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送别闪耀星空的“袁隆平星” 南繁故事 一粒种子的热带旅行 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影响几何?低收入劳动群体从中受益 产自中国的樱花怎么就成了日本国花?快来涨知识! 探秘亚洲最大种质库:52万种子沉睡待命,有的冬眠37年 外卖小哥凌晨捡到15万 先送货还是先还包? 专家:云南漾濞还将有余震起伏活动 详解云南、青海地震:处不同断裂带 不做关联性分析 一幅作品缅怀袁隆平的“两个梦想” “身边人”忆袁隆平:20元一件的衬衣穿着都觉得好 凑百万买的婚房竟是“凶宅”法院判买家可退房并索赔 安心与安全——云南漾濞受灾群众安置见闻 云南漾濞:地震受伤的30名人员全部脱离生命危险 广州新增1例无症状感染者 系之前确诊病例的丈夫 送别袁隆平:他是年轻一代最值得追的"星" 福建追回“红通人员”30人 “一案一策”精准追逃 南方雨带将南压减弱 华北东北等地多大风天气 北京今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雨 阵风可达7级 深圳4名无症状感染者初步推断与国际货轮作业有关 73岁“发烧友”心愿:有生之年建相机博物馆 独家采访还原马拉松事故 有人从手脚麻木到失去意识只用4分钟 31省份新增确诊病例18例 均为境外输入病例 云南大理漾濞震区:烟火气再现 民众生活有序恢复 扫码点餐引热议:点个菜而已,为何要收集个人信息? 向震中挺进!——武警青海总队果洛支队抢险救援见闻 全链条节粮减损需从哪些方面发力? “天问探火”背后的功臣:4亿公里外“长途接线” 甘肃山地马拉松为何21人遇难?专家:对失温危险重视不够 南水北调全媒调研小分队采访札记之四:黄河何以在这里变成“立交河” 北大教授耄耋之年谈师德:身教远胜于言教 宁夏核雕“守”艺人:游刃方寸间雕出世间百态 画好学生睡眠“同心圆” 看科研“国家队”有哪些宝藏?——中科院第十七届公众科学日探秘 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美术摄影展开幕 归去来兮 红莓花开——追记袁隆平的音乐情缘 教育部等八部门发文:全面清理整顿“大学”“学院”名称使用乱象 高水准“神仙打架” 白玉兰奖提名发布引关注 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赛21人遇难 专家解读三大备受关注问题 守护,为了群众的安危 厦门警方:一网民侮辱逝世院士专家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新华热评:一场惨剧,声声警钟! 追忆袁隆平校友:让勤朴博学精神永放光华 中新微评:端碗吃粮放碗骂人,不是吃得太饱,而是良心坏了! 甘肃山地马拉松救援:攀爬百米高差山地,有遇难者落入崖底 从7到7000,从秦岭到东亚:朱鹮重新发现40周年 湖北一企业非法占用林地被判异地开荒种树 泪目!夫妻寻子30载走遍20多县市 认亲现场一家人相拥痛哭 越野终点是“回家”——业内人士共话守好户外运动安全底线 青海玛多7.4级地震:余震1169次,空间分布长170公里 袁隆平的浙江情:四十载种稻 千万里梦不改
你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新闻 >

记者手记:送别闪耀星空的“袁隆平星”

2021-05-24 09:06:17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长沙5月24日电 题:记者手记:送别闪耀星空的“袁隆平星”

记者刘双双

24日,天刚微明,庄严肃穆的长沙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外,我手持菊花,深怀感恩与不舍,前来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做最后的告别。

22日13时07分,享年91岁的袁隆平带着他毕生追求的“两个梦想”,永久沉睡在他热爱的这片土地上。自那一刻起,一场民众自发、刷屏网络的告别仪式就在每一个有着袁隆平足迹和记忆的地方开始了。

在中新社工作十余年间,有幸多次与袁老面对面采访。未曾想到,2019年9月5日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接待室采访完袁老后的那张合影,成为了我追思偶像的最后寄托。

2018年10月18日,由中新社组织的德国主流媒体采访团与袁隆平合影。 杨华峰 摄2018年10月18日,由中新社组织的德国主流媒体采访团与袁隆平合影。 杨华峰 摄

淡泊名利的袁老生前从来不认为自己是“明星”。尽管捧回荣誉无数,但每次面对媒体,皮肤黝黑的袁老却总是笑称自己就是下地干活的农民,是大地的儿子。

“荣誉多了是麻烦,是包袱,我渴望急流勇退。”幽默风趣的袁老很快又话锋一转,非常认真地说,“在事业上就要勇往直前,发挥老骥伏枥的精神。”

“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要种出好水稻必须得下田。”这是袁老的学生听得最多的一句话。也正是因为这种信念,袁老身体力行,大多数时间都是在田间地头,为圆他的“禾下乘凉梦”而奋斗。直到今年3月,91岁高龄的袁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不慎摔跤,从此便再也无法回到他牵挂的试验田。

“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是袁老终身追求的另一个梦想。为帮助全世界人民解决粮食危机问题,袁老总会在各种大小国际专业会议上出现,用他那颇有特色的英语推广杂交稻。袁老自嘲,“我说的是Chinglish(中式英语)。”

很讨厌应酬和繁琐会议的袁老,却多次接受了中新社组织的海外华文媒体或境外主流媒体的专访。袁老曾笑着对海外媒体记者说:“我要请你们免费在海外做‘广告’,所以一定要认真给你们介绍下杂交稻的情况。问题随你们提,我都会回答。”好几次,率性的袁老叫停现场翻译,直接和外媒记者如流对答。

2013年7月7日,“追星”而来的澳大利亚《大洋日报》记者陈贺义采访完袁老后,专程送上一幅写有“让世界告别饥饿的伟人,华人因您而自豪”的条幅。曾采访过袁老的德国广播电视联合会(ARD)驻华记者吴策(Steffen Wurzel)22日发表文章纪念袁隆平,回忆了2018年采访袁老的场景,并称其为“中国的科学英雄”。

这些历历在目的场景,让我至今觉得,那个喜欢自称为“80后”“90后”、力争要当“00后”的乐观、积极的袁老并没有离去。他还会很认真地反复问我:“你是哪个媒体的?”,然后又笑着说:“哦,哦,我记得呢。”随着年岁渐高、听力锐减,其实老人可能根本记不起,但为了让我不尴尬和伤心,他总会这么贴心地回复一句。

连日来,循着袁老最后“回家”的路线采访,看着失声痛哭、默默跟随灵车奔跑的人群,看着悼念厅外摆满的鲜花和稻穗,看着来自全国各地的“隆平人”纷纷赶来,看着满头白发的老人和青年学子星夜兼程前来告别,我开始相信,袁老并没有离开。

广袤大地上有袁老播下的“种子”,高产优质的超级稻正在帮助越来越多的国家解决粮食危机;科研工作者接过了袁老的“镰刀”,矢志不渝地进行着科技创新;年轻一代接续着袁老的“我有一个梦”,以祖国和人民的需要为己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袁老,您播下的一颗“种子”,已让我们牢牢握紧大国饭碗,也给所有人留下了沸腾的梦想和坚定的期许。如今,您去往了星辰,化作那颗早已为您命名的“袁隆平星”,继续守望这片您深爱的土地。袁老安息!您的两个梦想终将变为现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