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很多人不知道,成年后体检时“不小心”发现的肾脏病,有相当一部分其实在儿童时期已经存在。儿童肾脏疾病被称为儿童健康的沉默“杀手”,早期孩子不痛不痒,有一定的隐匿性,容易被家长忽视,如果发现不及时,肾病可能会发展为尿毒症。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梁丽俊呼吁,儿童肾脏病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早控制,建议家长定期带孩子进行尿常规等检查。
遗传、感染等都可诱发儿童肾病
家住鼓楼附近的8岁女孩小冰(化名),半年来一直脸色不好,且眼皮浮肿,夜尿增多。最近,家长带小冰到医院就诊,才知道孩子患了慢性肾衰竭。
近年来,小儿肾脏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年龄只有11岁、12岁的儿童尿毒症患者已不罕见。“科室每年收治儿童各类肾脏疾病患儿400~500例,比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感染、血尿、肾小管酸中毒等,其中不乏急慢性肾衰的,今年一个六岁的孩子已经做了肾移植。”梁主任惋惜地说。
儿童患肾脏病的原因很多,除了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功能紊乱,还与感染因素有关。“儿童由于抵抗力差,出现感冒、扁桃体炎等时,如果不及时有效控制感染,可能诱发肾脏疾病。”梁主任分析。
这些习惯也伤孩子肾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让孩子的肾脏“受伤”,比如长期高蛋白饮食、食盐进食过多、滥用药物、过度肥胖、长期憋尿等。“孩子感冒发烧很常见,一些家长会随意给孩子吃感冒药。但有的解热镇痛药对儿童副作用很大,有的抗生素带有较强肾毒性,还有的中草药可引起肝肾损伤,一旦乱用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不可逆的肾脏疾病。”
有的成年肾病患者在孩童期已埋下祸根。梁主任指出,儿童时期的肾脏病变可能导致成年后的慢性肾脏病,未能良好控制的肾脏病有逐渐进展至肾功能衰竭的风险。大量数据表明,一些成年人的高血压、蛋白尿及慢性肾脏病在儿童时期就已经存在。“所以,儿童时期的肾脏病需要积极妥善的治疗,并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密切观察和随访。”
识别孩子肾病的早期信号
虽然许多儿童肾脏病起病隐匿,易被家长忽视,但家长只要仔细观察,还是可以发现一些疾病的蛛丝马迹。
◆1.尿液异常
正常小儿新鲜尿呈淡黄色或黄色、透明,虽然尿色可能会因特殊食物、药物改变,但当尿液呈红色或酱油色、茶色、淡绿色、白色,或有白色絮状沉淀时,应就诊;尿中泡沫细密,不易消散。
◆2.排尿异常
孩子如果说排尿时有尿频、尿急、尿痛、腹痛等,需要警惕尿路感染。但3岁以内的婴幼儿更多表现为发热、胃口差、排尿哭吵、尿有异味等。
◆3.浮肿
孩子时常有双眼睑浮肿或颜面浮肿,晨起较明显。
◆4.生长发育落后、长期厌食、恶心、呕吐、无力
梁主任提醒,即便是没有上述异常表现,也建议家长每年带孩子进行一次肾脏病筛查,包括尿常规、泌尿系B超、肾功能检测。
以激素为主的综合治疗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是儿童最常见的肾脏疾病。而肾病综合征目前仍需以激素为主的综合治疗,部分孩子需要加用免疫抑制剂,往往治疗周期长。孩子出现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以后,需要完善系统检查以明确诊断,对于原发的单纯型肾病综合征,多以应用激素治疗为首选方案,80%以上的儿童对激素治疗敏感。
注意的是,家长需要带孩子到正规的医院就诊,切忌偏听偏信、乱用药物,延误孩子的最佳治疗时机,甚至引起肾功能的衰竭。使用激素治疗的时候,应适当补充钙和维生素D。
小贴士
肾病儿童生活上注意这些
梁主任还强调,肾病儿童生活中的调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肾病综合征的儿童在疾病发作期,伴有水肿、大量蛋白尿或高血压时,应严格限制盐的摄入量,采用低盐饮食,每日钠盐摄入量为1~2克;在疾病的缓解期,尿蛋白转阴,无高血压,每日钠盐摄入可略增加至2~3克。
肾病综合征儿童在疾病的发作期,从尿中丢失大量蛋白,因而有蛋白尿和血浆蛋白降低等现象。宜选用容易被机体吸收的优质蛋白,如瘦肉、鱼肉、牛奶、鸡蛋等。
患肾炎的孩子要注意休息,避免参加剧烈体育活动,比如长跑、足球、舞蹈,同时预防感染以免病情反复或迁延。何时可恢复正常的体育活动,要听从专科医生指导。(记者 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