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汉尧石墨烯储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展厅里展出的产品。
银川闽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组装扫地机器人系列产品。
宁夏小巨人机床有限公司装配工厂。
贺兰县常信乡寇家湖光伏渔业养殖区。图片均由记者 李靖 摄
前言
今年以来,银川市把握高质量发展的要义,从党史学习教育中积蓄力量,转化为干实事、谋发展的实际行动,聚焦自治区九大重点产业,以高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导向,认真落实一线谋划发展、一线检视问题、一线推动落实“三个一线”工作机制,摸清基本底数,把握基本政策,掌握基本规律,依据本地产业特点和发展方向,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大力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食品加工“三新”产业,拉开了高质量发展序幕,在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这个大舞台上,奋力展现着首府新作为。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是确保“十四五”时期开好局、起好步的重点所在。
五年看头年,开局是关键。今年以来,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银川市认真落实一线谋划发展、一线检视问题、一线推动落实“三个一线”工作机制,以干实事、谋发展的实际行动,聚焦自治区九大重点产业,大力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食品加工“三新”产业,在建设先行区中展现首府新作为。
布局新材料 全产业链激发新活力
新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发展的关键保障,也是银川市优势特色产业。近年来,银川市把培育新材料产业作为带动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攻方向,积极融入双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新材料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龙头企业和领军人才不断成长,整体实力大幅提升,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发展。
今年以来,围绕新材料产业“建链补链强链”,银川市运用和落实“三基本”工作法和“三个一线”工作机制,进一步聚焦新材料产业集群化发展、骨干企业培育、产业链招商、科技创新等领域,全力推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对全市24户重点新材料企业开展精准运行服务,特别是重点龙头企业,围绕延伸产业链、畅通销售链、构建技术链、保证人才链,形成域内链条循环。同时,紧扣优势产业骨干龙头企业配套需求,解决产业企业配套短板问题,降低企业物流和时间成本,增强发展韧劲。对域内企业为提高对龙头企业配套能力进行的软硬件投入给予资金支持,重点解决光伏硅和蓝宝石产业上游原材料、光伏玻璃以及长晶、切片过程节能节水等问题。此外,还实施《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大新材料企业帮扶支持力度,对规上企业产值较上年增长部分给予奖励,支持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打造稳固产业生态。
在银川,一批如隆基股份一样的企业正潜心打造优势新材料产业链,努力提升着产业辐射力。以隆基股份为龙头,银川市建立从太阳能级单晶硅棒、硅片、电池、光伏组件、分布式光伏电站到地面光伏电站的全产业链,成为全球重要的单晶硅切片生产基地,隆基股份在银川的“家业”逐渐丰实。
“未来,我们将扩大光伏硅、蓝宝石产业规模,巩固全球最大单晶硅棒、硅片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工业蓝宝石晶棒生产基地地位。引进国内头部企业,做大铜基新材料产业,培育大尺寸半导体硅片产业链,布局高纯石墨、反渗透膜等新材料产业,把银川市建设成为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新材料生产基地。到2025年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其中:光伏硅产业突破700亿元,铜基新材料产业达到100亿元,蓝宝石产业突破100亿元,形成若干10亿级产业。”银川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持续优化 新能源产业着力崛起
“储能电池产业目前引进了汉尧石墨烯、核芯锂电池两企业,汉尧石墨烯三元正极材料和导电浆材料项目,实现了8000吨三元正极材料的生产能力。”银川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两家企业预计2021年实现产值4.5亿元,银川市核芯科技有限公司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基地项目达产后预计将形成日产约80万只锂电池、120万组锂电池包的生产规模,综合年产能预计2.5Gwh(亿瓦时),预计2021年实现产值0.5亿元。
银川市电网已形成220千伏环网为主供网架,向110千伏及35千伏电网辐射供电的网络结构,与自治区750千伏双环网联络能力显著增强。银川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颖表示,电网接纳新能源能力大幅提升,2020年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量56.94亿千瓦时,占全市发电量的5.8%,占全市用电量的16.8%。
提升亩均产出比,充分利用土地的价值创造更多的清洁能源,是未来我市发展该产业的重要方向。银川市利用现有风电场、光伏电站空闲土地和输送电网络,启动建设风光互补项目,在负荷中心因地制宜建设分散式发电和分布式光伏,通过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推动存量光伏、风电项目提质增效。同时研究和规划能源互联网,建设数字化智能电网基础设施,提升电网接纳各类源荷的能力。
在风电领域银川市将继续发力,引进3.0MW以上主流风机技术,做好区内及周边风电项目的整机配套和组装技术服务,加快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风分散发电机组和关键零部件,积极融入国内风机产业链。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基础,加大研发投入力量对核心技术进行升级,掌握市场主动权是我市探索清洁能源装备制造领域的方向。
今后,银川市将继续开展智能电网技术创新及实践,完善智能电网多环节综合互动的服务模式,引导社会用户参与新能源消纳。充分应用“大云物移智链”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在传统电网基础上推进实施能源互联网等项目。
多元赋能 食品产业提质增效
自从今年4月份参加了由银川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的农村电商及微视频编创应用能力培训班后,灵武市枸杞种植户杨斌就开始天天研究直播带货模式。杨斌从事枸杞销售已经多年,去年他开始涉足枸杞加工领域。
加工设备买了回来,加工人员也请来了,但如何让好产品有好名声、进大市场依旧让杨斌犯难:“以前就是收回来枸杞,然后再转手卖出去,比较容易,现在电商这块儿还真不知道怎么销售。”
正当杨斌一筹莫展时,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的农村电商及微视频编创应用能力培训班开班了,听闻消息后,杨斌第一时间就报了名,那段时间他跟着培训老师系统学习了“互联网+新零售”知识、视频作品创作设计与编导方法、短视频直播带货进阶、电商直播的发展趋势及岗位普及等课程。“学完回来后,自己也做了很多尝试,用了三四天时间,通过直播带货就卖了近万元!”杨斌说。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市农业农村局坚持把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贯穿全年的重大政治任务,陆续举办银川市农村电子商务培训活动、宁夏特色农产品系列营销活动等,不断拓宽线上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杨斌从事的枸杞加工产业契合了当前我市提出的新食品加工产业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营养健康食品的需求空间不断增大,全市绿色食品产品结构不断丰富,精深加工食品比重逐渐上升。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561家,其中从事食品加工的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1家,占全区的68.7%,涌现出百瑞源、兴唐、昊王、厚生记等一批示范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虽然全市新食品加工产业逐步壮大,但仍存在产业总体规模较小、农业集约化程度不高,合作经营、股份合作、产村融合等融合模式发展不充分,龙头企业缺乏关键技术等问题,绿色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银川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聚焦民生服务办实事,加快推进国家绿色农业发展先行区核心区建设,推动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调优种养结构、调大经营规模、调长产业链条,不断推进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着力促进小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产品市场深度融合,培育扶持合作社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努力实现小产业向全链条转变,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记者 范晓儒 鲍淑玲 梁小雨 李鲲鹏)
记者手记
增长速度怎么稳,转型升级怎么办,银川高质量发展之路怎么走?是“十四五”时期银川市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需要不断用实践来回答的现实课题。产业是核心增长极的根基,产业不新、不强,经济增长就无望。在奋力实现“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做好表率”的声声战鼓中,银川市根据经济发展规律和发展现状,摸清基本底数,把握基本政策,掌握基本规律,大力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食品加工“三新”产业,坚持变中求新,坚持项目导向、招商引资、环境营造,激发改革推动、创新驱动、投资拉动活力,用更少的环境损耗、更高效的能源利用、更具产业链延伸性的布局,把更多的产业做大做强,把更多的市场开拓出来,把更多的发展实效积累起来,掀起了新一轮产业加速发展热潮,真正打开了经济发展工作新局面,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记者 范晓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