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宁6月4日电(祁增蓓)记者4日从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青海高院”)获悉,2020年,青海法院共审结一审环境资源案件2060件,同比上升111.93%,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法治守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
为迎接第50个世界环境日,青海高院当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20年该省法院环境资源司法审判工作情况,并发布6起典型案例。
发布6件的典型案例,分别涉及非法捕捞水产品罪案;非法采矿、污染环境罪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协议司法确认案;非法持有枪支、弹药及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案、环境污染责任纠纷等领域。
其中,被告人华某非法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系2016年被告人华某的母亲在果洛州玛沁县雪山乡浪麻襄村放牧时发现1只小鹿便带回居住地饲养,几个月后因无力饲养,便让被告人华某带回家喂养。
被告人华某将小鹿带回黄南州同仁市兰采乡某村饲养。2017年初,被告人华某以7000元价格将小鹿出售给南太某某和才某某(二人另案处理)。
经鉴定,案涉小鹿为白唇鹿。白唇鹿系《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一级保护动物,除上世纪七十年代赠送给斯里兰卡和八十年代赠送给尼泊尔的两对外,其余均分布在中国青海、甘肃及四川西部、西藏东部地区,为青藏高原特有物种。2020年4月17日,涉案白唇鹿被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救护收执。
案发后,考虑到该案在牧区具有典型性和教育意义,同仁市法院将庭审现场“搬到”兰采乡农、牧民身边公开巡回审理了此案,被告人当庭表示认罪,当地村委干部、民众等100余人旁听了庭审。
青海高院表示,该案的典型意义在于明确驯养、出售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涉嫌犯罪,同时为培育当地居民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为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