黄河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从上古时期至北宋,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留下众多文化遗产资源。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万金红注意到,当前在这些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上存在许多问题,如资源分布状况不明确,文化研究整体性、系统性不强,多头管理现象明显,规章制度不健全等。如何让文化资源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更协调,是未来值得思考的问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