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长沙5月23日电 题:殡仪馆外的送别
作者 王昊昊
“这是殡仪馆有史以来自发前来悼念逝者人数最多的一次。”22日晚11时许,长沙明阳山殡仪馆(下称“殡仪馆”)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中新社记者,当日下午4时许就陆续有民众前来悼念袁隆平院士,一直没停。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91岁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逝世。
是日下午,运送袁隆平院士遗体的灵车从医院出发前往殡仪馆,中途专程绕行他曾工作过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及其居住地。这一路,无数各地民众夹道护送袁老,高喊“袁爷爷一路走好”。
5月22日下午,运送袁隆平院士遗体的灵车从医院出发前往长沙明阳山殡仪馆,中途专程绕行他曾工作过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及其居住地,图为市民和学生自发前来送别。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袁隆平院士的遗体护送到殡仪馆后,这里成了民众送别袁老的主要场所。虽然尚未正式设灵,但殡仪馆外聚满了前来悼念的人群。
晚9时许,记者看到,临近殡仪馆的路段持续拥堵;殡仪馆外的道路两旁停满了各地牌照的车辆;殡仪馆外民众排起了多行等待悼念袁隆平院士的长队。
由于暂时不能入馆吊唁,民众便自发在殡仪馆门口的临时疫情防控监测点内设立起“临时灵堂”,几张长方形的大桌子上摆放着一张袁隆平院士的遗照,遗照前是成堆的鲜花。
“虽有消息说明天会有正式悼念活动,但大家都不愿等到明天才来送别袁老。”来自成都的冯寒珂正在长沙出差,也特意赶到殡仪馆为袁老送行。“临时灵堂”前,他手捧十余束菊花排队等待,“家人朋友知道我在长沙,都打电话让我分别表达他们对袁老的哀思。”
送别袁老的人群中,有带着小孩的家长,有专程从外地赶来的农民,有“组团”前来的学生,也有坐轮椅前来的腿疾者。
“想跟袁老说说心里话,一是希望他老人家一路走好,二是希望袁爷爷走得安心,毕竟他已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们会继续完成他的事业和梦想。”有腿疾的“95后”长沙小伙刘洋,在家人的陪同下为袁老送别。
图为市民手持横幅送别袁隆平。 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我们年轻一代没有经历过饥荒的年代,没有饥饿的记忆,但父母、爷爷奶奶经常会说起他们经历过的困难年代。”刘洋说,他的父亲曾吃过糠,也因此导致胃出血,甚至进行整个胃切除,并终因胃肠道疾病去世。“正因为家庭经历过这样的不易,我们才要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感谢袁老的无私付出。”
“袁爷爷永垂不朽!”向袁老敬献鲜花时,长沙市铁路第一中学高三学生小顾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放声大哭:“依然不相信袁爷爷去世这件事。”
小顾当天下午在教师办公室取试卷时听到袁老逝世的消息。“当时办公室里七八个老师在午休,听到这个消息后他们都很震惊,直呼不可能。回到教室后,我们语文老师用颤抖的声音告诉了同学们这一消息,很多同学当即就偷偷抹起了眼泪。”
小顾和袁隆平院士素未谋面,但她常在网上看到关于袁老的采访视频。“袁老看上去很亲切。”小顾说,在她和同学们的眼里,袁隆平院士是一个特别伟大、无私且值得所有人学习、尊敬的人,他关心百姓,关心民生大计,关心世界各地人的饥饿问题,也乐意帮助那些贫困地区摆脱饥饿,是一个真正的人民英雄。
夜深了,随着前来悼念的民众不断增多,“临时灵堂”的桌子也越来越不够用,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只好新搬出几张桌子,供民众摆放鲜花。
大量外地的民众通过外卖平台向袁老表达哀思。当晚11时许,一位李姓外卖员告诉记者,他已接了6个湖南省外民众代为袁老鲜花寄哀思的订单,包括郑州、温州、西安等地,最远的是新疆的民众。
“国之功勋,民之福泽,永远怀念,国士无双,温州龙港人陈翔等。”“长沙的、湖南的、中国人民的,世界人民的袁爷爷,一路走好,长沙五一中路小学四甲班杨文博。”“当代神农,国士无双,袁嗲嗲千古。”……鲜花里的卡片上,写满了民众对袁隆平院士的惜别之情。
图为民众在袁隆平居住地悼念。 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我们也是农村出身,袁院士专家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解决了我们农民的吃饭问题,所以吃饭时我们也会更加想起袁隆平爷爷。”长沙人肖丽华和丈夫带着两个孩子前来送别袁老,“平日里我们经常教育孩子粮食来之不易,带孩子来送别袁老,为的是让孩子自小根植节约、感恩的理念。”
肖丽华一家四口当晚10时就来到了殡仪馆,但至11时30分许他们还守在现场。她说她想多陪陪袁老。
22日晚11时40分许,袁隆平院士的家属透露,根据袁老丧事从简的遗愿,23日殡仪馆将不安排民众前来悼念。
得知此消息后,又有大批民众纷纷连夜赶到殡仪馆。记者23日2时许在殡仪馆外看到,带着小孩的家长、撑着雨伞的情侣、手捧鲜花的少年还在络绎不绝地涌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