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女孩辞教师工作追“汉服梦” 要让更多人爱上“中国衣” 合肥采集核酸样本12万余份 1031名密接者次密接者均集中隔离 国家防办、应急管理部派工作组赴江苏、湖北协助救灾 浙江现大范围分散性强对流天气 局部地区有12级大风 河北盐山通报合肥无症状感染者2名密接者活动轨迹 安克诚:非常幸运,我在上海收获了事业,也收获了爱情 龙卷风致武汉8人遇难 230人受伤 武汉龙卷风亲历者:和工友拼死顶住大门自救 兰州:共追踪合肥确诊病例密接者17名 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5月下半月中国大部地区空气质量以良为主 部分区域有臭氧污染 乡土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辽宁大连:安徽省确诊病例李某某在连密切接触者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大连市卫健委:排除安徽确诊病例李某某在大连被感染的可能 四川达州遭遇暴雨 消防紧急营救和转移群众24人 湖北发布应急紧急措施:恶劣天气必须停止室外作业 苏州盛泽龙卷风致4人死亡 初步研判中心最大风力17级 安徽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涉南京的密接者首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 安徽确诊病例在北京有密接者28人 一人为网约车司机 湖北5县市遭遇大暴雨 局地出现冰雹 两岸业界精英共探消化病学发展 吉林大力普及营养知识 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郑州2020年“猎狐”:抓获境外逃犯6名,追赃2000余万元 长三角一体化实录:昔日省际交界处从“被遗忘的角落”变“香饽饽” 武汉:初步判断是强对流天气 局部有龙卷风特征 沪蓉高速南充段交通事故中的小车司机被带走调查 江苏:创新添活力 发展添动力 国足今天正式开启40强赛备战 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总决赛在天津举行 网络文学作者如何全面提升职业素养 2021国际自行车联盟场地自行车赛中国香港站赛况 孩子上哪里玩车撒欢儿? 三男子偷工厂3吨电缆线 两度逃脱抓捕终落网 苏州龙卷风造成4人死亡、149人受伤 中心最大风力17级 中国第18批援津医疗队唯一中医师孙爽:希望中医在非洲像赞比西河一样恒久 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在津开幕 男子乘公交车不戴口罩还殴打劝阻人员 警方:行拘7日 27艘“三无”船舶在洋山港集中拆解 抗疫立新功,中医药何以乘势再发展? 云南大理深切悼念洱海坠机刘洪机组4位烈士 小长假期间,银川市东线旅游热度不减 轮椅冰壶:别样的“冰上国际象棋” 科学精准 织牢立体防控网 宁夏加强境外来宁人员监测监督管理工作 江汉江淮等地将有较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 冷空气影响北方大部 辽宁营口鲅鱼圈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多场所实行限流措施 河北霸州一男婴丢失 警方:系被母亲卖掉,已解救 6岁女孩父亲服刑 民警成“临时”爸爸妈妈 祁连山国家公园天峻片区救护新增鸟类 受天气等因素影响,首都机场截至8时已取消航班61架次 泾源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你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新闻 >

“95后”女孩辞教师工作追“汉服梦” 要让更多人爱上“中国衣”

2021-05-15 19:03:55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济南5月15日电 题:“95后”女孩辞教师工作追“汉服梦” 要让更多人爱上“中国衣”

作者 赵晓

画稿、剪模、以缠丝绕纸模、组合和调整花型……一支缠花簪在舒秋红的巧手下成型,插戴头上,与她穿的一身明制汉服甚是相配。这身装扮在他人眼里看着新鲜,但对舒秋红来说,汉服就是日常着装,外出买菜、逛街出游,都穿在身上。

舒秋红与同袍们在济南参加汉服秀活动。 受访者供图舒秋红与同袍们在济南参加汉服秀活动。 受访者供图

在距离济南大明湖不远的路段,舒秋红经营了一家三四十平方米的汉服店,虽然小店面积不大,但别具风格。配色丰富的汉服、精致美观的发饰、各式花样的绣鞋,让每位走进这间小屋的人,都仿佛在经历一场时空穿越。

舒秋红出生于贵州一个普通村寨,从小在苗绣文化的熏陶下长大。2015年,她北上求学,却在机缘巧合下被汉服深深吸引,并把它做成了自己的事业。

“汉服把女性的古典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一下就陷进去了。”回想大学加入汉服社,舒秋红用“一见钟情”“越陷越深”来形容对汉服的热爱。

起初为了每天都能穿新汉服、戴新首饰,舒秋红开始查阅大量古书和文献资料,也主动拜师,学习如何做汉服和首饰。研究得深入后,她不单迷恋汉服形制的美,更为传统服饰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而着迷。

“自制的缠花簪、绒花簪、花钗等,经常得到同袍的赞赏,那种成就感促使自己想学更多技艺,创作更多作品。”舒秋红说,“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汉服爱好者之间互称“同袍”,一起交流汉服文化,分享美好。她曾在大学期间开了一家名为“缘簪坊”的网店,卖手工制作的发簪、发冠等,意在寻觅有共同爱好的有缘人。

舒秋红在手工制作发簪。 赵晓 摄舒秋红在手工制作发簪。 赵晓 摄

三四年前,舒秋红穿汉服走在街上,有时会遭受异样目光,有人以为她穿的是和服或韩服,还有人认为是奇装异服。“华夏复兴,衣冠先行。很多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误把中国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当成‘舶来物’。当时我就下定决心,要尽己所能,改变人们对汉服的认知。”

毕业后,舒秋红一边当老师,一边利用空闲时间做手工、参加与汉服有关的活动。为更专注地追逐“汉服梦”,2019年她辞去老师的工作,只身在济南创业。

舒秋红自制的缠花簪、绒花簪、花钗等,经常得到同袍的赞赏。 赵晓 摄舒秋红自制的缠花簪、绒花簪、花钗等,经常得到同袍的赞赏。 赵晓 摄

“当时家人很反对,妈妈甚至断了我的经济来源,最惨的时候身上只剩下两块钱。”创业初期的艰难,没有击退舒秋红,她在同袍的帮助下,开了一家汉服店。

舒秋红经常查阅书籍和文献资料,寻找创作灵感。 赵晓 摄舒秋红经常查阅书籍和文献资料,寻找创作灵感。 赵晓 摄

2020年受疫情影响,店面没有任何收入,舒秋红焦虑得疯狂掉头发。难上加难,她也舍不得放弃汉服,昼夜不怠地跑剧组,为演员做造型,贴补店面支出。在舒秋红看来,人活一世,就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努力把喜欢的事情做到极致。

令舒秋红欣慰的是,近几年,在国家政策层面的推动和引导下,传统文化逐渐融入现代生活,“国学热”“研学热”“汉服热”加速升温。

舒秋红希望将来会有更多人爱上汉服,把它当成日常着装来穿搭。 赵晓 摄舒秋红希望将来会有更多人爱上汉服,把它当成日常着装来穿搭。 赵晓 摄

“汉服不再是小众爱好,‘破圈’势头正旺,这是国人文化自信心增强的表现。”舒秋红介绍,从店里汉服租售、妆造、摄影的受欢迎程度以及各类发饰的销售情况来看,汉服逐渐由小众走向大众。

“汉服也很受外国友人的欢迎。有一位俄罗斯姑娘到店里体验汉服装扮,不仅自己‘买买买’,还通过视频向远在家乡的妈咪推荐”。舒秋红说,“着我华夏之裳,兴我礼仪之邦”,相信将来会有更多人爱上汉服,把它当成日常着装来穿搭,让中国传统服饰在当代焕发新的生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