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近日,教育部召开发布会,要求各地推动落实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每个学校都要行动起来。在时间安排上,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切实解决家长接学生困难问题。
在这项政策出台之后,很多地方也开始了具体实施。深圳已经选择了3所学校进行试点,明确了学校开展以公益普惠为原则的课后服务,按每生每年1000元标准纳入政府经费保障,学校及购买服务的校外机构和个人均不得向学生和家长收取任何费用。
在济南,课后延时服务已开展3年多,服务内容主要涵盖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活动、科普活动,以及开展拓展训练、社团兴趣小组活动等内容,不仅如此,许多学校还提供了早到看护服务。
对于课后服务,按照银川的实际情况,会有怎样的选择呢?
观点一
想做好校内课后服务首先得激励老师
刘沛昊
学校开展内容丰富的课后服务,有利于提升教育服务能力,这也是切实解决家长接学生困难的好办法。然而想要做好这项工作,就意味着老师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何避免硬性摊派,最大限度激发老师的积极性,关键在于激励机制是否合理。
要知道,课后服务并不在老师的职责范畴内,老师并非保姆,他们也有自己的家庭需要顾及,作为额外劳动的课后服务,不能强制要求老师无偿奉献,他们理应获得相对合理的报酬。
比如,对课后服务老师可以给予考核评优等政策倾斜,同时拿出真金白银进行激励,必然能够最大限度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除了地方政府拿出一部分资金支持外,还可以向家长适当收取费用,以低于校外机构的托管费用的标准收取,同时针对部分困难家庭进行减免,相信广大家长都可以接受。
只有老师的辛苦付出有所回报,他们方能沉下心来积极投入到课后服务工作,课后服务才能落实落细,最终实现老师舒心、家长省心,孩子开心的多方共赢局面。
观点二
丰富内容让课后服务更有意义
吴戈
如今,很多学校推出“四点半课堂”“免费课后延迟”等课后服务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家长放学不能及时接孩子的问题,但当下很多学校仅仅是留孩子写作业、上自习,甚至利用这个时间给孩子补课、考试等等,这让一些原本不需要留下的孩子,为了“不掉队”也必须要留下,反而成了孩子和家长新的压力点。
为了让课后服务的成果最大化,还应该丰富课后服务的内容,让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在不同的社团里学习、了解、掌握不是课本上能够学到的内容。对于那些资源丰富的学校来说,艺体课并不缺失,但对于一些教育资源相对比较拮据的学校来讲,课后服务难免乏味。
所以,想要孩子在等家长的这段时间里,能过得充实快乐,也让课后服务不只是流于形式,仅靠学校一方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引入家长资源、社会资源,甚至有可能引进专业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搭建其完善的校内课后服务体系,丰富孩子放学后活动内容。通过学校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让孩子课后更有意义,也真正让家长放心,为家长减压。
观点三
学校VS小饭桌,挑战来了
刘薇
有人说,校内课后服务解决接送难,小饭桌等托管机构也就大限将至了。果真如此吗?
教育部门要求课后服务全覆盖、完善保障机制,可没有说能不能收费。倘若不收费,那些教育资源、资金拮据的学校如何保证服务质量?倘若收费,那就和小饭桌差别不大了。毕竟,现时家长们最关心的还是娃娃文化课学习。说白了,放学后得先完成作业吧,有人看着写作业,而且还能帮着辅导辅导检查检查,何乐而不为?
给小饭桌交了钱,享受到相应服务,对家长是轻松的。反之,校内服务面向大多数,无法让需求各异的家长们各个满意。不管收费与否,一旦内容设置、安全保障等方面有丁点儿考虑不周,都可能影响家校关系。当然,不喜欢校内课后服务的,可以去小饭桌。这时候,就看谁那里的娃娃多了。
还有一个关键,时间。要求校内课后服务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衔接的是几点?下午5点还是6点?又或者,适应了机关单位时间,公司职员咋办?结束时都能接到孩子吗?不一定。这还没算路上的通勤时间呢。还是小饭桌方便,多交点儿钱,连娃的晚饭也管了。
众口难调,没有点儿细致统筹和灵活变通,这课后服务多半要流于形式,何谈服务?学校们,挑战来了!