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评论丨警惕“伤仲永”!别把“后备干部”备成“后进者”
评论员:段官敬
治国之道,贵在得人。干部培养是需要梯次的,中老青有序更迭换代,干部晋升和选用的层次分明,为干事创业、地方发展、民生福祉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为此,各地各单位都会储备“后备干部”,作为机关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
干部干部,干字当先。“后备干部”往往是好苗子,有底子,从政治品质到个人能力,从文化水平到综合素质,在同龄干部中属于佼佼者,因此能够被领导认可、被组织看重、被群众信赖。如何将“后备干部”这股先天的优势,转化为今后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的动力,就得把“后备干部”推出去打磨、拉出去历练。事实上,少数机关单位和基层地方对“后备干部”缺乏管育机制,甚至总把“后备干部”备着、藏着、掖着,导致后备干部总是背负“后备”标签,没有“打前锋”的经历和扛重责的体验。以致在实际工作中能力锻炼、实践训练较少,个人成长空间收窄,沦为资质平庸、缺乏胆魄、担当不足、本领弱化的“后进者”,如同“伤仲永”一般。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后备干部”最显著和最直观的特征往往就是年轻,缺乏经验、能力不足是客观因素,若不加以打磨和锻造,必然会让“后备干部”这块好钢生锈。千里马只有翻山越岭才能驰骋豪迈,雄鹰唯有展翅翱翔才可扶摇直上。“后备干部”被备着、放在“温室”育养,缺乏墩墩苗、压压担的磨练,必然难以成大器、挑大梁、办大事。事实上,个别年轻后备干部在急难险重工作中,存在恐惧心理和畏难情绪,正是缺乏练胆识、扛担子的经历,导致对大事难事问题化解办法不多、能力跟不上,各种恐惧、焦虑、浮躁等情绪自然表现出来。
当前,统筹疫情防控常态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统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后备干部走出去、搏浪击水,多到问题难题里钻钻、多接接烫手山芋、多当当热锅蚂蚁,在吃一堑、长一智中厚积本领,在经一事、修一能中提高能力,在立一竿、见一影中砥砺智慧,方能顺应新时代的新要求新使命,展示“后备干部”的新作风新面孔。少数机关单位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有“虎爸虎妈”的脾气,舍得把“后备干部”扔出去,一方面要健全“后备干部”培养机制,另一方面要有严管和厚爱机制,倒推“后备干部”击楫中流、奋勇当先、扬鞭奋蹄。
解铃还须系铃人。“后备干部”是选择安逸的温室,还是竞放的森林,根本上还看自身是否具备内生动力和政治自觉。个别“后备干部”不敢作为、不愿挑担、不想干事,习惯躺在功劳簿上和“一亩三分地”上坐享其成,甚至认为进入“后备”队伍就可四平八稳、坐等提拔,此种苗头性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别让“后备干部”自我“伤仲永”,浪费了组织培养的资源与政策,也伤害了群众感情。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用好用活后备力量干部,莫让“后备干部”老“备”着,方能为适应新时代新阶段发展要求提供干部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