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残日:为残疾人办实事,需要看见“未见” 云南新增境外陆路输入确诊病例3例 上海明起启动76岁及以上人群新冠疫苗预约接种 洱海坠机4名机组人员被批准为烈士 数千干部群众悼念 圆桌小记者体验“消防员” “课后三点半”如何助力“双减”? 七旬太婆横穿篮球赛场被撞伤,赔不赔 轮胎飞出砸伤路人虽无过错仍应赔偿 北京降雨逐渐停歇明后天或冲击30℃ 未来一周有望入夏 未来“白衣战士”津门同台竞技 票房这么火爆,如何请视障人士“看”一场电影? 武汉、苏州遭龙卷风突袭12人不幸遇难 陕西佳县一农户家砖墙倒塌 一辆小轿车被埋致3人遇难 盲人周彤和导盲犬小杰出行路:进入公共场所多次遇阻 10个鸡蛋骗走老人1000元 2021年北京积分落户13万人在线提交申请 北京:毕业生入职体检结果可互认共享 成都首例!这家公司出租非法改装车被罚 佯装成功商人 诈骗90余万元 警方通报辅警执法直播中被撞飞:犯罪嫌疑人已投案 他们,为你的诗与远方打工 四川理塘县一村支书巡山途中遭遇野猪攻击 不幸遇难 辽宁新增4例本土新冠确诊病例、5例无症状感染者 穿行在京沪高铁上的女子乘警组 101岁老人白内障手术成功 视力从0.02提升至0.6 再现本土病例:尽快接种疫苗,防止疫情蔓延 3天内26名本土感染者,辽宁确诊人数已超安徽 交通事故双方违法保险公司仍需赔付 安徽六安通报7例无症状感染者详情 我国有能力应对新冠病毒变异加快 辽宁营口5例新冠感染患者转入大连治疗 大连:对营口鲅鱼圈来返大连人员实施14天居家隔离2次核酸检测 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超3.6亿剂次 织牢立体防控网 杭瑞高速昆明至楚雄方向连发3起交通事故 致3死3伤 10岁男孩救倒地老人反被讹?警方:男孩负事故全责 汉中市佛坪县:秦岭深处的“生态卫士” “95后”女孩辞教师工作追“汉服梦” 要让更多人爱上“中国衣” 合肥采集核酸样本12万余份 1031名密接者次密接者均集中隔离 国家防办、应急管理部派工作组赴江苏、湖北协助救灾 浙江现大范围分散性强对流天气 局部地区有12级大风 河北盐山通报合肥无症状感染者2名密接者活动轨迹 安克诚:非常幸运,我在上海收获了事业,也收获了爱情 龙卷风致武汉8人遇难 230人受伤 武汉龙卷风亲历者:和工友拼死顶住大门自救 兰州:共追踪合肥确诊病例密接者17名 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5月下半月中国大部地区空气质量以良为主 部分区域有臭氧污染 乡土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辽宁大连:安徽省确诊病例李某某在连密切接触者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大连市卫健委:排除安徽确诊病例李某某在大连被感染的可能 四川达州遭遇暴雨 消防紧急营救和转移群众24人
你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新闻 >

助残日:为残疾人办实事,需要看见“未见”

2021-05-16 09:06:25来源:新京报

助残日:为残疾人办实事,需要看见“未见”

■ 社论

关注“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评论

相对其他群体,为残疾人“办实事、解难事”,需要各方有更多的同理心、主动性。

5月16日,是第三十一次全国助残日。本次助残日以“巩固残疾人脱贫成果,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为主题,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心、支持、帮助残疾人,促进残疾人稳定脱贫增收,为其办实事、解难事。而在此前后,各地也以此主题,开展了多种扶残助残活动,积极为残疾人办实事。

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布的数据,目前我国残疾人总数超过8500万。也就是说,差不多16个人中,就有一个是残疾人。他们也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但由于种种原因,不少残疾人在现实当中仍处于边缘化状况,在生活、发展等方面都面临比常人更大的不便。为此,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也把扶残助残纳入其中,力促为残疾人办实事、解难事,很有必要。

经过不懈努力,我国残疾人权益保障有了长足进步。以扶贫脱贫为例,2020年底,国家现行标准下70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如期实现脱贫。但也如国新办发布的《新中国残疾人权益保障70年》白皮书所指出,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仍不平衡、不充分,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残疾人生活状况与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仍有较大差距,反对基于残疾的歧视、保障其平等权益,还需长期努力。

近段时间,就有多起与残疾人相关的新闻引发关注。如,重庆某残疾女硕士考教师资格证未通过体检,根源就在于当前一些地方的教师体检标准,并未考虑到残障人士的特殊情况;上海一导盲犬因排便遭驱赶,而媒体调查发现,杭州盲道或被占或标识不规范,导盲犬带路有些“险”。此外,过去还曾有过残疾人坐公交免费都要看户籍的荒唐现象。诸如此类,都提醒社会残疾人的生活不便,以及可能承受的不当压力。而这些正是需要扎扎实实解决的“难事”。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相对其他群体,为残疾人“办实事、解难事”,需各方有更多的同理心、主动性,看见“未见”。因为,残疾人的很多诉求往往处于被抑制状态,他们一般不会主动发声,更难将自身需求向社会表达和反馈。如果相关部门、机构和社会不能切身实地发现“问题”,就很可能导致问题被“无视”、拖延,也就难免让“办实事”的效率打折。

在此方面,有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为何我们的公共场所,少见残疾人身影?这个长期存在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其原因,就包括残疾人出门还是不太方便,或者容易遭遇歧视,社会环境对残疾人还是不太友好……明晰这层背景,我们就需要建立一种新的认知,那就是当残疾人的出门意愿大大增强的时候,就是值得我们社会欣慰的时候,而不能因为“看不见”残疾人,就默认他们也不存在“难事”。

当然,为残疾人办实事,既要解决好出门不便等迫切需求和基本问题,还要以平等姿态长远看待残疾人的权益保障。比如,随着社会老龄化加深,残疾人群体的养老问题也应得到更多关注。而残疾人的就业保障,也考验我们就业体系的包容性。这些都需要在制度层面,因地制宜释放更多关怀和善意。

事实上,保障残疾人基本权益,提升其保障和发展能力,也是“十四五”规划提出的明确要求。这也为未来的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给出了方向。以全国助残日为契机开展为残疾人办实事、解难事活动,完全可以超越一时的局限,而上升为持续行动,为他们不断“排忧解难”,帮助他们更好融入社会,真正感受到平等对待与人性关怀的随时“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